分享

俗话“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晒死牛”啥意思?今年入伏是早是晚?

 东海SLB 2023-07-20 发布于河北

灵台发布

2周前 · 灵台县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还未进入伏天,我国华北、黄淮、内蒙古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却早已体验了一把持续性“烧烤”天气,局部地区的气温一路飙升至40℃以上,明显较常年同期要热许多,不是三伏却胜似三伏。三伏天又称为“苦夏”,这段时间大地呈现出以一片“上蒸下煮”的现象,人们会感到酷热难耐,有句俗话“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晒死牛”,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早入伏、晚入伏?今年入伏是早是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早入伏晚入伏?

大家知道,入伏的时间是自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来算入伏时间的,夏至三庚之后是头伏,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也就是说夏至到入伏这天,一般情况下是在二十到三十天之间。如果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那么入伏的时间,就会在夏至三十天以后;如果夏至日是庚日,那么当天是庚日,到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入伏这天就会在夏至之后的第二十天。

正因为庚日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入伏的时间相比较也就有早有晚,于是民间的人们把夏至日后入伏时间的这十天一分为二,夏至日后第二十到二十五天进入伏天的年份称“早入伏”,把夏至日后第二十五天到三十天进入伏天的年份称“晚入伏”。

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夏至日是庚戍日,夏至日逢“庚日”是非常少见的,而夏至日后的第二十天就是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夏至三庚入伏,可以说是入伏时间最早的了,所以今年是早入伏的年份。

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晒死牛是啥意思?

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晒死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入伏越早,炎热的时间越短,感觉不会太热,夏天相对凉爽;反之,入伏越晚,炎热时间就会延长,人也会感觉到很热,夏天会异常炎热。这里的“凉飕飕”和“晒死牛”属于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表示炎热的相对程度。

今年是7月11日入伏,入伏的时间相对比较早,按照农谚的说法,今年炎热的时间会相对较短,天气会相对凉爽,对于室外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从农业种植方面来说,如果达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三伏天期间温度不高,那么农作物的产量会大大降低。

以玉米来举例,玉米全生育期内要求的温度较高,属于喜温的短日照作物。如果满足不了有效积温,温度达不到,会导致有穗无粒,或者籽粒不饱满的现象。另外也会延后玉米的成熟时间,造成玉米生长缓慢,到了该收获时,玉米还未成熟,此时收获,可想而知产量不会高。

2023年是早入伏还是晚入伏?

关于入伏时间早与晚,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与前一年相比是早还是晚些。关于入伏早晚,民间主要有2种说法:

第一种:阳历说。

夏至日是相对固定的,即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同时,两个庚日间隔10天。而由三伏的推算方法可知,夏至日第三个庚日入伏。因此,可以确定不同年份的入伏时间(阳历)。去年是7月16日入伏,而今年是7月11日入伏。

因此,按照阳历说,与去年相比,今年算是早入伏。

第二种:阴历说。

从阴历角度看,入伏时间在阴历的五月或六月。老辈人将阴历五月入伏称为“早入伏”,阴历六月入伏则称之为“晚入伏”。

去年入伏时间是阴历六月十八,而今年入伏时间是阴历五月廿四。按照阴历说,与去年相比,今年也是早入伏。

由此可见,无论是阴历说,还是阳历说,2023年都算是早入伏了。

伏天时节如何防暑?

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室内或户外都会感觉到非常炎热。如何防暑呢?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清凉的食物,如黄瓜、西瓜、绿豆等,不要过量饮酒和吃辛辣食品。

2、保持良好的空气循环,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内部空间应该按照人均2-3平方米的比例进行设计,每天至少开窗通风1小时以上。

3、防止中暑,中暑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恶心、疲乏、头晕等,若发生中暑应脱离高温环境,立刻降低体温,可喝些温开水,用毛巾浸透凉水敷额降温。严重的中暑需要及时送去医院治疗。

4、适当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可以戴帽子、用遮阳伞或涂抹防晒霜等,减少阳光直射。

综上所述,今年是早伏天,夏天入伏时间早,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今年夏天持续的时间会相对比较短,人会感到相对凉爽,但我国地域辽阔,俗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域性,虽然这是老一辈经过观察所做出的总结,但并不具备科学性,大家了解即可。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时间段,该热还是会热的,大家日常出行要做好防护,注意避开温度最高的时期,平时可以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降暑,还有十来天就要进入三伏天了,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区‬!‬

声明: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