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孩“小升初简历”火了,履历之丰富让人感叹,网友评论属实扎心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3-07-20 发布于北京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扎根在家长的脑海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为了给学生提升竞争力也是想尽办法,从学生懂事开始就给报各种课外班,就是想要“全面开花”。

这种风气也逐渐演变成了“教育内卷”,而且越是教育资源丰厚的地区,竞争就越发激烈,内卷现象也是更加严重,北上广这种一线大城市就不用多说了,“教育内卷”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连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升初”都能让学生和家长卷上了天,为了争取名校的入学名额,学生和家长都没少下功夫,光是履历都可能比大学生的简历都长。

女孩“小升初简历”火了,简历之丰富让人感叹,真的要卷成麻花了

虽说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校也大多是按学区划分的,但是有些家长觉得本学区的学校教学质量一般,就会通过小升初选拔的方式为学生争取好学校的入学名额。

要想在小升初比拼中获胜,学生的简历就很关键了,于是家长就会精心制作,将学生的荣誉、成绩都体现在上面,一名北京女孩的“小升初简历”流出后,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份简历中基础信息比较少,大篇幅都放在了取得的荣誉上面,三好学生荣誉、担任过学校干部以及特长都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然后就是在三大主科上所取得的各种奖项,小小年纪就精通英语和法语,雅思托福的成绩也不错,语文方面也参加了很多大赛,还拿到了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奖项。

就连声乐、钢琴、舞蹈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多的奖项,而这些奖项多数是在四到六年级的时候获得的,可以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般人还真比不了。

但是据知情人表示,如此丰富的简历在北京是很常见的,就这都没有被录取呢!而且看似一张简历,家长的培养成本也是颇高的,网友得知之后感叹“这是要卷上天啊!”。

但是也有人看后觉得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没啥实际用处,就算靠漂亮的履历进入了名校,中学时期不努力或者能力不足,将来一样完蛋,而且崩塌得还会更快。

小升初就弄得如此紧张,真的有必要吗?网友的评论过于扎心

小升初按理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教育内卷的风气之下,就连如此平常的事情都变得十分紧张,真的有必要这么卷吗?网友看完简历之后的评论既清醒又扎心。

有些网友觉得就一个小升初而已,都是按学区划分的,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没必要渲染这种紧张和焦虑的氛围,就算上了名校也不一定能成才,最后还得看学生能力,烂泥扶不上墙的有的是,寒门贵子也不少出,所以完全没必要这么卷,接受孩子的平庸也不错。

而有些网友觉得,家长有条件有能力去培养学生,这一点毛病都没有,毕竟家境决定了教育层次和资源的选择,那些质疑的声音无非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凡他们有这条件也都会这么卷的。

还有一小波网友觉得家长内卷没啥错,但是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失去了原有生机与活力,到时候心态崩了就彻底完了。

在笔者看来,从这份简历中能够看懂女孩的优秀与家长的用心,只要学生和家长乐在其中,其他人没必要上纲上线,但如果单纯是家长高兴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想抢跑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长和学生都要懂得一个道理:量力而行

现在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学生只有拥有足够强悍的能力,才能够获得更多的选择权,而拼搏的苦家长吃过了,就是不想让孩子多走弯路,提前抢跑的心态也就形成了,从而加入了“鸡娃”的队伍。

其实家长这种抢跑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快人一步,胜算就多一分,但是也要懂得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要量力而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尺度,合适才是最合理的。

因此家长在给学生报各种课程或者是日常的培养,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尤其是家庭条件有限,更要将钱用在刀刃上,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培养学生,切忌打肿脸充胖子,否则迟早会被经济负担压弯了腰,回报率也未必能如家长所愿。

另外学生也要懂得量力而行,对自己的能力上限和性格有清晰明确的了解,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方法,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很难做到,就需要家长去帮忙把控,而中学生则要心中有数,广撒网不如有针对性地提升更有效率。

【笔者寄语】一份“小升初简历”体现出来的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参差,更是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同,有实力的家庭必然是重金培养,普通家庭难以企及,所以没必要羡慕也没必要挑刺,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找准培养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份小升初履历?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