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岁少年捡到玉玺,上交博物馆不求奖励,45年后专家却找上门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3-07-20 发布于北京
小侠名人堂
关注作者 获得积分
关注
来自重庆

1968年,13岁的孔忠良放学回家,路上竟一脚踢出了“皇后玉玺”,捐献给博物馆后,得到20元奖励。没想到,45年后竟接到博物馆邀请:您对文物保护做出很大贡献,特邀您来领奖!

1968年,陕西少年孔忠良放学回家,走在已走了无数次回家的路,一路上一蹦一跳的,踢着石头玩,然而这次和之前有所不同,居然有新的发现。

突然看到路边的小沟渠里,有个露一半的石头竟然是白色的,并且在太阳的照耀下散发了通透的白光。

就用树枝小心翼翼将其挖出来,装进书包,蹦蹦跳跳回到家。

孔忠良献宝似的将书包打开:“爸爸,我刚在路上见到了一个怪异会发光的石头,给你看看。”

其父孔祥发借着暗淡的灯光,仔细端详起这个石头。

“儿子啊,这是一个印章,你看这两字叫“皇司”,剩下的两字看不大懂,可能是古文。”父孔祥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印章底部对孔忠良说道。

突然,一个念想在孔祥发的脑海中浮现“不会是文物吧!”

咸阳是有名的古都,历朝历代肯定是埋葬了很多宝物在此地,可能是以前的盗贼盗墓带出来后,不小心掉出来了。

之前听县里的文物部门下乡宣讲过,文物是属于国家所用,个人是无权买卖的,捡到文物就要上交,不然触犯法律,就会被抓起来。

于是,孔祥发就对孔忠良说:“儿子啊,这个可能是文物,看来我们要去一趟省博物馆了。”

第二天周六休息,父子二人一路颠簸,坐了3个小时车来省博物馆。

当工作人员得知父子两人的来意后,领到办公室内并叫来了馆长。

孔祥发对馆长说道:“我们是从咸阳那边过来的,昨天我儿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枚印章,可能是文物,所以今天带过来了!”说着就将印章从包里拿出来,打开。

馆长接过仔细端详起来:“这可不是普通的印章,是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还有这下面的字.....”

“我知道有两字是皇司”孔忠良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馆长听到后哈哈笑起来:“不是哦,好孩子,你过来看下”。

说着,便将印章蘸上墨水后,然后盖在白纸上,接着说:这是“皇后之玺”。

孔忠良听到后,兴奋地拍起手来:“太好了,这皇后之玺,肯定是古代文物了”。

馆长听到后,拍了拍孔忠良肩膀说道:“是的呢,至于是什么年代的文物,后边我们需再研究。你小小年纪就懂得拾金不昧,值得嘉奖。”

孔忠良听到后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一旁的孔祥发连忙摆手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我们只是将文物物归原主给国家,这是身为公民应该做的,不应该要奖励。”

孔忠良听到后也坚定的点头道:“对的,要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做好事不求回报”。

馆长见父子两人态度坚决,就给他们筹了20块钱作为回去的路费。

后来,文物专家根据这玉玺的材质(晶莹剔透、玉质坚硬)、大小(正方形边长2.8厘米,高2.8厘米)、

周围的花纹雕刻(上面为高浮雕的螭虎纽,有寓意美好,吉祥之意),字体样式(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

以及玉玺所发现的地址(韩家湾狼家沟),距离刘邦、吕后合葬的陵园一公里附近。

因此专家根据这种资料认定它为吕后之玺。

并且在《汉旧仪》就有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 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

而这枚皇后玉玺与书中描述汉高祖所用的国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枚玉玺,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玉玺,而玉玺的主人亦是我国年代最早的皇后。

从而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

并且也为专家研究汉代时期的政治面貌、礼仪制度跟背后的故事,都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意义。

因此皇后玉玺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禁止出境展览。

2012年时,陕西省决定对文物保护做出很大贡献的先进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

而孔忠良已经是58岁中老年人,当他接到博物馆邀请时,一度以为是遇到诈骗,毕竟事情已过去几十年了。

孔忠良接受表彰时说道:“没想还有人能记得我,我也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将文物归还给国家。”

现如今,这玉玺成为陕西博物馆镇馆宝之一,向来往参观的人们述说着汉朝的历史过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