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酿起我的海》

 萧逸帆520 2023-07-20 发布于湖南

酿起我的海

/刘帷

直到今日,我仍然没有“亲临”那片海域。多少次了,想真真切切地,站在那海边的滩涂上,让海风吹落一身异地的气息,让海水涌上我的裤腿,扑向我的身体,浸湿我的全身;然后,恣意地舒展自己的身姿,在相机面前展开一个,一生中最舒心的笑容……然而,星移斗转,花开花落,年深月久,我终究未能成行。

其实,在那片海滩上,真真确确地,留下过我的脚印。

起初,应该是这样的情景:很溫暖,也很舒适,就像轻轻放入水中的河灯,飘摇着……;又像飘升而起的孔明灯,寄予了太多的祈福,那么令人瞩目。而后来,是那声破喉的啼哭,让等待已久的肃穆坍毁了,双双流露着欢快的眼睛,注视着那双托举着的手,神圣且温馨,因为那一刻的情景,得到了一个美好的词语,叫“诞生”。

在一个初春的,天刚蒙蒙亮的晨光中,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诞生在那离海边不远的村庄里。那幼小的生命就是我。

也就在一年后的一个早晨,就在那海边的滩涂上,刚刚还搂抱着我的那双大手,现在在远远的地方伸向我,等候着我……我挪动起自己的小脚丫,向前,向前……橘红色的朝阳,祥和地捧起我一脸的惊喜;橙黄而绵软的沙滩,收下了我一枚枚小小的脚印;蓝色安详的大海,温柔地迎合着我不断晃动着的双臂……

每一个白天,我一醒来,那大海的波浪声由远及近,在我的耳边,那就是一支支动人的故事;而每一个夜晚,大海的波浪声,又像是一首首助眠的曲子,温情地伴我入睡。甚至,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我常常会有这样的幻觉:那海水一定是温暖的,是无声的……

然而,就像我那小小的脚印很快就被海水冲没了一样,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记。但是,随着我的长大,大海在我的心中竟愈来愈明晰起来,凸显出来——大海是我心灵的归宿,那片留下过我小脚印的海岸,占满了我的心胸,我常常暗暗这样的呼唤着:我是海的儿子,那里是我的领海……

三岁那年,跟随父母,我离开了大海。向西,向西……在燕山山脉中的一片盆地上,在一座小小的山城里,我落了下来,就像一粒被海风吹来的籽种。那儿的海拔在七八百米上下,郎朗蓝天下,最显赫的就是山,灰青色的山体,连绵亘古;最强烈的就是光,充足的光照,使整个盆地更多的显现着灰黄的色彩。其他的一切好似被忽视了一样,草木稀疏,低矮的灌丛和草地,都像是在小心翼翼地生长着。

自古,那里就是一座“军城”,而如今,那里依旧是一座“兵城”。 据志书记载概略统计,仅汉、唐、宋、明四个朝代,北方部族经那里南入的较大战争就达七十多次。那里“群山叠障,盘踞峙列,足以拱卫京师……”,因此素有“神京屏翰”之称。远远望去,雄伟壮丽的长城,沿山脊筑就,现仅存残缺不整的土黄墙体,每每看见,苍茫中,好似狼烟四起时……

我在山风中扎下了根,冬天,最先领受着来自坝上高原的凛冽寒风;我在山风中吐出了嫩芽,春天,漫天的黄沙使我眯起了双眼;只有在夏天的和风、清爽的秋风中,我得到了短暂且少有的抚慰。但面对这养育我的大地我毫无抱怨,那里的风,早已吹进了我的皮肤里,我的行为、语调中,以致我的骨子里。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之子,与大山已经融为一体。

如同一排排一纵纵直立、傲岸的白杨树,军营中的肃穆与严整,军人的威严与刚毅,使我耳濡目染。那一树树密布生命绿色的白杨树叶,与军人们一身身装点青春的绿军装交相辉映,使人醒目清神,最能提起我每天的精神。戍边的卫士的荣光,无悔的忠诚,报效祖国的意志品质,早早地在我心中潜移默化……

那里有我全部童年的欢乐,无拘无束,袒露着灿烂笑颜的每一天。那里有我耳熟能详的历史、风物,有我铭记在心的数不清的故事。

而每当东南方的季风吹来时,我的内心总是莫名地颤动着, “你在海边出生”,母亲简单的话语,却成了我浮想联翩的开始。我曾多次向父母打听那大海边的故事,但只言片语,总不能填满我不知足的心。我陶醉在自我想象的大海边,海常常翻起我美妙的思潮,如一只只轻盈遨游的飞燕……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走近了大海。那是一次匆忙且短暂的行程,我有幸来到了天津港。却只能是远远地看着海河口,“那更远的地方才是大海呐”,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阴郁的,灰蒙蒙的天空下,铅灰色的水,凝重地涌动着;数十座高大的吊车,高高扬起缓慢转动着它们的钢铁巨臂,与停泊岸边的船舶一起,组连成一个巨大的钢铁的矩阵,占据了我视野中的大部分。一声悠长的鸣笛,那艘缓缓远去的庞大货轮,带起了我的目光,极目远眺,我多想即刻也心随着海河水,流入大海……

这第一次与大海相见,竟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钢铁矩阵的印象,这倒与我“山之子”的性情很吻合。可当夜阑人静时,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一阵阵的不适,正隐隐地传向全身。我的脑海中常常悄悄地作着幼稚且浪漫图画,自由自在地描绘着我的大海,柔软的空气,温存的海风……

当我刚刚长大成人时,就像一株纤弱的小白杨,我被“移栽”到广袤的冀中平原上。这里群山西峙,沃野东坦,气候温润,物产丰饶。徜徉平畴绿野间,驻足沧桑古道旁,总使我思绪萦怀,畅想联翩。

这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曾“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被称作“京畿重地”。 古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灿烂,人才辈出……就在这片不凡土地上,充足的文化养分滋养了我的心灵,使得我的羽翼渐渐丰满起来,我饱读着生活这部大书,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这里还有一片丰美的水域,被誉为“华北明珠”,宝石般镶嵌在华北大平原上。每到夏天丰水时节,洼淀相连,一片泽野;苇绿荷红,胜似江南。我多次乘坐渔家木船穿行在芦苇间,停泊在荷丛旁,我为这水的淡然,苇的从容,荷的娇艳赞叹不已,我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感到庆幸。而此时又总会想起我的大海,想到那激动人心的蔚蓝色,浩瀚无垠的宽广与壮阔,随着我的不断成长,这种思念就愈发的强烈起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好像大海知道了我的心思,各地的滨海城市频频向我发来“邀请”,邀请我去亲眼看看大海。

山东蓬莱。当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蓬莱阁,避开墙垛的遮掩,大海就那么光鲜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展现在了我的面前。海水很平静,但很触目,感觉在很用力地拽着我的目光,刚刚还起伏不定的心潮,一遇到海,竟顺随了海,也平静地舒展开来。而当海面上偶有快艇疾驰而过,划开天蓝色的海水,波峰破裂,形成翻涌着的白色浪花时,我惊愕了,我的头从墙垛间伸出去好远却全然不知。特别是我们乘船来到长岛,在礁石嶙峋的岸边停下脚步的时候,我有些不能自持了。半跪着将身子尽量接近大海,见海水轻轻撞击着礁石,泛着玻璃色的波浪,我欲定睛认真相看,却又像不得要领似的,被海水不拘一格的活力打乱了节奏,而变得呆愣无措。海水是凉凉的,第一次用手捧着品尝到海水的咸味,与其说是消去心头久久的幻想,不如说是在极力勾起我幼年缥缈的记忆。蓬莱的海娴静地变换着千姿百态,那样子像是看透了我这个头一次见到海的人,以殷勤体贴的态度,接待了我这远方的陌生游客。

辽宁大连。那天的上午还是晴空万里,我们游览大连市区,在星海广场上观赏音乐喷泉、各式雕塑,投食给阳光下飞来飞去的海鸥……而刚过午后,在旅顺口,阴云密布,狂风大作,顷刻间,整个港湾变作张着的恐怖大口,黑色的山体吞吐着黑灰色的海水,一艘艘舰艇就像含在口中,正欲被吞下的小鱼,躲闪不定。暴雨来得让人毫无防备,那浩大的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强势地剥夺了其他一切声音,人与人的对话显得异常艰难;难以站住脚跟,强风撕扯着衣服、头发,以及脸上勉强做出的泰然自若的表情;没有带雨具,空气中充满了水滴和飞沫,打湿着衣服,渗人的寒凉,让人一阵发抖,一阵惊悚。大连的海给我留下了创伤性的记忆,每每回忆起来,对我来说,那都是一种被拒绝的体会。而此时在我心灵深处的,那“温暖的、无声的、温情的海”,又总像是被惊扰了一般,飘来移去,不可终日。

后来我还到过水清沙软、人头攒动的青岛海岸,细雨蒙蒙、悄声细语中的威海海岸,烈日骄阳下、充满无限遐思的厦门的海岸,每到一处,在赞叹那里的海的同时,又都会想到我的那片海。我思念中的那片海域,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久而久之,我思念中的那片海越来越模糊了,就像缥缈的海市蜃楼远远地悬停在那里,有时候像是要舍我而去,突然间又凸显出来,就那么藕断丝连地,一次次地牵动着我脆弱的情感。

但渐渐地我觉得,有另一种东西,就像慢慢涨起的潮水,在我内心中逐渐清晰起来,使我的情感有了寄托。那潮水翻涌着,一浪高过一浪,撞击着礁石,显示着力量;拍击着海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潮水就在我身体内流淌,潮水使我热血沸腾,我清晰地感受着潮水的热度……

有人问我,现在交通这么便利,那你为什么不亲自去一下呢?了结你的心愿?这一方面是由于机缘的不巧合,使我终未能成行;而另一方面,那经我幼时一笔笔描绘下来的海,在我心中,已是那么的宁静美妙,我不忍打破这宁静,不愿让这美妙受到惊扰和污染。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我心中的那片海域,在我心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对我来说是何其的重要。正像有位诗人所说的那样:“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武帝曹操到过那里,留下了《观沧海》这篇不朽的诗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毛泽东主席来到那里,同样也写下大气莽莽,吞吐古今的词作《浪淘沙·北戴河》。那儿,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海,北戴河之滨。

如同酿制多年的美酒,我的海早已是甘甜醇香了,那美酒将在我心中一直酿造下去,那是我心灵的归宿,是激励我描绘世间美丽图景的动力之源。

大海,是孕育世间一切美好的,母亲般的情怀!



轻触品诗,点击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