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南阳地名起源之我见:先有“南阳”地名,后有南阳郡名和域名

 灵山白水 2023-07-21 发布于河南

作者:南阳理工学院 赵绍军

居汉水之阳,南山之南(或曰伏牛山之南、中国之南、中国之南、中原之南等),故曰南阳。古今对于“南阳”这个地名(指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的解释大多前后相因,大同小异,似乎早已形成定论,成为不变的传统了。长期以来,笔者每当看到这种定论,总是心存疑虑。若要认真考究起来,我们便可以不难发现,无论是著名典籍也罢,权威大家也好,或者是政府文献、地方史志资料也好,其对“南阳”的解释均不确当,均与事情的真相相去甚远!

那么,“南阳”这一地名形成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南阳”之名是怎样得来的,古今之人有着多种相近的说法。《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记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以北也”。《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记载:“秦昭襄王取韩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释名.释 州国》说:“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名也”。以上三处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是因为秦国设置了南阳郡,所以才有了“南阳”之地名,又因为南阳在汉水以北,南山之南(或曰中国之南、中原之南、东周时期国都之南等),所以才叫做“南阳”。

上边三处记载,又与张衡《南都赋》的描述很接近:“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汤谷涌其后,淯水荡其胸。推淮引湍,三方是通”。张衡的文章,特别是“陪京之南,居汉之阳”这一句,所交代的是当时整个南阳郡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并非是对南阳得名缘由的解读。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后世人们对南阳地名的解读,大多是出自于张衡的这段文字。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南阳在禹贡豫州之域,商世无考,周为申伯国,春秋属楚,战国属属韩,秦取韩地于汉水之北,洛阳颍川之南,置南阳郡治宛,以其在中国之南,居方城汉水之间,故曰南阳”。该书意在表明秦置南阳郡时,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南阳”这个名字的。

近年来出版的《南阳百科辞典》哉:“南阳郡位于今河南省西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南阳郡,治所驻地宛县(今南阳市中心城区),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或地处南山(即今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得名。”

刚刚出版的《南阳历史文化辞典》载:“南阳郡南阳郡设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辖区范围)。因为在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现在的《百度百科》解释说: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今对于南阳郡名、域名的解释是前后相因的,虽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大。

上述古今对于古今对于南阳地名的解读,作为南阳郡和以后南阳地区整体地貌和位置来说是对的,但对于“南阳”这一地名得名的起源来说,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与中国古代关于带“阳”字地名命名的规律不相吻合。

古代为“南阳”这一地名作注者皆非秦国命名“南阳郡”时的当世、当事之人,是后人根据南阳郡地理位置和整体地理特征以及自己的想象而做出的解释。《释名》的作者刘熙生活在东汉后期,《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是唐代李吉甫,《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司马光。上述古人对“南阳郡”这一郡名、域名的解读很有道理,完全能符合南阳地缘地貌特征,但笔者认为这并非是事情的真相。“中国之南”中的中国应理解为“中原”或“国中”,“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国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这一区域所处的地理方位。而“有阳地”、“居阳地”和“汉水之北”, 则又表示其所处方位具有“阳”性地望特征。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阳”性的双重特征。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南阳”之“阳”是否就是指汉水以北这一广阔无边的“阳地”呢?而“南阳”之南是否就是指“陪京之南”、“中国之南”、“南山之南”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得了解一下我国古代关于域名、郡名和某一具体地方地名的命名情况。

《禹贡》定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关于九州的方位,《吕氏春秋》对九州方为进行了明确的解释:“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禹贡》实际上成书于战国中期而托名于禹夏。九州之名实为域名,所指的是一个大概的区域,而非真正的政区。比如九州之首的冀州,传说大禹治水时首先从这一带地区开始,并希望取得成功造福于天下。冀者,希望、期望之意也。再比如荆州,因其境内有荆山又因这一广泛的地域属于荆楚之国,故名。九州之域名,是没有一个带“阳”字的。

到了汉代,朝廷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时期十三州部则是:司隶(司州和雍州)、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两汉时期的每个州、部派遣刺史进行管理,这时的十三州部之名,既是域名,又是实实在在的政区的名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州一级的政区兼地域名称,也没有一个带“阳”字的。这是因为,带“阳”字地名一般用来指向某个具体的所在,而能给一个广袤的地域命名。这是因为,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中,不可能都是阳地。

下边我们再看看郡名。无论是秦帝国的郡还是汉王朝的郡以及汉以后的郡,都是政区的名字。秦王朝初并天下,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后增加到四十多郡,有内史、三川郡、河东郡、南阳郡、南郡、九江郡、鄣郡、会稽郡、颍川郡、砀郡、泗水均郡、薛郡、东郡、琅琊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辽西郡、辽东郡、代郡、巨鹿郡、邯郸郡、上党郡、太原郡、云中郡、九原郡、雁门郡、上郡、陇西郡、北地郡、汉中郡、巴郡、蜀郡、黔中郡、长沙郡、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等。在上述各郡中,内史是指京师,其它有以河流山川水域或地理方位或动物为名者,如三川、河东、颍川、辽西、辽东、陇西、北地、东郡、上郡、砀郡、南郡、南海、象郡等等;有以古国、古地为名者,如代郡、巴郡、蜀郡、薛郡、闽中、黔中等等;其它则多以某一具体的地名称郡名,如鄣郡、会稽郡、巨鹿郡、邯郸郡、上党郡、太原郡、云中郡、九原郡、雁门郡、汉中郡、长沙郡、长沙郡、桂林郡、南阳郡、渔阳郡、右北平等等。秦置郡带“阳”字的郡名只有两个,即南阳和渔阳,这两个郡名应该都是以具体地名代郡名的。渔阳郡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史记·燕世家》记载: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秦、汉时期均设立渔阳郡,郡治设在渔阳县,因地在渔水之阳,故名。渔阳故城在今北京市怀柔县梨园庄东南,遗址尚存。南阳郡的治所在宛县,而郡县治所在地宛邑邑城,那时候有可能就叫“南阳”。

“南阳”者,其实是指蒲山、丰山、豫山(今称独山)、紫山、等诸山之南、淯水北岸这一带具体而又确切的地方,并非是汉水以北、伏牛山之南(或说东都洛阳之南、中国之南、中原之南等)这样一个广袤的地区。因为秦时南阳郡的面积,除现今南阳市区域外,还有河南省的鲁山、叶县、舞阳、舞钢、嵩县、卢氏、栾川的一部分和湖北枣阳市,襄州区,樊城区,老河口市以及随州一带。西汉时,南阳郡辖36县,包括宛、杜衍、淯阳、西鄂、雉阳、安众、新野、穰、棘阳、朝阳、涅阳、冠军、乐城、博望、堵阳、平氏、复阳、山都、郦、博山、丹水、湖阳、等等。东汉时南阳郡辖37县,包括宛、冠军、叶、新野、章陵、西鄂、雉、鲁阳、犨、堵阳、博望、舞阴、比阳、复阳、平氏、棘阳、湖阳、随、淯阳、涅阳、阴、酂、邓、郦、山都、穰、朝阳、蔡阳、安众、筑阳、武当、顺阳、襄乡、南乡、丹水、析等37县 等等。晋朝时南阳郡为南阳国,辖宛、 西鄂、 雉、 鲁阳、犨 、淯阳、博望、 堵阳、 叶 、舞阴、 比阳、涅阳 、冠军 、郦等等。在上述三代南阳郡辖区内,带有“阳”字的县邑地名就有十多个,如淯阳(今卧龙、宛城两区的一部分)、雉阳(今南召县一带)、堵阳(今方城县)、涅阳(今邓州市北、镇平南一带)、复阳(今桐柏吴城一带)、湖阳(今唐河湖阳一带)、顺阳(今淅川县李官桥镇南)、棘阳(新野县东部与唐河县交界处)、朝阳(今新野县新甸铺张庄村一带)、蔡阳(今湖北枣阳境内)、鲁阳(今平山时鲁山县)、 比阳(今泌阳县城)、筑阳(今湖北谷城县境内)等等,其中绝大多数带“阳”字的县邑处在汉水以北、中原之南这一广袤的区域之内。也就是说,南阳郡政区内有许许多多的阳性地带,这里山重水复,有“阳”就有“阴”,怎可用“南阳”为这个诺大的政区来命名呢?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古代凡带“阳”字的地名,一般是指某一确切具体的地方,并非是指漫无边际的广袤地域.。汉代和汉以后郡国一级的行政区划中,除了南阳郡、渔阳郡以外,还出现了其它不少带“阳”字的名称,但是,这些带“阳”字的政区名称都是因某一具体的地名(城镇)而称郡、国名称的。例如:

广阳郡——两汉三国时期或为广阳郡,或为广阳国,是因广阳县之名而称郡国名称的,地址在今北京市城区,广阳县又因处在丰台以南、永定河之阳而得名。

平阳郡——三国时期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分河东郡汾水以北十县所置,郡治在秦置的平阳县(故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因治所县名而为郡名,平阳县之名又因处平水之阳而得名。

山阳郡——西汉时所置,或为山阳国,或为山阳郡,或为昌邑国,地址在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一带。山阳,因处大泽之南、金山之阳而得名。

襄阳郡——西汉初置襄阳县,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置襄阳郡,襄阳郡治所在襄阳县(在今湖北襄阳市),是因县名而为郡名的。

丹阳郡——汉代改秦时秦时鄣郡为丹阳郡,郡以境内丹阳县(今安徽当涂)而名。至于丹阳县地名,《景定建康志》记载说:郡国有赭山,其山丹赤,亦名丹山,丹阳在平湖之阳、丹山之南,故名丹阳。

弋阳郡——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分汝南、江夏2郡地置弋阳郡,郡治在弋阳县(今河南潢川县西部),弋阳郡名因弋阳县名而得名。

城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治所在莒县(今山东省莒县城阳街道),多次改为城阳国。该郡因城阳县名为郡名,其地在齐国长城以南,故曰城阳。

带“阳”字的郡名如此,下边我们在看看带”阳”字的历史名城得名的情况。

沈阳——别称侯城、沈州,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因位于沈水之阳(浑河之北岸)而得名。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

晋阳——今天的太原市,古代西北大都会,赵国早期根据地、都城,古代的晋阳因在晋水北岸而得名。

汝阳——因县城位于汝河北岸而得名。

咸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咸阳不仅在水之北,也在山之南,可谓是两者皆阳,故称咸阳。

岳阳——因其古代郡县治所和辖区皆在天岳山之南而得名。

衡阳——衡阳市因地处衡山之南而得名。

贵阳——因其城在贵山之南,处在山的阳面,故称贵阳。

中国带有“阳”字的城市地名110多个,其中地、县级城市中带“阳”字的地名有三四十个,除了上面列举的地名以外,还有辽阳、朝阳、安阳、濮阳、信阳、荥阳、浏阳、当阳、枣阳、沁阳、莱阳、海阳、邵阳、益阳、揭阳、德阳、绵阳、资阳 、简阳、庆阳、阜阳、富阳、汾阳、绵阳等等。

上述中国这些带“阳”字的地名,原本或邑、或城、或县,尽管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成为古代郡、国政区之名,成为现代地市级政区之名,但无一不是从某一具体确切县邑地名开始的,南阳当然也不可能例外,也不会例外!

第二,南阳,不是因郡名而得县邑之地名,而是因县邑所处位置的地名而得郡名的。“南阳”这个名称,是先有南阳之地名,后有南阳之郡名和域名,南阳地名早于南阳郡名。古代南阳郡和宛县的治所这一座城,就是南阳,就是现在的南阳市城区这一个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解一下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处南阳。

根据相关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三处“南阳”的地名。第一个就是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时期主要属于韩国的南阳,其地址在太行山南麓以南的黄河北岸一带,即今之焦作市以南温县、修武地带。《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晋侯(晋文公)朝王,……晋于是始启南阳”。《左传.昭公十五年》也有类似的记载:“彤躬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第二个南阳就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南阳。《孟子.郜子下》中有一段话说:“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随有南阳,然其不可……’……”。孟子所说的“南阳”是指齐国的南阳,全祖望《经史问答》一书中说,这个南阳应在“泰山西南,文水以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了越王无疆与齐威王使者的一段对话:“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对此,司马贞的《索隐》注释说:“此南阳在齐之南界,莒之西”。此地即古代齐鲁交界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莒县西部地带。第三个南阳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之南阳。《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置南阳郡”。依据这一记载,世人皆以“南阳”之地名是从公元前272年秦国设置南阳郡开始的,并且把这个“南阳”的地域范围解释为南阳郡所管辖的地域范围,即汉水以北、中国之南(或南山之南等)。其实不然,“南阳”这一地名,早在秦国“初置南阳郡”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是因为为先有“南阳”之地名,然后才有南阳郡之郡名的。《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这两次迁徙活动,分别发生在公元前279年和273年,均早于秦国“初置南阳郡”的年份。《战国策.秦策四》记载:“楚魏战于陘山,魏需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楚魏陘山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29年,这表明楚之“南阳”这一地名,早在战国中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上述春秋战国时期三处“南阳”之地名,均指某一确切的“阳地”,但是只有楚之南阳这一地名一直被沿用下来,其地其名一直没有变化,尽管古代为郡名也好,为府名也好,现在为地级市市名也罢,其地名原本所指的就是现在的南阳市城区一带地方。

那么,南阳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做“南阳”呢?这里是一块怎样的“阳地”呢?

在南阳城区东北部、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十几公里不等的地方,依次有独山(古称豫山)、丰山、蒲山、紫山、羊山、磨山、遮山等秀美的山峦,这些山的正南和东南方向至到白河(古称淯水)之间,形成了一个方圆几十公里的平原之地。城区的东面是从伏牛山东麓流出的一条白河,这条河沿蒲山、丰山、独山东麓向南流淌,到南阳城区东南部的陈棚村折而向西,围绕南阳市区十多公里直抵卧龙岗下,然后才向西南方向流去。南阳城区从古到今就处在这样一个山南水北地方,这是一块最标准、最规范的北靠青山而又南带淯水的“阳地”。南阳,就是蒲山、丰山、独山、紫山等诸山之南,淯水之阳的意思,这一地名的来源并非汉水之阳、中国之南或南山之南那样一种说法。

南阳这一阳地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形地貌可以分为南北两级。第一级阳地以黄山古文化遗址为中心。黄山遗址地处南阳城区北郊、蒲山与丰山之南的中间地带(今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之北)的白河西岸,距南阳城区和蒲山、丰山均三公里左右,距南面的白河十多公里。所谓黄山,其实是一块高阜之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一般高出地面约30米。遗址发掘出有房基、墓葬、各类陶器、各种石质工具和5000多年前的玉器生产作坊以及玉铲、玉斧、玉环、玉璜、玉琮等等器物。该遗址经专家鉴定为仰韶文化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时期大型与其生产基地和港口性质的聚落遗址。黄山遗址已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应该是南阳地区最早的“南阳”了。

南阳的第二级阳地就是滨临白河的南阳市老城区。这里东北、正北和西北方向青山罗列,宛若屏风;近郊处又有大寨岗、王村岗、十八里岗、靳岗、麒麟岗、卧龙岗等诸多岗峦层层包裹;而南面和东面则有白河缠绕环拱,形成了一处靠山得水、避风向阳的利生宜居之地。

南阳古城区是一个中央隆起的高地,其中心点和至高点是现在的南阳市新华路与解放路交叉口,高地从这里向四周缓缓降低,从而形成了一个直径三公里左右呈方圆形的高阜之地,就像是一个巨型的龟背。虽然紧邻大河,但这座古城在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记载中从未有遭受水患的记录。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古城古地因自然灾害早已不存或者多次迁徙,而南阳古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几千年来一直稳坐在蒲、丰、独、紫等诸山之南、白河之阳。这表明古人在设邑建城时选址之精,更表明南阳这个地方是一块真真正正的阳地和宝地。

此地西通武关,南控荆襄,北接中原,东连淮海大地,自古为政治、经济和军事要地。南阳是夏路古道上的最大邑城和江汉水路通往南阳以北各地的最大码头,水陆交通向称发达,这为夏商周时期诸多方国在这里建立提供了重要条件。西周时期,南阳为申国领地,其城邑就设在今南阳城区北半部。春秋时期楚国灭申,在南阳设立宛邑。战国后期,秦国占领南阳,并设立南阳郡,因治所在宛县南阳城区,故号称郡名为南阳郡。两汉因秦制,仍为南阳郡治所。晋代为南阳国(相当于郡)。元明清时期,南阳城为南阳府治所,解放后至今,南阳城区为南阳地区和南阳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几千年来,为诸侯封国、为郡、为州、为县、为地市治所而且不更其名、不变其地者,唯有河南南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南阳”这一地名的本源就是指今天的南阳市城区。无论南阳曾在历史上为郡也好,为封国也好,为府为县也好,为地市也好,其名称皆因南阳城区这个地方的地名而得名,并非是因郡名、域名才有了后来的南阳城区这个地方的地名。据此,笔者还认为,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话中的“南阳”,指的就是现在的南阳市城区一带 ,而不可能是指整个南阳郡这样一个广袤的、方圆几百公里的地域,更不可能是指其它某一个毫无代表性的边鄙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