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富英、裘盛戎50年代两次来青岛演戏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21 发布于山东

谭富英、裘盛戎50年代两次来青岛演戏

吕铭康

谭富英

裘盛戎

前些年,有位痴迷收藏的朋友张冠英在青岛文化市场,淘到了一本青岛新亚大饭店19527月的“旅客登记簿”,特带来让我鉴赏其中的文化名人。这确令我喜出望外大开眼界!因为内中有谭富英、裘盛戎领衔的“太平京剧社”(里面登记成“太平京剧团”)主要演员和亲属在此下榻的记录。1953年,改名为北京市京剧二团,领衔主演还是谭富英、裘盛戎,里面的演员稍有变动。我又搜集到他们19547月,该团在青岛永安大戏院的演出戏报。这样就坐实了谭富英、裘盛戎等名家,上世纪50 年代两次来青岛演出的史实,

青岛新亚饭店,位于四方路、中山路口,距离平度路的永安大戏院也只有1000米,出门就是当时最为繁华的中山路,一切都非常便捷。除了主演及其亲属外,其他的一些演员就下榻在永安周边的一些小旅馆。

谭小培、慈少泉住店登记

李多奎、谭富英夫妇、陈永玲与母亲住店登记

裘盛戎夫妇、李世琦、陆松龄住店登记

谭世秀住店登记

1952723日的新亚“旅客登记簿”上,有谭富英、杨淑贤夫妇,裘盛戎、李玉英夫妇,谭富英之父谭小培,李多奎,陈永玲与其母王馨吾,谭世秀以及杨盛春、慈少泉等人。我记得看过“太平京剧社”的两场戏,打炮戏是谭富英和裘盛戎主演的《将相和》和李多奎的《钓金龟》,另一场是三出戏:裘盛戎的《坐寨·盗马》、谭富英的《打渔杀家》和陈永玲等的《巴骆和》。他们1954年以“北京京剧二团”的名义来青,我看了裘盛戎的《姚期》和谭富英的《捉放曹》。此后,他们再没来过青岛演戏。

谭富英、裘盛戎1954年7月来青岛演出戏报

《将相和》

《失空斩》

裘盛戎与《姚期》

两位领衔主演的谭富英(19061977),时年46岁。京剧谭派老生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裘盛戎19151971时年39岁,京剧裘派花脸创始人。

《定军山》

裘盛戎读剧本

随团的谭小培18831953时年69岁,翌年病逝。他谭富英的父亲、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大师,谭门第三代嫡传人。

谭小培

李多奎18981979),时年54岁,是京剧李派老旦艺术创始人。

李多奎

陈永玲(19292006),时年23岁,青岛人,是京剧“后四小名旦”之一。

陈永玲

李世琦(19182001),时年34岁,著名京剧文武老生

李世琦

谭世秀(1923—1999),时年29岁,谭鑫培曾孙,著名京剧鼓师。1950年参加太平京剧社在乐队工作。1953年入北京市京剧二团,1955年并入北京京剧团。为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赵燕侠等司鼓。

谭世秀

陆松龄(1936—2009),时年还不到17岁,著名京剧琴师,国家一级作曲。后来他不仅是《沙家浜》的音乐设计,还创作过70余部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京剧音乐作品。

杨盛春(19131958),时年39岁,京剧武生名家,是该团当家武生。

慈少泉(19161978),时年36岁,著名京剧丑角表演艺术家,是名丑慈瑞泉之子。

慈少泉

还有马长礼(19302016),时年22岁,著名老生。后来在《沙家浜》成功饰演刁德一。

现在,不觉已经过去了70余年,往事悠悠,难以忘怀。当年,这些京剧名家都是多么的年轻有为,年富力强……

2023-7-19 青岛 夹缝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