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作家|苏承全:脊梁心中高矗

 百姓文学社 2023-07-21 发布于云南

它有一个铮铮铁骨的名字——松树。在北方,松树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平凡的树。在霍林河人看来,它长在霍林河人的脊梁里,撑起北国边疆壮烈而血性的天空。 

松树是极易成活的一种树,面对困境不畏缩,牢牢守护脚下的土地,只需要一点点养分,就能顽强的生存。即使是山岭薄地,环境十分恶劣,它也能生长得旺盛繁茂,生机盎然。体现的正是震撼内心的生命之美

在中国内蒙古北部边疆(霍林河露天煤矿1976年建矿,我们的前辈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顶风冒雪,闯过道道难关。住的是阴潮冰凉的帐篷,地窨子。吃的是“雪煮馇子”,喝的是“白菜汤。”他们的口号是“不建成大露天心不甘。”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誓言,奠定了开拓者的信念。那时霍林河地区是原始草原,随着霍林河煤田的开发沉寂的草原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每年9月下雪到来年6月,冬天气候异常的寒冷,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哪里自然条件最恶劣,哪里就有松树岿然不动的身影。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就有霍林河人生活和战斗过的足迹。松树和霍林河人交流、汇聚成生命和意志的集合体。曾几何时,有多少人从祖国四面八方进驻霍林河的壮士在这里结集,汇聚成一条浩荡的河流,不断刷新和改写着中国内蒙古北部边疆的梦想高度。他们要在这里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露天煤矿。他们用劳动的第一声号角,催醒了沉睡千年的荒原。他们像松树一样挺拔、伟岸的身躯无畏地抗击着一切的艰难险阻——风吹不倒,雷劈不垮。天寒地冻何所惧!因为他们是敢于创造奇迹的霍林河人。“不怕苦不怕累,一生扎根大草原,甩开膀子拼命干,誓把青春献煤田……”正是他们的这种拼搏精神才谱写出了霍林河波澜壮阔的创业乐章!一个个身影,一段段故事,定格成永恒的丰碑。 

霍林河煤城,这是一座年轻的草原煤城,也是松树生长的地方。诗人艾青在《年轻的城》一诗中曾满怀深情地赞美这座城市充满着朝气和希望的城市:“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聚。煤城的上空笼罩着绿色的云朵,随处可见松树挺拔、伟岸的身影。徜徉在松树林中的甬道,从浓密枝叶间筛落的点点金光,在心灵的琴弦上跳跃,雀鸟在啁啾啼鸣。一棵棵、一排排的松树手拉手、肩并肩、根连根,凝固成坚不可摧的绿色版图。微风徐来,树叶在空中沙沙作响,回声在心间久久地激荡和回旋。在林间悠闲散步的霍林河创业的老人们,面容慈祥,无论坐或立,他们的腰杆都挺的笔直,成为一棵棵移动的松树。我知道,他们脊梁里都生长着挺拔、伟岸的松树,只要生命不息,就会把脊梁化作永远不倒的长城。 

我在高大、静默的松树下,我常常想起为了建设霍林河美好家园牺牲的开拓者们。我仿佛看到,一张张清新的脸庞在历史的风尘中浮现,他们脚步铿锵地向我走来,把痴情的目光投向松树,深情凝望着这片他们用一生青春和热血耕耘过的理想的故土。霍林河开拓者们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心中高矗

盛夏,松树一律健硕葳蕤,郁郁葱葱。亭亭如盖。它不多的要求,冬季在严寒中默默地坚守。仿佛松树林是迎抗风沙的一条坚韧的生命线。松树适应环境,懂得顺生——幼珠根浅,对抗干旱,芽叶自然要收敛,以减少水流蒸发;到了树大根深时,自然要张扬,以坚起意志之旗。其变异的背后,是顽强地矗立于土壤之中,以根系深深抓握基础,防着沙土的流失。任由春夏秋冬岁月的变化。以履行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绿化环境。松树在干旱中是最顽强的。那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泼洒出了块块雄浑壮阔的绿洲,渲染出了一道道奔腾豪放的风景线。它是生命的守护者,与霍林河的父老同守贫瘠,与这里的乡亲共度艰苦。历经岁月风雨洗礼的松树,你就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生不息,坚毅顽强。我走近你,仰望着你。我的手一遍遍地摩挲着你饱经沧桑的躯干,从心底里热切地呼喊你的名字,一次次热泪盈眶。我愿成为你脚下的一棵小松树,沿着你走过的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走向生命的未来。 

作者简介:

苏承全,男,汉族,生于1972年。爱好文学写作。用文字抒发情感,用热情讴歌生活,用激情礼赞生命。2010年至今发表习作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