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 | 为什么说欧洲会衰落?☆☆☆☆☆

 朝_五_晚_九 2023-07-21 发布于湖北
先插一小段历史:
在13世纪时,来自蒙古草原上的一支部落在铁木真的带领下崛起了,蒙古铁骑大杀四方,摧枯拉朽地征服并摧毁了亚欧大陆当时已知的主要文明。

造成两个后果:

第一,加剧了亚欧大陆文明中心的衰落,原先陆地上的文明开始走下坡路,比如东方的中华文明,欧亚交界的阿拉伯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等等。

第二,边缘区文明兴起。是指亚欧大陆的西北欧和东北亚的沿海落后地区崛起。比如西欧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东方的日本等。他们
通过垄断世界海洋航道,逐渐建立起新的霸权,世界近代史开始了。
后来的美国作为当时英国的一个特殊分支,加上远离欧亚大陆,也属于边缘区文明。
换句话就是,陆权已经衰落,海权已经兴起。
一,欧盟的兴起
作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地的欧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被打的成了一片废墟,殖民地崩塌离析。但后来欧洲又迅速的发展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很高。比如欧洲人的工作时间短,他们人均收入和福利水平却比勤劳的亚洲人高。
问题来了,为什么欧洲在二战后又成了世界发达地区呢?
表面上看,是欧洲在众多高科技领域依然保持优势地位,靠技术附加值从世界各地赚取利润。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几十年里,欧洲享受了太多叠加的时代红利。
二战后,英法等传统强国被打残,无力再统治世界,后来居上的德国又被肢解,就在欧洲被边缘化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讲,冷战一词正式出现。
为了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开始帮助本想打进冷宫的欧洲(主要是西欧)复兴,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在大量资金支持下,欧洲不但没被去工业化,还重新发展了起来。我们以德国为例,他们首先得益于——

1,廉价的能源红利。

德国(主要说西德),在发展工业时缺少两样东西,作为原材料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两样东西战略价值远远超过了作为燃料燃烧的经济意义。因为它们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可以生产出各种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医药、炸药和化肥等等化工产品。

怎么办?

德国本土油气资源匮乏,但德国作为冷战对峙的最前线,对面的苏联却有!70年代,苏联新发现的产量极大的秋明油田,直接让苏联成了世界第一产油大国。苏联自己消化不了这么多石油,只好向外卖,顺便赚点外汇。

此时西欧正好缺油,苏联和西德一拍即合,两国一起修了一条“友谊”石油管道,苏联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德,有了廉价能源,西德发展如虎添翼。

后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一方面统一的德国更加需要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加上俄德之间缓冲国的出现,更没有后顾之忧。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上任后,不惜冒着得罪英美的风险多次访问俄罗斯,上门喝茶商量能源合作。

这时候的俄罗斯穷得叮当响,恨不得把锅揭了卖钱。中国就是在那时候趁机买到两艘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为我们军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所以这时候俄罗斯除了核武外,其余的都可以商量。

于是俄德两方一拍即合,继续愉快合作。叶利钦还为德国开辟了一条廉价气源通道,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另外施罗德在任期间,主导修建了大名鼎鼎的“北溪1号”。这个管道年输气量高达550亿立方米,能满足德国一半的用气需求。为保证工程进度和维护德国能源的生命线,施罗德卸任总理后还担任俄罗斯能源企业高管。

这样欧盟获得了极低的能源价格,在考虑海运费的情况下,欧盟的能源成本仅为东亚的1/2,这是为什么欧盟可以在人工成本那么高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制造业竞争力优势的原因。因为俄罗斯廉价的能源供应,直接让德国成为全球化工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2,廉价的安全红利。
在西欧和俄罗斯之间的东欧,基本上是平原无险可守。当年匈奴人、蒙古人就是从这里攻入欧洲的,后来西欧眼里的蛮族俄罗斯,在二战后更是有能力洗刷整个欧洲,所以欧洲人把希望压在美国身上,依靠美国军事保护来抵御俄罗斯的威胁。
这与美国想围堵苏俄、掌控欧洲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美国在欧洲有大量驻军,一直到现在!在这种背景下,冷战后欧盟各国大幅削减了军费开支,大部分国家军费占GDP比重不到2%,远低于美俄。欧盟财政可以省下了一大笔钱用于居民增加福利和发展经济。

特别是德国,到现在美国在德国还有3万驻军,但德国担负驻军费用很少。2020年,德国只为驻德美军支付了1.3亿欧元,而美国支付了72亿欧元。德国一年只给1亿多欧元就获得了美国的保护,可以省下大量国防费用,用来发展经济。

3,廉价的人口红利。
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后,因为东德没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大量失业的东德人跑到发达的西德就业。
还有以前苏联控制下的包括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因为德国在欧洲中部,而且经济发达,成为这些东欧国家年轻人外出打工地的首选地。这些人不仅年轻,学历普遍较高,还有非常扎实的工业技术功底。正因为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涌入,使德国经济飞速发展。
4,统一市场红利。
还记得课本上的《最后一课》吗?
就是发生在德国和法国争夺阿尔萨斯洛林背景下。这两地反反复复易主了好几次,其实这地方最早是德意志的故地。
9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分裂后,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属于德意志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后来,东法兰克王国又演变为了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国)。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自然也就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17世纪三十年战争后,神圣罗马帝国战败,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成了战胜法国的领土。
但后来普法战争中,德国又夺回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这次的割让被当时的法国人视为难以抹去的伤痛,于是有了《最后一课》。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这块土地又回到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被德国夺回,战后再回到法国。
提这个目的是什么?这是法国和德国历史恩怨的缩影,欧洲两大霸主国家是有世仇的。
不仅如此,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周边国家对它非常仇视。但战后形势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欧洲国家必须要联合德国防备苏联。另一方面,法国一直有独立自主的基因,不甘愿听从美国控制,但自己实力大不如从前。因为以上原因,两国和解了。
1952年,法国和德国一起组建了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然后很多国家也纷纷要求加入,就升级成了欧洲共同体。然后到了1993年,在德国的主导下共同体升级为集政治、外交和安全合作为一体的欧洲联盟。
特别是对德国来说,带来的是一个统一的欧洲大市场,统一的货币,自由贸易体系。
德国依靠自身的工业优势,在没有贸易壁垒的欧共体中通过贸易顺差积了大量累资本,同时也吸引国际市场资金投资德国。这种经济实力很轻松地转化为政治领导力,于是德国取得了欧盟的领导权。
当年德国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曾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都以失败告终。但战后的德国兵不血刃,通过建立起欧盟,就完成了以前使用战争手段才能完成对欧洲国家的整合。
德国还有一个优势,是被低估的汇率。在欧元诞生之前,作为贸易顺差方的德国马克经常被要求升值,这就大大削弱了制造业竞争力。但欧元诞生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南欧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很弱,每年都要产生大量贸易逆差,这在欧盟内部抵消了德国庞大的贸易顺差,最终拉低了欧元汇率。凭借弱势欧元这一汇率武器,德国保持了二十多年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地位。
5,再就是中国起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凭借人口红利和低廉的生产成本,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2020年以来,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大幅压低了欧洲人的生活成本,使欧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低通胀时代,中国制造大大抬升了欧洲人的生活品质。
因此过去几十年里,凭借俄罗斯提供的廉价能源、美国提供的廉价国防、中国提供的廉价商品,东欧的廉价劳动力,欧盟实现了经济繁荣,成了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二,德国利益的护航者默克尔
1954年,默克尔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不久她父亲就从富裕的西德搬到了贫穷的东德。
上学的时候默克尔学业很优秀,一直读到物理学博士。由于当时东德是苏联的卫星国,默克尔学过俄语,也对俄国文化精通,这就使她后来在处理对俄关系的时候游刃有余。
1990年两德统一,默克尔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去从政。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为了笼络东德民心,大胆启用东德的政治新人,其中就包括默克尔。她被任命为妇女及儿童部部长。
默克尔却展示了超强的政治能力,在她的努力下,德国通过了很多保障妇女和儿童权利的修正案,大大促进了男女平等,这些是前几任部长都没能做到的,这就使德国人对她刮目相看。
2005年默克尔赢得德国大选,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也是两德统一后第一个东德人任总理。默克尔体现出了超强的格局和战略定力,她顶住党内压力,放下立场继承了作为政治竞争对手的前任总理施罗德的政治遗产。
事实上二战后德国一直执行韬光养晦的战略,出了很多优秀的政治家,使德国从分裂的战败国逐步成为欧盟的领导者,施罗德就是其中一位。
但他的政策在当时遭到质疑,首先削减了社会福利,再就德国民众不理解,为什么不像美国那样去搞金融和服务业,躺在家里就可以轻轻松松赚钱,而去搞又脏又累的制造业。直到2008年后德国抗过了全球金融危机,德国人才明白了施罗德的用心良苦。
作为施罗德之后的德国领导人,默克尔放下了党派之间的分歧,完全继承了施罗德的政治遗产,包括把制造业打造成德国经济核心,削减社会福利,改革劳动力市场。
更重要的是——
默克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知道德国的真正命脉是什么。默克尔十六年的执政主要发力点基本都是围绕着欧盟、安全和能源进行。
默克尔上台后的第一任挑战是欧债危机。1999年欧元诞生,美国曾想通过科索沃战争来打击欧元失败了。美国又通过各种办法引诱希腊借债,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希腊成为欧债危机的导火索,一旦欧债危机处理不当,欧元区就得解体。
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一个联盟组织,欧盟虽然有统一的央行和统一的货币,但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德国等北欧国家凭借强大的制造业竞争力,把南欧国家的工业挤垮。由于采用统一货币,希腊等南欧国家无法靠汇率贬值等手段维持产业竞争力,本国产业被摧毁,不得不走上了举债维生的道路。这也是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如果换作我国,完全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收上来的税收,可以支援西边欠发达地区,来统筹发展不平衡问题。
但欧盟的问题在于,受益者最大的德国、荷兰等制造业强国,拒绝对南欧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但作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各国都希望德国施于援手。默克尔知道这样治标不治本,解决危机只能紧缩财政。当时希腊政府直接以退欧为威胁逼迫德国救济。
但政治强人默克尔顶住舆论压力,公开表态:“如果希腊不执行财政紧缩,继续选择高福利政策,德国将放手让希腊退出欧元区。”
希腊人吓傻眼了,离开欧元区希腊啥也不是,他们本就是想多讹点钱,没想到默克尔却如此强硬。气的希腊人把默克尔抹黑成纳粹,造谣她是希特勒的外孙女。
事实证明默克尔是对的,救济只会养懒汉,希腊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下行情况下,无节制的政府开支和高昂的社会福利,这种讨好选民的手段无异于饮鸩止渴。采取财政紧缩的希腊最终走出了债务危机,其他南欧国家也陆续走出衰退,最终避免了欧元区分裂。
能源
默克尔上台时,俄罗斯有两条天然气管道通往德国,一条是“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线,经过波兰。一条是“联盟线”管线途径乌克兰。但这俩国家都和俄罗斯关系不怎么好,特别是冷战后东欧成为欧盟对抗俄罗斯的第一线。
根据国际通用做法,天然气管道的途径国不仅可以收取“过路费”,还能分配到一定天然气份额,这样德国得到的天然气就少了。更不利的是,途径他国的天然气相当于自己的命脉放在别人手里,非常不利于国家安全。
德国人的国运命脉绝对不能被被人掌控!默克尔上任后继续推进绕开东欧的“北溪1号”管道。这让东欧国家强烈不满,自己冲在前面为德国挡子弹,德国却躲在后面跟俄罗斯谈生意,这也是为什么东欧国家视“北溪”管道为眼中钉的原因。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德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默克尔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主导修建了“北溪2号”。这是德国第二条绕开东欧国家的能源管道。虽然只是一条能源线,但和当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一样,经济合作是政治和解的基础,默克尔希望通过加强德俄经济合作,推动德俄和解。欧共体的诞生是建立在法德和解的基础上,未来欧洲的整合也是建立在德俄和解的基础上。
欧盟和安全
默克尔的第二任期时,发生了克里米亚危机。一方面默克尔与普京通了几十个电话,对普京发出警告,同时又在安抚,说欧盟会对俄罗斯经济制裁,让普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要求德国对俄强硬,但德国没按他们要求和俄罗斯断绝经济往来。默克尔非常理解俄罗斯的处境,德国和俄罗斯都是美国霸权的受害者,二战后德国被肢解,冷战后苏联被肢解,国家都有相似的遭遇。
为了避免克里米亚危机升级,保障俄能源供应,在默克尔和法国的推动下,2015年初乌克兰与俄罗斯和谈,最终在牺牲乌克兰部分利益下签署了《明斯克协议》,暂时稳定住了局势,避免了欧洲战火。
但从此以后,东欧各国加快了倒向美国的过程。特别是拜登上台后,美国改变川普的孤立主义。在欧洲,以乌克兰可以加入北约为诱饵,怂恿乌军开进东乌,局势急速恶化。这个时候是默克尔站出来当救火队长,她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当泽连斯基问德国是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时,她直接说:“这不可能!”。
默克尔小心翼翼地避免乌克兰局势恶化,既防止过度刺激俄罗斯,也敲打乌克兰的军事冒险主义,使俄乌局势整体上保持平衡。
普京当年曾在东德工作过,会德语,了解德国经济文化。默克尔会俄语,精通俄罗斯文化,两人可以不用借助翻译进行交流。普京和默克尔共同经历了两德统一和苏联解体,彼此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能以对话的方式从源头化解危机。
但很遗憾,默克尔对俄政策遭到了国内和欧美舆论的强烈攻击,甚至羞辱。默克尔去波兰访问时差点被扔鸡蛋。也许是看透了政客之间的尔虞我诈,也许是受够了选民们的反复无常,身心疲惫的默克尔放弃了2021年的德国大选。
2021年8月,默克尔最后一次以德国总理身份访问俄罗斯,普京在会谈前给她送上一束鲜花,感谢多年来默克尔对俄德关系的贡献,普京似乎已经预料到了默克尔离开后的结局,欧盟会群龙无首,任由美国摆布。
2021年10月,默克尔正式卸任德国总理,交出了执掌16年的欧盟领导权。
三,衰落的欧盟
拜登笑了!美国布局那么多年,无论是欧债危机、克里米亚危机、叙利亚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等针对欧盟的手段均被默克尔化解,她既是欧盟的定海神针,又像是一个太极拳高手,让美国无从下手。
他们终于等到了默克尔下台的这一刻。
新上任的朔尔茨缺乏眼光、威信和战略定力,既没有施罗德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也缺乏默克尔那种灵活处事的手腕美国迅速对欧盟施压,酝酿对俄罗斯展开新一轮制裁。
朔尔茨刚上台就中断了北溪2号,并加快新能源发展进程。事实上,一国能源政策不仅只考虑经济利益,也要考虑外交影响,发展新能源、淘汰旧能源意味着德俄经济合作空间大大减小。
另一方面,朔尔茨不敢得罪美国,在北约会议上没有投出关键的反对票,乌克兰加入北约进入倒计时。无奈的普京在多次抗议无效后,做出了出兵乌克兰的决定。
战争爆发后,朔尔茨为了政治前程最终选择顺应民意,批准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推动欧盟把俄罗斯剔出结算体系Swift。他还批准德国提高军费的议案,这虽然符合德国的长期利益,但短期增加政府开支不说,还会加剧欧洲各国军备竞赛。更糟的是,默克尔留下的最大政治遗产——连接德俄能源和关系的北溪2号被彻底遗弃,德俄和解没有了希望。
法国总统马克龙虽有反抗北约的决心,但这个人志大才疏,加上孤掌难鸣,最终就是朔尔茨上台后一个多月,乌克兰局势恶化。朔尔茨不得不跟着美国步调走,默克尔苦心促成的明斯克协议被推翻,俄乌战争爆发。
炮声一响,德国发展的几大红利都没了。
在英美的拱火煽动下,整个欧俄越来越对立,几年内很难再看到欧俄和解的可能。同时,欧盟只能被迫在经济利益和安全需求中做出选择。再就是德国,它现在既享用不到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又因为得罪东欧而失去对欧盟的领导权。如果俄乌局势进一步升级,德国的外交环境只会更糟糕。
事实上近20年来,德国在5G、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车等新兴领域没有取得太大成就,中国领先5G,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和新能源车领域基本被中美平分,德国引以为豪的燃油车可能会被逐步淘汰。
欧盟的前景堪忧,人口老龄化,债务高企、消费萎靡,过去二十年也没抓住互联网和新能源革命,本身还面临民族、宗教矛盾,和欧盟发达与落后国家不同诉求分歧的问题,未来欧元区经济衰退是必然的,甚至面临解体的风险。
再就是对一个大型经济体而言,独立的外交和国防是再多钱也无法衡量的,平时看似无用,但关键时刻却能避免受制于人。这对我国也是一种教训,特别是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防安全、科技经贸安全等关键领域,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四,另一个角度
1,我们回到文章最前面。
游牧民族战斗力达天花板级的蒙古铁骑,加剧了亚欧大陆已知文明中心的衰落,让西北欧和东北亚的传统落后地区崛起,并通过垄断世界航道建立了霸权。换句话说就是近代海权国家兴起,而陆权国家衰落了。
但风水是轮流转的。
海洋霸权受到了陆权的重新崛起和新兴太空霸权的挑战。
陆权方面:现在贯穿亚欧大陆的核心通道已经被重新打通,通过高铁等新科技技术会打破海权对运输通道的垄断,传统文明中心会通过陆路加强联系而重获新生。

太空霸权方面:随着太阳系内旅行技术的成熟,外星核聚变矿物取代地球有机能源成为未来能源的主体。甚至将来能和外太空文明进行贸易,会彻底改变地球的文明史和进化史。所以谁控制了外星航道谁就将控制地球的霸权。
而实现这一切需要通过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才能实现。因为社会和体制的原因,在这场新的工业革命中,欧美会被中国远远抛在后面。
欧美成熟的资本主义体系决定了它没法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欧美热衷的金融行业利润远高于实体经济,躺着就能赚钱,但后果是没法推动工业技术进步。再就是西方民选和分权制政府的低效,也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和技术的进步。
2两百年内欧洲不可避免的伊斯兰化。
历史上,南部欧洲文明实际上是中东文化圈的分支,因为地理位置始终主导欧洲文明的发展。
简单解释下。
现在欧洲的基督教,发源于中东的犹太文化,最初南欧的罗马和希腊文明,其实可以理解成是中东文明的地中海北岸分支。到现在南欧和北非、中东在文化种族上的亲密关系甚至超过东欧和北欧。后来经中东和南欧传播到欧洲,并贯彻整个欧洲的中世纪。之后基督教在欧洲又分化成了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
到了近代,表面上看是北欧日耳曼人和东欧斯拉夫民族的崛起,他们代表分别是英美和苏俄。但实际上是天主教和新教创造的资本主义(英法德意等国家)统一了南北西欧,而东正教(苏俄)则控制了东欧。
而这些文化都是来自于南欧的犹太世俗文化的一个分支。再通俗点说就是,欧洲文明都是来自中东。
所以说,欧洲作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从没有创造过自己的文化,而是永远受到来自地中海东岸文化的覆盖和操纵,不仅是过去,也包括现在和未来 。
正是这千古不变的趋势决定了欧洲未来的命运——被伊斯兰化。
是不是有点惊讶?
再仔细理解下面一段话:
宗教性作为西方文明的核心特质只有在最为保守和排外的教派中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简单说就是,影响西方的宗教中其实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保守和排外。
哪种宗教最保守和排外?
很显然,近代基督教的野蛮性已经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影响力在急剧衰退。而排他性更强的伊斯兰教,必然会取代目前统治西方地位的宗教。当然,实现这个任务的很可能不叫伊斯兰教,而是一个未来传到欧洲的新兴伊斯兰教派,或者伊斯兰教的一个变种分支来完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消灭资本主义的不是共产主义,而是伊斯兰文化。
因为能消灭强大的世俗文明的必然是强大的宗教文明。
由此可见,犹太世俗势力控制的欧洲(包括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再就是西方与中俄的矛盾,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才是真正的死生矛盾。

因此,欧洲不可避免的要衰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