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神”的由来:何为“五路财神”?有哪些历史人物当上了财神?

 昵称vUWeivtn 2023-07-21 发布于陕西

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王二狗的商人,他为了生计经营着一个针头线脑的小本生意,可不幸的是,他身上那点可怜的本钱却被小偷给偷了个一干二净。

山穷水尽之余,万念俱灰的王二狗有了轻生的念头,可正当他将自己吊起来的时候,忽然被一位白须老者给救了,而这位白须老者就是财神爷。

财神爷告诉王二狗,从淄州往京城贩卖琉璃可以发家致富。

当时的长安作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政治文化中心,对于作为建筑装饰品的琉璃始终是供不应求。

故此,王二狗听从了财神爷的建议,凭借着贩卖琉璃,经过几年的悉心经营,终于成为了长安城内名噪一时的富商巨贾。

此后,王二狗便改名为王元宝,还修建了一座财神庙,在每年正月初五商人开门营业之日,准时于天亮之际,前往财神庙烧第一炷香,以此来感恩财神爷对他的解救与指点。

久而久之,长安城内的商人们纷纷开始效仿王元宝,前来烧香拜财神,一来二去之间,寻常百姓也开始接纳这一活动。

于是,正月初五拜财神的习俗也就此流传下来。

但实际上,真正大规模祭拜财神其实始于宋代,这与宋朝时期发达的商业活动有关,到了明、清时期,财神的形象不断丰满,而财神的“神位”也被寄予了更多的内涵。

综合民间供奉的财神,中国至少出现过十余位财神,比如:中斌财神王亥,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关公、赵公明……

此外,在民间比较流行祭拜五路财神,也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

关于五路财神,一共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赵公明与其手下四位部将

具体为:中路财神赵公明、东路招宝天尊萧升、西路纳珍天尊曹宝、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利市仙官姚少司。

此种说法早在中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便可一窥究竟……

上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射下九日化为九鸟,坠落在青城山,变成了九鬼王,个间八鬼行病害人,唯有一鬼独化成人,避隐蜀中、精修至道、法力通玄,他就是赵朗,字公明。

得道后的赵公明原本逍遥于山川湖海之间,颇为逍遥自在,奈何战乱频发、烽烟四起。

于是,在商朝太师闻仲的邀请之下,赵公明就伙同其他几位截教的神仙陈九公、姚少司等,与西岐军队展开大战,屡屡获胜之余,还杀死了曹宝和萧升,一时间声名大噪、扬威四方。

不曾想,截教违反天规,被辅佐西岐的正道阐教神仙所杀,最终魂归封神榜。

战争彻底结束之后,为了感其忠勇,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率领四部正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一同掌管天下财运,招祥纳福,俗称“财神”。

第二种:中国民间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天宫天仙”

分别为:东路财神比干、南路财神柴王爷、西路财神关公、北路财神赵公明、中路财神王亥。

东路财神比干也被称为“文财神”,在《封神演义》中,他被狐狸精妲己陷害挖心死后,姜太公认为他才华出众,于是便将其追封为文曲星,负责掌管民间的东路财源。

南路财神柴王爷,指的是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他自小家道中落后就开始经商,在全国各地设立商号,经营瓷器、茶叶、雨伞等生意,颇为成功。

在继承皇位后,柴荣更是爱民如子,特地命令工匠在皇宫里塑起了农民的雕像,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百姓疾苦。

从宋元时期开始,柴荣便被广大中原地区百姓奉为财神,同时也成为了矿工、窑工、建筑工的保护神。

据说,少年柴荣是推着小货车一路向南才发家致富的,因此才会负责掌管南路财源。

西路财神关公在中国佛、道两教中,同样有着很高的地位,关公形象威武、忠肝义胆,自古就是忠义勇敢的象征。

民间信仰供奉关公,不仅可以镇宅辟邪、护佑平安,而且还能招财进宝、提振权威,最宜商家开店经营,护佑生意。

关羽本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传说他十分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设笔记法,发明日清簿,因此被后人奉为商业神。

而经商最重诚信,关公信义俱全,并且不畏艰险,他的这种精神也被商人们争相称颂,故尊奉其为“武财神”,特别是开门做生意,商家们总喜欢奉上一尊关公像,早晚祭拜,以求生意兴隆。

北路财神赵公明则不同于其他几位历史人物,正史中从来没有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简而言之,赵公明就是一个虚构而成的人物。

传说,赵公明黑面浓须,披铠甲、骑黑虎,两手分别拿着银鞭和元宝,起初他并不掌管人间财运,反而是“五方瘟神”之一,直到明朝小说《封神演义》诞世之后,他才被封为“武财神”。

中路财神王亥,相传他是夏朝商国的第七任君主,曾帮助父亲治理水灾,还发明了牛车,鼓励百姓用牛车拉着货物外出交易。

从根本而言,王亥开辟了中国商业的先河,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华裔始祖”、“中斌财神”。

作为中国道教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财神是被我国百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而“接财神”的民俗活动虽说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其体现出更多的还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于安居乐业、生活顺遂的一种美好愿望。

在科技尚且不甚发达的古代,百姓们也只能借着拜拜财神来祈求神明庇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财源广进,即便到了如今,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许,仍然真真切切地延续着。

因此,“接财神”依旧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习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