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上学”“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家长只3招,孩子主动上学

 布丁妈妈私享会 2023-07-21 发布于山东

导语:孩子们即将步入学校,最喜欢问的一件事就是:我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爸爸妈妈不上学?不知道爸爸妈妈都是怎么回答的呢?

每个爸爸妈妈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期待,期待着他会翻身,期待着他会爬会走会跳,期待着他说话喊“爸妈”,期待着他慢慢的步入学校,交到好朋友,期待着他……但在还未到太遥远的时候,一波问题就很快袭来。

当小朋友真正的要步入到学校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会说,你要好好上学,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怎么样,但小豆包通常也会甩一个能让很多家长感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为什么上学,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上学?

很多家长可能认为上学就是上学,有什么好商量,有什么好疑惑的,家长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做就是了,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孩子对上学产生疑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未知的恐惧

上学就意味着要离开家,要远离所有的熟悉场景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但这个环境中到底存在着什么,孩子无法用自己的认知与理解来评估,内心是一种恐惧与犹疑,特别是爸爸妈妈一直在进行着很严肃的强调,比如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比如上课不可以怎么怎么样。

孩子在这种本身不了解,再加上父母的过于重视,心理产生巨大的压抑,突然感觉学校成了一个类似于“猛兽”的场所,孩子对未来充满好奇,但也同样因为无法掌握产生恐惧。

  • 自我思考

上学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爸爸妈妈讲的那样,是不是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孩子内向对此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孩子对上学有疑问是好事,因为他们真正的在思考以后上学怎么办,或者说上学对于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

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具有一定的经验,会对这种即将到来的未知情况进行思考,这符合孩子的正常心理生长发育,同样也是孩子慢慢走向真正独立思考萌芽的开始,爸爸妈妈要理性的对待孩子的询问。

  • 社会不理解

孩子询问“我为什么上学”、“上学有什么用”等等一系列的与学校有关的问题,是因为它对于整个世界或者一个人正常长大成人需要经历的阶段不清楚,对社会的结构不了解,这很正常。爸爸妈妈作为成人,也是这样一路路经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等等自我成长。父母在孩子询问的时候,不妨给孩子简单的讲一下结构,方便他们对此有个概念,未来也变得清晰不模糊。 

很多家长可能嫌孩子询问太烦,很随意的告诉孩子,“因为你是孩子我是大人”,这样的回答不仅会让孩子更加对上学产生怀疑,还会内心中拒绝上学,后期出现上学厌学等情况,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原因。

爸爸妈妈都清楚孩子上学那是必然的一个阶段,也只有通过这种上学得到对应的一些“技能卡”,才能保证以后社会上自给自足。孩子对学习的意义产生怀疑的时候,也是他们开始拥有独立思考意识的时候,爸爸妈妈不仅需要对孩子耐心解答,还要具有一些教育意义,可以参考这几个方面。

1.实事求是,理性回答

孩子询问上学的意义,首先是用自己的所知进行判断和思考,往往含有对未来的“安全感”评估,当孩子真正的问出来,说明他们本身有了一些答案但并不能完全的说服自己,需要家长进行一些他们不太知道的方面的引导。

爸爸妈妈对于孩子这种询问一定是理性的回答,不要存在欺骗,如你只有上学才能怎么怎么样,也不要感性,如我们宝宝最厉害,上学怎么怎么样,反而应该用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告知孩子上学到底是什么样,我邻居在面对孩子这个问题时候,做法就很赞。

邻居孩子是今年9月份刚刚步入小学,当孩子幼儿园大班快结束的时候,有一天回家问邻居,老师说马上要上小学了,说可以学知识,但是知识有什么用呢,我为什么一定要上学呢,我感觉在幼儿园也挺好的。

邻居说,你还记得前几天我们一起参加幼儿园活动填写理想吗,你当时写的是什么呢?

孩子说,记得啊,我要成为建筑师,盖最漂亮的房子。

邻居说,那建筑师盖房子,是不是需要知道怎么盖房子,怎么样才能知道呢?

孩子说,可以看书啊,妈妈,你不是说书上什么都有吗?

邻居说,对啊,书上可以给你知识,但是妈妈还给你讲过“空中楼阁”的故事,如果地基没有打好,房子也盖不起来,而打地基不仅仅需要书本知识,还有一些实际的操作,否则那房子歪了怎么办,倒了怎么办。

孩子说,上学有这些东西吗?

邻居说,当然了,学校里面什么都有,是跟书本不一样的,如果你有问题还能够询问一下老师,老师可是比妈妈厉害,他们基本都知道你想要知道的呢。

孩子说,上学这么厉害啊,那我得做好准备,这样我才能成为建筑师呢。

上学在很多爸爸妈妈眼里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程序,但对孩子而言却是一种未知的领域,产生恐惧是一种正常反应。爸爸妈妈不妨告知孩子上学的重要意义,与孩子内心的期望相结合,孩子就会很欣然地接受这个决定,接受这种大人司空见惯的形式。

2.兴趣吸引

孩子上幼儿园经历了从未知到完全接受,经过三四年幼儿园的生活,已经具备了简单的自理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也拥有一定的临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基本上来说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场所,孩子也能够完全的接受,不会因为这种基本的能力、习惯而影响对学校的适应。

爸爸妈妈让孩子去学校也很简单,只需要给孩子一个兴趣,给孩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理由和方向,他们自然充满憧憬,并且因为这种兴趣会持续的自愿的去学校,这种主动地上学带给孩子的好处,会在他们未来体现的更好。

很多孩子都有一些需求,比如喜欢画画,比如喜欢交际,比如喜欢更多的刺激,父母不妨带着孩子去参观一下学校,真正的感受一下学校中的这种求知氛围,感受一下学校中老师与同学的交互方式,这是不同于幼儿园的交流沟通方法,孩子们会感觉到新奇新鲜,充满期望。

3.父母讲解自己的过去

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上过学,不管是上到初中还是高中,都经历过那段学校生活,哪怕因为外界环境影响或者自身条件影响,没有完全的将这一段教育经历,但之前经历过的这段学校时光都留在了各位爸爸妈妈的心里。

孩子没有经历过,但如果爸爸妈妈用自己的亲身感受,用一些有趣的学生时代的故事,用一些学习中遇到的搞笑场景,以及一些学校里面每日发生的好玩的事情,等等,给孩子讲解学校,孩子在这种有趣中会对学校产生神往。

当然,爸爸妈妈在讲解自己学校生活的过去时候,要与时俱进,与现在的学校进行一定的对比,并将这种不同和更加优越告知孩子,让孩子既了解现在的学校情况,也能够产生对于现在情况的珍惜。

孩子是不是必须上学?那毋庸置疑,只有上学,学到知识并运用知识,才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那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家长稍微“投其所好”一点,孩子就不会那么对未来的学校生活迷茫,反而是拥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希望。

家长不要以孩子太小,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上学,只需要知道必须上学就行,这种想法完全错误,孩子小不代表他们不加分辨,不代表他们不思考,如果父母用敷衍的态度,孩子自然也就会认为这种事情是一种很压抑的事情,内心就开始排斥,让本应该开心的事情变成家里的“难解之谜”。

孩子理解肤浅,但他们会有自己不一样的看法,家长带着孩子了解上学的意义与原因,孩子更能够懂得上学是一种勇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向未来的前进。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用爱分享育儿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