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娃“认真玩”,越玩越优秀 |《神奇的设计思维游戏书》

 宝妈读书屋 2023-07-21 发布于北京
你家娃喜欢玩儿吗?玩是孩子的天性,谁家娃会不喜欢玩呢!

周末遛娃,天气暖和了,小区的沙坑聚集了很多孩子。Hedda在旁边玩着遥控汽车,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过来就要抢Hedda手里的遥控,那Hedda肯定是不乐意给他的,把遥控攥得紧紧的,眼看着两个孩子就要打起来的节奏,我建议他俩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赢了谁就玩五分钟,两个娃很开心的玩了几个回合之后,小男孩很开心的走开去玩别的了。

很多宝爸宝妈可能会问了:我知道孩子爱玩,可我不知道该跟孩子怎么玩怎么办呢?税琳琳教授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从合作游戏、探索游戏、分析游戏、脑洞游戏、建设游戏5个方面,编写了75个设计思维游戏,让似乎难以捕捉的灵感变得“可遇”“可求”“可实践”

当你读完这本《神奇的设计思维游戏书》之后,也许你已经不满足于这75个游戏了,因为在你和孩子玩的过程中,说不定你会“发明”出新的游戏。你和孩子都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游戏才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不仅无须翻译,而且0到99岁的人都能理解,更重要的是这种语言还很有趣,每个人都愿意加入。我经常说,哪有一个有趣的东西没有创造力呢?书中的75个游戏非常适合读者“玩”的方式来实践,你会发现看似很抽象的创造力原来玩着就可以实现,且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童书妈妈”创始人:三川玲‍

下面我们分别从本书作者所涉及的5个方面一起来看看这些游戏到底有多好玩儿吧。

01

合作游戏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娇生惯养,导致很多宝贝都比较喜欢独处。但是,他们终归要长大,总会要步入社会,学习、工作,不在单打独斗,都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团体。

游戏:“心情交流会”

我们学习、工作的效率不仅会受到能力的影响,还会和我们每天的情绪有关。孩子的情绪波动就更大了,都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我们要鼓励孩子表露自己的心情,分享自己在学校里面的新鲜事儿,同时也要学会倾诉自己的不愉快。

游戏过程:

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空间,可以在客厅的沙发上,还可以准备一点零食。

规定一个时间,约15-20分钟,参加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的心情。

倾听者可以随时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

所有成员分享完毕后,游戏结束。

02

探索游戏

你是不是也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我只是玩玩,然后就弄明白了。”你有没有发现,孩子经常玩着玩着就会玩出意想不到的“新花样”。

游戏:“我改变了什么”

你经常带娃去的场所,偶然改变了某处的装饰,可能你还没发现,娃就已经兴高采烈的指给你看。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游戏过程:

娃和爸爸/妈妈面对面站好。

可以相互交流,让娃仔细观察爸爸/妈妈一分钟。

娃向后转(也可以躲进其他房间),爸爸/妈妈改变身上的装扮。

娃转回来(回到原位),观察爸爸/妈妈究竟改变了什么。

03

分析游戏

孩子天生好奇,每个孩子都会有“十万个为什么“,不管是问题还是困难,总会有它精准的突破口。

游戏:“问题纸飞机”

找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连爱因斯坦都说“如果我有1小时去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先搞清楚这是什么问题”。

游戏过程:

给参加成员每人发一张A4纸、一支笔。

定义一个问题模板,比如“我们如何将这些东西进行分类?”,“球和石子哪个会飘在水上,哪个会沉入水底,为什么?”。

每人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然后将纸折成纸飞机。

孩子发出口令后,所有人将自己的纸飞机扔出去,然后接到一架其他人的纸飞机。

读出自己拿到的纸飞机上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

如果参加的成员多,可以将飞机再次扔出,此过程重复3-4次。

最后可以让孩子将大家的意见进行总结,分析问题的关键点。

04

脑洞游戏

我们常常惊叹于孩童的创造力,他们未经世事约束,往往能异想天开。即便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精彩的游戏体验一样可以让你脑洞大开。

游戏:“好的,而且……”

现实生活中,即便孩子已经做的很好了,为了“激励”孩子,很多家长还是喜欢否定孩子努力的成果,“但是……”更多时候结果适得其反。“好的,而且......”是一种正方向的思考方式,接纳胜过抱怨,培养自己和孩子一起说“好的,而且……”的习惯吧。

游戏过程:

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

第一轮大家一起设想一个场景,比如大家商量如何为爸爸举办生日party。

孩子先提建议,比如他说“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吧”,然后大家依次提建议,在提建议时大家都以“不,还是.……”开头,比如说“不,饭店没有氛围,我们还是去KTV吧”。

每个人都发表建议后,从孩子开始轮流说出自己的感觉。

第二轮,依然沿用刚才的场景,为爸爸举办生日party,这次提建议是每个人都以“好的,而且……”开头,比如孩子说一起出去吃饭,第二个人说“好的,而且我们还可以用气球装扮一下包间”。

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建议之后,从孩子开始轮流说出自己的感觉,对这次的方案是否满意。体会“好的……,而且……”的魅力。

05

建设游戏

万事开头难,越是重大的项目越很难一次成功,都是通过重复的试验,一次又一次的迭代中逐步走向成功的。从失利后恢复总要比从未尝试过可以学到更多、学的更快,暂时的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

游戏:“数错了?太棒了”

回想你的人生道路上有过多少次失败呢,那又怎样,不但没有打败你,还促进了你的成长。孩子的世界何尝不是在试错中长大的呢!

游戏过程:

第一轮:两人轮流报数“1,2,3,1,2……”说得越快越好。

第二轮:与第一轮一样,但把“1”替换成拍手。

第三轮:在第二轮的基础上,把“2”替换成打响指。

第四轮:在第三轮的基础上,把“3”替换成跺脚。

每次出错,参与者都用鼓掌进行庆祝。

陪娃“认真玩”

我只是从本书作者所涉及的5个方面分别举了一个例子,并进行了适当的亲子游戏变形。税琳琳教授在书中共计编写了75个思维游戏,而且适合不同形式的团体活动。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提到:孩子天生都有一定的创造力,都喜欢玩,都喜欢跟父母玩。所以一个不被允许玩耍的孩子,他内心的心理空间可能就没有那么大。

当你陪着孩子“认真玩”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会“越玩越优秀”。一个会玩的孩子必定会是一个很有趣的娃。

Hedda妈妈推荐

《神奇的设计思维游戏书》

税琳琳 任欣雨 著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简介:

税琳琳: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国际设计思维创新协会(GDTA)理事。

指导创作的桌面游戏《三国杀》,在年轻人中备受欢迎;

任欣雨:

硕士,新媒体设计师,研习德国HPI学院设计思维高级课程,本书插画作者。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这是两本能让孩子放下手机的马赛克贴纸书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爱是最好的“良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