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闺蜜团之贺老太太:不论家世论谋略无人能出其右

 云卷云舒说文史 2023-07-21 发布于吉林

关心则乱所著的知否原著中,明兰的祖母盛老太太是个标志性的人物。盛老太太出身勇毅候府,自己也果敢刚毅。

盛老太太在探花郎丈夫死后,独自一人将盛家支撑起来。盛老太太不愧是女中豪杰。

但在知否原著中,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可不仅盛老太太一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盛老太太的闺蜜团成员各个都不简单。

今天笔者来说说盛老太太的闺蜜团成员之一的贺老太太。那个差点做了明兰奶婆婆的女人。

贺老太太是贺弘文的奶奶。一个长相家世都比不上盛老太太。但却把日子过得比盛老太太顺心顺意的女人。

贺老太太在中否原著中第一次出场,是在盛老太太的心腹,房妈妈口中。

房妈妈从小就被卖到了勇毅候府,作为勇毅候独女身边的一等女使,房妈妈不仅在勇毅候府伺候小姐,还跟着盛老太太陪嫁到了盛家。

房妈妈跟着盛老太太一路走来,算是见多识广。再加上房妈妈自己凭努力改变了命运,这样的人眼界自然比一般人要高。

但在房妈妈眼中,贺老太太却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贺老太太长相身世都不如盛老太太,嫁的人也不如盛老太太。但贺老太太却能把丈夫管得服服帖帖。

在三妻四妾是家常便饭,宠妾灭妻也不是新鲜事的宋朝,贺老太太家里却清清静静,所有的孩子都是嫡出,一个庶子女都没有。

惊不惊讶?震不震惊?这就是房妈妈口中的贺老太太。仅从贺老太太的事迹看,很容易让人主观臆断这是一个黑脸包公似的人物。

房妈妈也怕年幼的明兰有这样的判断,所以先给她打了预防针:

女儿家得厉害在心里头,厉害在面上那是要吃亏,不但叫人诋毁,还不见得顶事!那越是厉害,越是脸上看不出来!”

无疑,在房妈妈心中,贺老太太就是心里厉害,但脸上绝对看不出来的那种女人。

有了房妈妈的铺垫,很快,神一般存在的贺老太太,真人秀就隆重登场了。

明兰和盛老太太回老家,在京津渡口准备换船继续南下时,巧遇了也要一同搭船南渡金陵的贺府诸人。

贺老太太坐在轿子里,掀帘子往外看时,瞧见了盛府车驾标记。贺老太太立刻潜人过来询问。

当知道对面的盛家人,竟然就是自己的老姐妹盛老太太。贺老太太非常高兴,马上过来和盛老太太把手言欢。

贺老太太虽然只比盛老太太小两岁,但看起来却比盛老太太年轻十几岁。初次见面,贺老太太开朗热情爽快,丝毫没有表现出房妈妈口中的“厉害”。

他乡遇故知的老姐妹俩,决定同搭一条船南下。这本是双赢的选择,但到了贺老太太口中,却变成赚了大便宜。

 “老姐姐,就等你这句话了!我这次动身匆忙,没预先订下船只。”贺老太太拍着自己胸口,一副幸亏样子,随即转身吩咐:

“快,去把弘少爷叫回来,咱们有船了!去说,还是他祖母有能耐,一下就逮个有船的老姐姐!”

贺老太太这几句话,看似随性,但却爽朗得一片清明。让人听了不能不嘴上不乐,心里舒服。

明明没占便宜,却愿意将功劳给予他人。贺老太太这胸襟,了不得啊。

不仅如此,贺老太太还很有幽默,竟然用“逮”字来总结和盛老太太的偶遇。难怪自从见到她,盛老太太就一直眉开眼笑。

贺老太太的幽默圆融可以让人一见如故,但仅仅凭这一点,贺老太太是不能辖制花心丈夫的。

明兰认识贺老太太时,贺老太太已经老迈,他丈夫的那些老姨娘早已不见了踪影,看不到贺老太太智斗小娘的精彩场面。

但处理孙子贺弘文内宅一事上,贺老太太展现出的大刀阔斧,运筹帷幄,堪称出色,堪称狠辣。

在知否原著中,贺弘文是第一个入了明兰眼中的人。原著中的贺弘文和剧中的一样,是一枚妥妥的暖男。

贺弘文的父亲是贺老太太的第三子,早逝。母亲体弱多病,因而贺老太太对贺弘文这个孙子很是疼爱。

原本贺老太太想让明兰做自己的孙媳妇。贺老太太和盛老太太是闺蜜,知根知底,明兰和贺弘文又是彼此的心头好。

盛老太太看贺弘文温存谦和,有大家公子的风范;贺老太太看明兰娇媚可爱,喜不自禁。

两家老人对各自的孩子满意,两家又是知根知底,这样的婚事如果成了,那小夫妻的日子就是一眼看得到底的和顺啊。

可惜贺弘文是暖,却是个没有原则的小太阳,对看似可怜但其实心机深沉的表妹曹锦绣,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和明兰的婚事被曹锦绣搅黄了,这成了贺弘文永远的心中痛,更是贺老太太的心中梗。但失去的没办法追回。

对贺老太太来说,如何化解以曹锦绣为先锋的曹家人的步步紧逼,才是贺家必须面对的。

挟制曹锦绣,最大的难点是贺弘文的母亲。贺弘文的母亲是曹锦绣的亲姨娘。

贺弘文的母亲年轻守寡,又身体孱弱,卧床多年。贺弘文的母亲一无所求,唯一的愿望便是希望能帮助到娘家姐妹。

贺老太太对这个糊涂的儿媳妇,是既心疼又无奈。以往,对于曹家的贪婪,贺老太太选择视而不见,不过费几个钱,大家安乐就好。

但曹锦绣搅黄了贺弘文和明兰的婚事,曹家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大有欲壑难填,吃定贺家的架势时,贺老太太不再容忍了。

贺老太太为孙子的幸福,为贺家的安宁,阻击曹锦绣的高明操作,让我们有幸见到了贺老太太让人敬佩的原因。

对曹锦绣和曹家,贺老太太是先礼后兵。曹锦绣可怜,又有贺弘文母亲的面子,贺老太太答应让曹锦绣进贺家做妾。

但做妾,只是曹锦绣在贺家千里之行的一个跬步。而不是曹锦绣的最终目标。

曹锦绣和曹家人的目标很明确,和贺弘文的母亲联手,以小博大,以弱胜强,把贺家当成自己家的银库。

虽然贺弘文在接纳曹锦绣的时候,和曹家签了协议——曹锦绣进贺家做妾后,曹家就不再是亲戚了。

和曹家切断了亲属关系,贺家就没有义务帮扶曹家了。贺弘文以为自己很聪明,断了曹家的觊觎之心。

但他忘了,自己的母亲可是曹锦绣的亲姨娘,曹家要打秋风,不用麻烦贺家走明路,只要贺弘文的母亲暗度陈仓就行。

曹家以为自己的计策万无一失,但在贺老太太眼中,却是上不得台面的小菜一碟。

贺老太太的反击,堪称稳准狠,直接就是一套狂风暴雨般的组合拳:

对于给足面子里子,却依旧后知后觉的儿媳妇,贺老太太给的是一记正面击打。

贺老太太直接跟儿媳妇挑明形势,断绝了儿媳的幻想。曹家盘算一边假意和贺弘文签订断绝亲戚关系的协议,一边打擦边球的方式行不通。

贺家会认真履行协议,不再给曹家亲戚待遇,不再给曹家经济上的援助,因为一个不懂感恩的家庭,不值得贺家继续付出。

如果贺弘文的母亲拎不清,还要暗中帮助曹家,可以。但不能动用贺家的财产,只能用自己的嫁妆贴补曹家。

可是如果贺弘文的母亲把嫁妆败光了,那么贺家也不稀罕没有嫁妆留给儿子的媳妇。

贺老太太的言外之意说的很清楚:贺弘文的母亲如果不收敛,继续让曹家揩油,那么等着她的,就是贺家的一纸休书。

对于这种风险,贺弘文的母亲能承受吗?当然不能。贺弘文的母亲心里比谁都清楚,娘家和曹家都靠不住。

阻断了儿媳妇无底线资助曹家后,和老太太又使出了一招杀手锏。给贺弘文娶一个厉害的媳妇。

贺老太太知道要想彻底解决曹锦绣,靠自己只是权宜之计,还得贺弘文自己立得起来。

贺弘文心软,和曹锦绣又是青梅竹马,再加上母亲在旁边神助攻,递小话,贺弘文不是曹家的对手。

但娶了厉害媳妇就不一样了,正房和小妾是天敌。按当时的规矩,正房进门就可以处理丈夫的妾室通房。

曹锦绣虽然是妾室,但有姨母的面子,又有和贺弘文十几二十年的感情,赶出去固然不可能,但修理一下是可行的。

定下贺弘文与武将之女的婚事后,贺老太太决定回白石潭老家。贺老太太的离开可不是为了光荣退休。

贺老太太带走了曹锦绣。这又是贺老太太的一招妙棋,新媳妇进门,家宅安宁,可以让贺弘文和新媳妇清清静静地培养感情。

后来,贺老太太便常住白石潭,而且陪在身边的要么是曹锦绣,要么是儿媳妇。

将曹锦绣和贺弘文的母亲分开,这两个人不能联手,就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虽然曹锦绣心机深沉,在贺弘文娶了武将之女后,也使出了不少下作手段,意图独霸贺弘文。

但这些,早就在贺老太太的意料之中。贺老太太碍于身份,没有直接出手对付曹锦绣,而是大力支持孙媳妇出手。

贺弘文的妻子出身武家,性格本就豪放,再加上曾经混迹于市井之间,属于出身于庙堂,见识过瓦舍的女人。

对于曹锦绣装可怜博同情的伎俩,贺弘文的妻子心知肚明,绝不姑息。每每曹锦绣行使屑小手段,武将之女都用最彪悍的办法直接解决。

经过几番缠斗,贺弘文多病的母亲在大家的众望所归中,离世了。曹锦绣再也没人撑腰,贺家安宁了。

从贺老太太初次露面的热情爽朗,到后来处理曹锦绣这一棘手贵妾的运筹帷幄,充分展现出贺老太太的不同凡响。

作为盛老太太闺蜜团的重要一员,贺老太太担得上智勇双全的称号。难怪在房妈妈心中,贺老太太是她最敬佩的人物。

喜欢作者的文笔,请点个关注吧。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