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抚养盛紘是情之所困还是谋定而为?答案是后者

 云卷云舒说文史 2023-07-21 发布于吉林

在关心则乱所著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大女主盛明兰的祖母,盛紘的嫡母,盛老太太,是个光芒四射的人物。

盛老太太出身高贵,是勇毅侯府徐家的嫡长女,还是家中唯一的女儿。盛老太太是徐家小姐的时候,深得父母宠爱。

可惜少女时期的徐家大小姐是个恋爱脑,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盛紘的父亲,容貌俊朗的探花郎,一见倾心。

虽然盛家的门第和勇毅候府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徐家父母也并不愿意和盛家结亲,但奈何徐家大小姐已经打定了主意。

看到女儿心意已决,爱女心切的勇毅候夫妇,只好同意这门亲事。十里红妆将女儿嫁进了盛家,徐家大小姐成了盛大娘子。

盛老太太和盛家的联姻,应了那句老话——上赶着不是买卖。虽然盛老太太知书达理,温良贤惠,但盛紘的父亲却并不买账。

盛紘的父亲最爱的是貌美心毒的小妾。探花郎宠妾灭妻,不仅深深伤害了妻子,连盛老太太唯一的孩子也死在了狠毒的小妾手中。

年幼的盛紘和母亲也受尽了父亲宠妾的折磨。几十年后,盛紘已经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但他对幼年时所遭受的折磨,依然咬牙切齿。

一个年幼的孩子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一心嫁给爱情的盛老太太,在这桩婚姻中受到的伤害有多深刻。

可奇怪的是,盛紘的父亲死后,盛老太太却并没有选择离开盛家,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盛紘的父亲去世后,如果盛老太太也选择离开,盛家的局面就是:探花郎唯一的儿子,年幼的盛紘,孤儿盛紘独自顶门立户。

如果是这样,别说外人欺压盘剥,就是盛紘不争气的三叔,就能把盛紘从读书郎变成白丁,从少爷变成乞丐。

当然,这和勇毅候独女没关系。盛紘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盛家没有给她期望的,应得的温暖幸福。

盛老太太在盛家没有子女的牵绊,她大可甩手离开盛家。回到徐家,重新变成勇毅候的独女,择佳婿再嫁。

但盛老太太没这么做。她没有离开遭遇巨变的盛家,而是选择留下来,抚养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盛紘。

盛老太太抚养盛紘的过程很艰辛,首先要抵挡盛紘那个不成器的三叔,对盛紘家产的算计。还要重新整肃千疮百孔的盛家。

盛老太太是女中豪杰,一番辛勤运作之下,终于将摇摇欲坠的盛家二房稳住了舵。

可以说,盛家二房盛紘这一支,能够风生云起,全靠盛老太太的辛苦付出、运筹帷幄。

喜欢盛老太太的读者朋友们,对盛老太太放弃自己的人生,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行为很是心疼。

尤其是长大后功成名就的盛紘,对盛老太太的付出并不以为意,缺少感恩之心,更让读者朋友为盛老太太不值。

盛老太太的选择是不是值得?这个问题恐怕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答案,所以这个问题本文中,笔者就不赘言了。

本文中,笔者想和朋友们探讨的是:盛老太太,勇毅候独女,这么智慧的人,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

因为盛老太太是不可救药的恋爱脑,被情所困,为了不让自己所爱之人的后人流离失所,家道中落?

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盛老太太是个睿智的人,年少时或者为爱痴狂,但几年的婚姻下来,怎么可能看不清盛紘父亲的真实面目?

如果不是探花郎早死,以盛老太太的心性,面对宠妾灭妻的境遇,主动提出和离也不是没有可能。

盛老太太在探花郎离世后,没有离开盛家,其实是有自己的考量。也许未必绝对正确,但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盛老太太不离开盛家,有三个原因:一,为情所伤,对婚姻有阴影;二,盛紘是可造之材;三,致虚守静,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对这些原因,笔者会在下文中逐一分析。算是抛砖引玉,有不到遗漏之处,望朋友们评论区留言讨论。

首先是被情所伤。盛老太太对探花郎,是一见钟情,付出全部少女之情的。但探花郎对盛老太太却薄情寡义。

从小受到千娇百宠,心高气傲的盛老太太,自己相中的情郎却是渣男,这件事对盛老太太的打击是致命的。

丈夫死后,如果盛老太太离开盛家,回到娘家。就意味着她承认自己的失败,而且必须面对另一段婚姻。

而此时的盛老太太,对婚姻是有心理障碍的。因为在上段婚姻中,她没有得到相应的爱,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

回到勇毅侯府,盛老太太要面对父母,面对兄弟。即便父母没有微词,兄弟呢?兄弟媳妇呢?

盛老太太当年的一意孤行,伤了父母的心,也没有给娘家带来荣耀。现在灰头土脸地回去,遭受白眼是肯定的。

娘家不是久留之地。第一次自己做主,嫁得不合意。第二次出嫁,肯定得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改嫁之女,可供选择的门第、人物都会下降几个品级,这样凑合的婚姻,盛老太太心不甘,情更加不愿。

况且,再嫁之家,婚后的生活就能够一帆风顺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盛家出现的问题,在新家仍然会出现。

三妻四妾,主母姨娘,嫡女庶女,还是一团乱麻。如果再嫁之夫再走上宠妾灭妻的老路,让盛老太太如何自处?

这些问题,盛老太太都会考虑。经过一次失败婚姻的盛老太太,已经不是不谙世事,只求有情郎的徐家大小姐了。

此时的盛老太太,虽然年轻,但有了真实生活的历练,对婚姻,对爱情,都有了成熟的观念和自己的理解。

对婚姻的恐惧和对感情的不信任,使盛老太太不会把回娘家勇毅侯府,作为丈夫亡故后的首选。

不回娘家,就得留在盛家。盛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已经夭折,在盛家没有依傍。但盛家有探花郎侍妾的孩子——盛紘。

虽然书中对盛紘小时候的事情,着墨不多。但三岁看老,从盛紘后来的成就来看,盛紘小时候肯定就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

聪慧的盛紘是可造之材,这就给了盛老太太留在盛家的可能。盛老太太为人大气,有见识,但于男女之事上,手段却乏善可陈。

正如王大娘子王若弗曾经无奈地感慨:伏低做小嘤嘤且且也是需要天赋的。这点,王大娘子没有,盛老太太也没有。

盛老太太虽然有本事,有能力,有格局,但她于感情,只能走举案齐眉的格调,走不成张敞画眉的路子。

再嫁,意味着可能要违背自己的心性,曲意奉承丈夫;留下,可以施展抱负,独创家业,打造一个崭新的盛家。

这两种选项,对盛老太太这种头脑清醒、有能力有魄力的事业型大女人来说,喜好倾向显而易见。

如果说有让盛老太太犹豫的,那就是抚养盛紘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盛紘不是自己亲生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盛紘长大后,并没有对嫡母盛老太太的付出和牺牲,表现出很强烈的感恩之心。

盛老太太对盛紘的付出在外人看来是错付了。但这种情况,盛老太太在决定抚养盛紘,重振盛家二房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这种情形,也是盛老太太能够接受,在心理预期之中的。盛老太太在明兰出嫁的时候,曾经说过:

女人要想活得好,必须有三样:心里有主意、手里有钱、身边有心腹。在盛老太太活得好的概念中,没有孩子,也没有丈夫。

可见,盛老太太对抚养盛紘可能遇到的风险,早就有预见,有准备。盛紘对她是否孝敬,都不影响盛老太太对生活的掌控和期望。

接受最坏的结果,这是盛老太太决定留在盛家的第三个原因。无论盛紘长大后对自己有多不亲近,她这个嫡母的位置是牢固的。

官家讲究孝道。上有所行下必效之。身为官身的盛紘,决不敢做出明目张胆忤逆不孝的事情。

不能不说,盛老太太确实是个有主意算得定的人。盛老太太掌握盛家后,盛家的发展轨迹,全都在盛老太太画好的蓝图之内。

盛老太太先破财免灾,摆脱了盛家三房的纠缠;然后变卖自己的十里红妆,为盛紘请名师,攻读学问。

盛紘成年后,盛老太太也不急着为盛紘娶亲。直到盛紘有了功名,身价倍增后,盛老太太才拿出勇毅候独女的身份,为盛紘去王家提亲。

有了三朝元老,配享太庙的王家的提携,再加上盛紘的勤勉小心,盛老太太的时时点拨,盛紘的仕途很是顺畅。

再后来,盛家的后代,男娃以盛长柏为首,个个出息;女娃以盛明兰为首,个个嫁得好。盛家一反颓势,走入复兴之路。

如果说盛家有盛老太太没掌控住的波澜,那就是林小娘了。林小娘林噙霜对盛家,是个意外。

盛老太太一时心软,收留了因父亲获罪失去依靠的林噙霜。本来打算花费点银子,风风光光地把林噙霜嫁出去。

没想到林噙霜人小鬼大,竟然和盛紘明不修栈道,暗中却把陈仓度过了。盛长枫都在林噙霜肚子里安营扎寨了,盛老太太还蒙在鼓里。

面对儿子的不争气,林噙霜的心机深沉,为了不让家丑外扬,盛老太太只好拼着得罪儿媳王若弗,同意林噙霜进门。

林噙霜在盛家十几二十年,给盛家填了无尽的烦恼。这是盛老太太没办法预测,也没有能力管束的。

万事万当的盛老太太,掌控家族发展的大方向,是高手;但面对儿女情长,却是实实在在的短板。

盛家兴旺发达了,盛老太太的创业成功了,给她带来无尽烦恼的林噙霜也终于清除出府了。

盛老太太的一生,像极了那句话: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完。盛老太太用自己的睿智和倔强,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至于盛老太太的选择对不对,付出值不值,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