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期推荐】中国探月—科普手册

 大泥湾地理志 2023-07-21 发布于北京
假期时光应当有纪录片相伴
精彩纪录片资源
吉奥格拉菲这就送上

《中国探月——科普手册》
全面回顾了
实施中国探月工程
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以探月工程
绕月、落月、返回“三步走”
研制历程为主线
选取六个兼具
科学价值和趣味性的科普点
审视中国探月的特点和成就


分集

主题

看点

第一集

关键节点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

第二集

深空探测

“嫦娥一号”整装待发,任务重大

第三集

前赴后继

“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悲壮撞月

第四集

落月先导

中国探月工程进入第二阶段——“落”

第五集

首登月背

“嫦娥四号”全球首次探测月背

第六集

圆满收官

“嫦娥五号”完成取样后返回地球



中国探月

CLEP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过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即“探” “登” “驻”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23年5月29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无人月球探测:第一步——“绕”

无人月球探测:第二步——“落”

无人月球探测:第三步——“回”



古人根据月亮的盈亏规律创造了“月”这个计时单位。“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意象,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承载着家国天下的胸襟与情怀。

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五号带着珍贵月壤返回地球,中国在月球探测中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的太空探索之梦又进一步。

7月20日是“人类月球日”,以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7年内,中国航天员将把“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梦想变成现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