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惑丨为何读书,读书为何

 杉乡文书阁 2023-07-21 发布于贵州

劝人读书的文章,啥时候都不缺。在电脑里输入“读书的好处”之类的关键词,一会儿就能搜出一大堆。不过,时代演进,人群各异,“劝学”者针对性自不相同。

为何读书,读书为何?一个刚需,大概是强化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不同于动物仅有吃喝拉撒诉求,人还有思想见地,有情感表达,这些精神财富广泛地留存在文字中,需要靠学习、靠阅读,代代传承。数千年,人世间留下那么多宝贵精神财富,如若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是白白在这世界走一遭,缺憾太大。再者说,对人生经验的摄取,也就是找到好的“活”法,与看不看书、阅不阅读大有干系。你看了、读了,就会有助益,当然前提是读有“沉思默想价值”的书,能“完全忘怀眼前现实环境”的书,还要看读了几页,坚持了几天。

读书对人的精神熏陶,乃至重塑,是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此之所谓“气”,是一种高贵气质,是一种内在状态,人人都想有,却非简单可取。装是装不像的,装修也装修不来。譬如整容,可以修正五官,可以改善身材,但无论花多少钱,内在的气质一丁点儿都灌注不了。如果没有精神上的修炼,好看的皮囊就只是皮囊,难言高贵、何谈气质?

跟常写作的朋友谈读书,多半会围绕如何借鉴高人的思路、技巧、金句、词藻,全都在实用主义上打转转,这是舍本逐末。“本”是什么?是灵魂,是思想。只有作者眼界更开阔,格局更宏阔,文章的构思才更出神入化,取材更大气,行文更高雅,笔下有大悲悯。当然这“自华”之“气”,也非一劳永逸。如宋代黄山谷所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尤其杂文,很大程度上是关于社会和人类文化的反思和解析。如果没有深厚的阅读积累和知识储备,必然苍白乏味。如若不能持续性、沉浸式阅读,文气会慢慢萎缩,行文将逐渐干巴。

功夫不到,尝不到真味。文章的真味,亦如多年老酒,有一种沉郁香气。那么,谁的妙文能“酒香扑鼻”呢?时间是天然过滤器,能历经百年千年流传下来的,大概率是会飘香的。至于眼下各类作品,味道如何,泛的是酒香还是醋酸,尚需各位看官自行辨别。如今文坛不乏一些人,本来没甚进货,也硬摆摊儿吆喝,看似忙忙碌碌,细细一品,不过热热闹闹弄几桶白开水兑着玩儿。

下决心读书,说容易并不容易,说难也难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常到酒窖去熏熏、泡泡,喝上几盅。这酒窖,就是图书馆;这酒,就是好书。书,很容易找,时间也不是挤不出来。不服气,就把每天的日程拉个明细,看看时间利用率。你看手机的工夫,能看多少书?什么最难?最难的是有没有定力和恒心。

◎本文原载于《北京日报》(作者瓜田),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