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用于脾胃虚弱的中成药(六)

 空谷幽兰80 2023-07-21 发布于广东
除了这些,你有哪些效果好的方法,推荐吗?欢迎评论区补充

图片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指导。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101、参苓白术颗粒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69

处方:人参,莲子,茯苓,薏苡仁(炒),白术(炒),砂仁,山药,桔梗,白扁豆(炒),甘草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102、健胃消食口服液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68

处方: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所致所致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朊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103、启脾口服液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061

处方:人参20g,麸炒白术20g,茯苓20g,甘草10g,陈皮10g,山药20g,炒莲子20g,炒山楂10g,炒六神曲16g,炒麦芽10g,泽泻10g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104、娃娃宁泡腾片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52

页码:7

处方:琥珀,党参,薄菏,甘草,天竺黄,钩藤,白术(炒),茯苓,僵蚕(炒),朱砂

功能主治:解热祛风,镇惊安神。用于感冒发热,惊恐不安,脾胃虚弱,呕吐腹泻等。

105、益中生血胶囊

处方来源:注册标准

处方:绿矾,大枣,草豆蔻,法半夏,陈皮,薏苡仁,山药,党参,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益气生血。益中生血胶囊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纳差、心悸气短、食后腹胀,神疲倦怠、失眠健忘,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106、益气和胃胶囊

处方来源:注册标准

处方:甘草,仙鹤草,白术,白芍,枳壳,黄芩,党参,丹参,黄芪,檀香

能主治:健脾和胃,通络止痛。用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兼胃热瘀阻证,症见胃脘痞满胀痛、食少纳呆、大便溏薄、体倦乏力、舌淡苔薄黄、脉细。

107、化积片

处方来源:注册标准

处方:鹤虱,雷丸,槟榔,红花,醋莪术,醋三棱,炒鸡内金,海螵蛸,茯苓,使君子仁

功能主治:消积化食。用于食积停滞所致的偏食、厌食。

108、补中益气片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黄芪(蜜炙)0.2g,党参60mg,甘草(蜜炙)0.1g,白术(炒)60mg,当归60mg,升麻60mg,柴胡60mg,陈皮60mg,生姜20mg,大枣40mg(每片含药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开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109、混元丸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紫河车7.9mg,人参3.9mg,黄芪3.9mg,山药7.9mg,甘松16mg,益智仁(盐炒)24mg,远志(甘草炙)9.8mg,桔梗3.9mg,茯苓20mg,天竺黄3.9mg,木香3.9mg,砂仁12mg,香附(醋炙)39mg,梅花12mg,莪术(醋炙)12mg,牡丹皮79mg,天花粉39mg,滑石0.24g,甘草39m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健脾,益肾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胃虚弱引起的体质软弱,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饮食少进,遗尿便溏

110、健儿素颗粒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党参30mg,白芍15mg,麦冬30mg,诃子15mg,薏苡仁30mg,白术(炒)30mg,稻芽(炒)30mg,南沙参30m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胃运中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满胀痛,面黄肌瘦

111、羚黄宝儿丸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人工麝香10mg,黄连0.2g,羚羊角0.1g,甘草0.21g,冰片14mg,人参0.38g,人工牛黄20mg,猪胆膏40mg,丁香30m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清热息风,除痰定惊,开窍醒神用于小儿发热,惊哭夜啼,痰热咳嗽,泄泻,脾胃虚弱及消化不良等症

112、王氏保赤丸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黄连,大黄等

功能主治:祛滞、健脾、祛痰。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成人肠胃不清、痰食阻滞者亦有疗效。

113、胃病丸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槟榔20mg,香附(醋炙)20mg,枳壳(麸炒)81mg,陈皮20mg,砂仁10mg,六神曲(麸炒)20mg,山楂(炒)20mg,白扁豆20mg,麦芽(炒)41mg,桔梗20mg,谷芽(炒)41mg,厚朴(姜炙)20mg,黄连10mg,瓜蒌41mg,鸡内金(醋炙)20mg,莱菔子(炒)10mg,枳实(炒)20mg,吴茱萸(甘草水炙)3.4mg,茯苓20mg,郁金20mg,赭石(煅酯淬)20mg,甘草20mg,泽泻20mg,檀香10mg,木香10mg,豆蔻10mg,苏合香4.1mg,白术(麸炒)41mg,黄芩20mg,法半夏20mg,高良姜10mg,刀豆20mg,薤白20mg,北沙参41mg,连翘20mg,九节菖蒲10mg,细辛10mg,薄荷10m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健脾化滞,理气止呕。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疼痛,气逆胸满,倒饱嘈杂,嗳气吞酸,呕吐恶心,宿食停水,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114、小儿健脾散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党参0.51g,石莲子5.1mg,木香51mg,广藿香51mg,茯苓77mg,黄芪51mg,白扁豆(炒)51mg,六神曲0.1g,白芷51mg,甘草(蜜炙)51m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用于小儿湿热壅遏大肠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稀薄如水样、腹痛、纳差;小儿秋季腹泻及迁延性、慢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

115、小儿健脾丸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人参22mg,白术(麸炒)6.5mg,茯苓6.5mg,甘草(蜜炙)22mg,陈皮43mg,法半夏22mg,白扁豆(去皮)43mg,山药43mg,莲子(去心)43mg,南山楂43mg,桔梗22mg,砂仁22mg,六神曲(麸炒)43mg,麦芽(炒)43mg,玉竹43m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化滞。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弱无力。

116、止泻保童颗粒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人参,白术(麸妙),茯苓,白扁豆,苍术(制),广藿香,木香,丁香,檀香,砂仁,肉豆蔻(煨),肉桂,吴茱萸(甘草水炙),芡实(麸炒),薏苡仁(麸炒),车前草,滑石,黄连,诃子肉,天冬,麦冬,槟榔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温中化痢。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寒热凝结引起的水泻痢疾,肚腹疼痛,口干舌燥,四肢倦怠,恶心呕吐,小便不利。

117、化积口服液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705

处方:茯苓58.5g,海螵蛸28.8g,炒鸡内金14.9g,醋三棱14.9g,醋莪术14.9g,红花8.4g,槟榔14.9g,雷丸14.9g,鹤虱14.9g,使君子仁14.9g

功能主治:健脾导滞,化积除疳。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疳积,症见面黄肌瘦、腹胀腹痛、厌食或食欲不振、大便失调。

118、仲景胃灵丸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889

处方:肉桂277.8g,延胡索208.3g,牡蛎208.3g,小茴香104.2g,砂仁69.4g,高良姜34.7g,白芍388.9g,炙甘草277.8g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止痛。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寒凝胃痛,脘腹胀满,呕吐酸水或清水。

119、健脾生血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482

处方:党参225g,茯苓225g,炒白术135g,甘草67.5g,黄芪112.5g,山药270g,炒鸡内金112.5g,醋龟甲67.5g,山麦冬225g,醋南五味子135g,龙骨67.5g,煅牡蛎67.5g,大枣112.5g,硫酸亚铁100g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用于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所致的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或㿠白、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脉细弱;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