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李树喜老师的五首诗词作品 文/刘郎 自 嘲 土性削难尽,不材偏爱才。 有心修往史,无意望高台。 大肚粥填就,余钱字换来。 迷津难与渡,我愿在尘埃。 题春来茶馆 芦花荡荡水迢迢,阿庆婆姨胜小刁。 人在春来茶馆坐,于今蟹价比诗高。 春来茶馆,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记得,那是阿庆嫂开的茶馆,也是抗日时期我党地下联络站。“春来”寓意着春天即将到来,抗日即将胜利。“芦花荡荡水迢迢”,依旧是原来的沙家浜,而“阿庆婆姨胜小刁”已然成为了历史。这不是简单的描写和叙述,诗人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对比,这种对比恰恰又是隐形的。怎么说呢?试想,当初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想干什么?不仅仅是赶走日本侵略者,还要推翻腐败的蒋家王朝,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而结果呢?日本鬼子被打跑了,蒋家王朝也被推翻了,新中国也建立了。但我们的社会达到了当初的理想状态了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于今蟹价比诗高”,这是现实!蟹价高,为什么高?因为商人在,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另外,蟹价比诗高,说明我们当今的社会,文化得不到重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却被资本给取代了。诗人仅仅用一句诗便把我们社会的弊端暴露出来。没有讽刺,没有批判,但却令人深思。真诗人也!俟望人风者得焉! 浣溪沙·恩施采风说诗根 画里风光看似真,龙船古调遏云深。杂花为我洗征尘。 道是阳春生白雪,莫如下里作巴人。草根毕竟是诗根。 恩施大峡谷的美是众所周知的,怎么赞美也不为过。树喜老师仅用两句便把恩施的美景写透了。一句“画里风光看似真”让人想起庄周梦蝶来了。庄周做了一梦便糊涂了,搞不清是自己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自己。树喜老师用这种手法来写景,搞不清自己是在画里还是在恩施大峡谷之中。如果说这一句用来描写任何地方都可以,那么下句“龙船古调遏云深”则是恩施大峡谷中的真实情景。“深”字甚妙,省略了千言万语。诗人的关注点并不是青山绿水、龙船古调,而是“杂花”,这些花才是亮点。诗人写这句是有用意的,看完了下阕便明白了。 恩施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典出之处,在常人的眼里,阳春白雪是高雅的,下里巴人是粗俗的,而诗人却不那么看,更喜欢做下里巴人。为什么呢?诗人随后阐述了一个道理,即“草根毕竟是诗根”。任何一门高雅的艺术,其根基都在底层,脱离了根基的艺术,便是曲高和寡,无人能欣赏。就如相声,你可以把相声说到人民大会堂去,但也绝不能否定德云社的作用。树喜老师“草根即诗根”的观点符合他的一贯主张。而“草根”又与上阕的“杂花”相呼应,真是匠心独运! 草 原 四望天圆地不方,胡笳雁阵入诗囊。 西风吹瘦阴山草,牧犬驱肥瀚海羊。 南国飘摇君纳款,北庭骄纵马游缰。 千年征战黎民苦,请为苍生祝一觞。 “四望天圆地不方”,诗人不是在纠正国中古代“天圆地方”之学说,而是在纠正中国历朝历代所主张的“天朝大国”为中心,其它皆宇宙尽头的错误思想。以下笔墨皆为这一主题服务。“胡笳”“雁阵”是草原上两个最重要意象,也代表着草原文化。“西风吹瘦阴山草”,极言蒙古草原环境之恶劣。“牧犬驱肥瀚海羊”句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在如此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创造出当地独特的文化来。这一点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的顽强与勇敢。接下来,诗人再做一次对比,把北庭和南国放进历史潮流中进行比较。几千年以来,中原政权从夏、商、周到明清,频频更迭,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是内卷,便是对北方政权“和亲”“纳款”。总之,南国和北庭就象一对冤家,争来争去,难解难分。而总的来看,平分秋色,互为君臣,偶尔也互为兄弟。从这点来看,南国政权没有资格自称天朝,诸史书中称北庭为“属国”也不过一厢情愿而已。在历史长河之中,南北势力此消彼长,周而复此。诗的结尾,诗人还是把笔墨落在了平民身上,千年征战,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诗人“请为苍生祝一觞”。 旅次过邯郸 车过临漳天欲明,黄梁咫尺梦难成。 官权有让钱赎滥,美女多由戏捧红。 股票腰包说贬扁,粮油价码看腾升。 迷魂于我招何处,不叹卢生叹众生。 从诗的内容来看,树喜老师是坐车经过古城邯郸。临漳是邯郸辖下的一个县城。车过此县城时天已欲明。“黄梁咫尺梦难成”句一语双关。邯郸正是卢生做黄粱美梦的地方,而诗人坐车,也睡不稳,想做个美梦却做不成。这句诗道出了世人的心态,都想荣华富贵,可是上哪去寻找吕洞宾的枕头啊?纵使有了吕翁的枕头,美梦也不过一瞬而已。此理世人皆知而又屡屡奢望美梦,可笑至极。苏轼说“人生如梦”,此言极是!谁不在梦中呢?“官权有让钱赎滥,美女多由戏捧红。股票腰包说贬扁,粮油价码看腾升”,诗人不是再批评社会现象,而是在嘲笑这些人,一直在梦中醒不过来。诗人也无法把这些迷魂唤醒,于是只能感叹一番。由一个小梦而想到人生,想到社会,还发出这么多感慨,真不愧是诗人。 诗中,“美女多由戏捧红”一句颇耐人寻味。邯郸出美女,是人所共知的。不过,罗敷也好,貂蝉也罢,全都由文学作品给捧红的。此处,诗、小说和戏又有什么区别呢?而戏与梦也不过是同样的结局。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声明:投稿视为授权本平台刊发,出版等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