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股Biotech年度最大惨案

 mandy53wiuq5i6 2023-07-22 发布于北京
在默默无闻中,港股18A板块本年度最大惨案出炉:在基本面没有任何明确消息传出的情况下,2022年底上市的Biotech公司思路迪医药(股票简称:3D Medicines),股价在2天内悄悄蒸发约50%。
其中,仅2023年7月20日的跌幅就高达-38.27%,是本年度港股Biotech单日跌幅之最,堪称“年内最大惨案”。
图片
相比此前因管线进展不利而股价猝然暴跌的康宁杰瑞、加科思等港股Biotech,思路迪医药的基本面,并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但是暴跌的原因,早已经写在了其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里。
2022年12月15日,在连续三次递表之后,思路迪医药终于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当天,思路迪医药发行1635万股,发行价格24.98港元,开盘首日收盘价31.45港元,大涨25.9%。
在当时破发成为常态的港股18A板块,这个首日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随后的走势,就让人完全看不懂了。
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7月,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在港股Biotech板块一片凄风苦雨的大背景下,思路迪医药的股价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上涨之旅:在2023年7月13日直接触达131.5港元的高价,市值超过330亿港元。
这个市值,可以超越同期港股90%的Biotech同行们。
但是问题在于,思路迪医药并不拥有和这个市值相匹配的基本面。
从核心管线的角度来讲,思路迪医药只有一款恩沃利单抗。
2021年11月,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恩沃利单抗注射液上市,恩沃利单抗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的国产PD-L1抑制剂,同时也是全球首个皮下注射PD-L1抑制剂。
从上市时间来讲,在PD-1/PD-L1类药物已经杀成血海的中国市场,恩沃利单抗的上市进度,甚至已经无法进入前10名。
同时,恩沃利单抗也不是思路迪医药的原研产品,这款药物甚至都不完全属于思路迪医药。
在开发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合作协议,恩沃利单抗的权益归属,最终是一个罕见的“三方共治”的局面:康宁杰瑞负责研发和生产,思路迪医药负责临床开发,先声药业负责商业化销售。
也就是说,在销售竞争白热化的PD-1/PD-L1药物市场恩沃利单抗最终的商业化成果,还要由三家公司进行分成。
所以,这件事情就非常的突兀:仅仅拥有一款PD-L1部分权益的思路迪医药,其市值是港股很多同行的8~10倍,而这些同行,很多甚至拥有一款PD-1药物的全部权益。
虽然作为全球第一款皮下注射PD-L1抑制剂,恩沃利单抗确实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也无法支持如此巨大的估值差异。
从销售角度来看,在2022年度,恩沃利单抗的销售金额大约5~6亿,并不是很出彩,产品的差异性尚未实质转化为临床竞争力。
至于思路迪医药的其他在研管线,大部分也都是从外部引进,且主要处于临床研发早期,对于支撑估值的作用不大。
所以,思路迪医药曾经的300多亿港币的市值,是一个“奇迹”,是在疏于监管、制度奇葩的港交所环境下的特殊产物。
类似的“奇迹”,在港交所已经不止一次地上演。
2021年12月底,主营心血管医疗器械的百心安在港股上市,此后股价也脱离港股18A的大行情而开启独立暴涨模式,短短半年多上涨3-4倍,也缔造了一个“奇迹”。
但是很快,维持“奇迹”的时间窗口和资源都所剩无几,百心安迅速进入暴跌模式,在随后的半年多时间内,股价从高点直接蒸发95%。
太阳底下无新事,思路迪医药今日的行情,只不过是此前无数港股新股的故事重演。
短短半年多时间,思路迪医药不仅成功纳入港股通,而且在股价高点完成配股,已经完全不亏。
受伤的可能只有投资者,尤其是港股通开启之后,于懵懂中高位接盘的投资者。
投资港股,务必小心再小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