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 | 家是我们最好的道场

 道德经学用 2023-07-22 发布于北京

人生就是拿起与放下的过程,是空白走向丰满的累积,又是丰满回到空无的境界,这就是人生的历程。从原点开始走向高点,又从高点回到原点,这就是道的规律。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提升的是内在,内在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提升。

上周六,有位好朋友约我一起见面吃个饭聊聊天。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因好久没见了,一见面,各自敞开心扉,说最近的工作情况和家里的事。

当我问起他儿子婚姻的事,她开心地朝我一笑说:“我现在终于放下了。孩子大了,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处事方法,再说,我现在越来越舍不得说他了,他工作很努力也很辛苦。”她说:“当我放下的时候,儿子回来也开始关心我了,有时候看我坐在沙发上很累了,就削点水果给我,端杯水给我,心里觉得暖暖的,自己也轻松了,孩子也放松了。”听到这里,我马上为她举了大拇指说:“王姐,你提升了。”

他的儿子很优秀,上海交大硕士毕业后,在交通银行总部上班,工作很出色,领导也很器重他。但在谈女朋友方面,这位妈妈一直在强压着他,总以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搞得母子关系越演越烈,见面都不打招呼,儿子跟她就像仇人一样。经过几轮的反对,儿子已经有几年不谈女朋友了,就是跟妈妈赌气。

当时,我也劝她不要以你的想法找儿媳妇,儿子已经将近30 岁了,他有他喜欢的类型,他有他的天命,孩子自己的事就还给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处理,相信他在你这样传统妈妈的家庭中长大,心里已经种下了你思维的种子,不会偏离太多的。他工作上没有你这位妈妈的指导不是一样做得很好吗?同样,婚姻之事他一样也能处理好,你要相信他,祝福他,给他成长的机会。孩子以后还是要靠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方方面面的生活技能生活一辈子的,而不是在我们父母的指导下生活一辈子的。但当时她是听不进去的,一味地埋怨儿子不听话,孩子不开心,自己也很生气。搞得两败俱伤而无一益。

这一次,当她说到放下的时候,我也进入了她那轻松的状态,我由衷地祝福他们母子和谐,家庭和谐。其实,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做好自己的不言之教。孩子不傻,他什么都能感知到,越是放开不说,他越尊重你,遇到事情跟你商量,所以不必夸夸其谈,不必唠叨不停,心灵的连接是最珍贵的沟通。我们想劝别人转念,也是要给别人缓冲的时间,毕竟任何事都是累积的过程。


其实,这位妈妈还有些委屈,她是一位传统的女性,为人厚道,尊重长辈,孝顺父母。父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今年也85 岁了,她还有个妹妹。她家是书香门第,父母小时候对她要求特别高,什么事都要让她做,严格的家教和规矩都传承在她身上。

而父母对妹妹一直宠爱有加,到现在都是维护和宝贝她,而这个妹妹从来没有担负起尽孝的责任,从不管妈妈的生活起居。所有吃的穿的,嘘寒问暖包括家里的一些杂活一直是这位朋友的事,她做了很多,但从不会听到妈妈的一句表扬,一句温暖的话,还不断在她耳旁说妹妹的好,说妹妹辛苦,叫她让着妹妹。她的内心有些委屈,有些抱怨,有些不平衡。

我听了她的娓娓道来,在同情的同时,对她说:“王姐,我觉得你很有福,比你妹妹有福。小时候爸爸妈妈对你的要求,见证了你现在的能干,家庭和工作的面面俱到,为人处事的真诚热情,孝顺父母无微不至,但你妹妹做到了吗?她会做吗?爸爸妈妈对你无所谓,心里总牵挂着妹妹,因为妹妹远不如你,所以在担心她,怕她过不好。这也是爸爸妈妈小时候溺爱的结果。”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也就说对待孩子不能太溺爱,不能包揽,要给他机会成长,才是对孩子负责。否则,后面的损伤(损失)会更大。妹妹的无能给了我这位朋友尊重长辈和孝顺父母的机会,所有付出最终都会回到谁的身上,自然界所有的东西都是圆形运动,爱出者爱返。

任何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我在家也会被我妈说这说那,有时候也会不开心,但回过头来一想每个人的思维程序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处事方式更不一样。再说父母是长在四五十年代的人,他们的遇见就是农村、劳动、生活简朴、思维局限。所以,以他们的常规思路说出来的话必定是不柔和的、不中听的。

出生年代不一样的确会有代沟,但其实问题出现的背后就是来提醒我们反思自己的,父母之意没有错,他们永远是100%的为孩子,不求回报的帮孩子,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让孩子过好,就凭这一点,父母哪怕错了我们也要心平气和。所以孝顺以顺为先,顺着父母生活,顺着父母之意,顺着父母的出发点去一起生活,那就是打造和谐家庭的核心。有些时候可以顺意讲讲故事,谈谈体会,无意中去引领他们开阔思维,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和谐、安详、没有纠结烦恼的环境中,延年益寿。

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心灵的港湾,打造一个和谐家庭需要我们相互理解和包容,相互配合和磨合。问题就是来磨练我们的秉性,扩大我们的心量,让心性走上更高层面,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遇见更完善的自己。

生活处处是道场,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好的道场!

特别说明:

上述文字、图片、内容中如涉及或有可能涉及他人权益保护的,请马上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立即审核,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予以纠正。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我的责任
和谐家庭,我的责任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