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检查出脂肪肝,需不需要治疗?“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从中医角度“膏浊郁(瘀)”是导致脂肪肝的病机,起因还在于饮食自倍和转化不利。

 庆哥哥呀 2023-07-22 发布于内蒙古

          致力于儿童体质全面恢复

    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

图片

《内经》中讲过怎么吃,我们照做即可。熟视无睹,“诸神”也救不了。

现在讲的“生命在于运动”。得看怎么运动,是否适合你自己。所讲“饮食营养搭配合理”也要看吃的具体是什么,你的身体是否能运转的了。这一切都归根于人,而非人之外。熟知自己的体质,远比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更重要。前者可以让你活的有质量,而后者只会产生无尽的焦虑。

肝的问题,去解决中焦气化。

中焦的问题去问责下焦元阳。

而肺系的问题一定从脾胃入手。

气化-水路系统为一身发病之机,此为中医治病的法门。为啥同样的病,不同的人身上转归不同,这就是体质差异,不明此理,仅盯着病永远好不了。西医自我否定不是多么先进,也并非科学精神,实际上为后续问题铺路。像轻度脂肪肝、2°宫颈糜烂、浅表性胃炎早已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一是无药可用,二是无方可施。这里面哪个病严重了也都会继续发展。只是没有好的方法,药物治疗罢了。到底是生的遭罪,还是活的有质量不言而喻。

因饮食自倍所致肠胃乃伤,治疗时增加中焦气化转运非常重要。先行燥湿健脾,去除盘踞中焦的膏浊壅滞,减少浊毒入血,降低肝受损。常用的比如砂仁、白豆蔻、红曲、苍术、三仁汤、陷胸汤、大小柴胡汤、葛根芩连汤等思路。此类人群已常年饮食自倍过了,膏粱厚味酒,所以纯粹的靠节制饮食无法达到彻底解决,理应通过气化层面帮助其运转起来。

脂肪肝实际为一身膏浊壅滞,滞涩于肝脏,引起的肝失疏泄,从而乏力、疲惫、情绪异常、肝区不适、整个代谢性系统紊乱等诸多问题浮现。肝脏固然有其特殊的功能,但此功能还是依靠整体协调完成运转。尤其病态的时候,一定不要只盯着发病的器官。还得通过整体气化认识,从气化角度解决问题。如此才能获得长久,而不是短暂的改善。

可先行饮食结构调整,增强运动适应性,适合自己的运动很重要。如果此病得以改善,那么坚持照做,还会有更好地身体变化。如果没有改善,或者原本就体质较差,还是尽早通过中药理法调整恢复。

脂肪肝(非酒精)的出现,导致的影响不止于肝脏本身,而是诱发出整体代谢性问题的开始。

它因影响及肝发作脂肪肝,而脂肪肝一旦出现又成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端。比如合并的血糖、尿酸、血压、血脂等问题,才是后续源源不断问题的来源。还有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情志,导致思想焦虑,情志异常等。

体检结果仅代表实验室指标,拿着这个结果去找医生看一下,不同经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处置方式。所以实验室结果仅供参考,一切以大夫看诊为主导。体检结果化验单的箭头不少,实际真有治疗价值的问题并不多,不要被箭头吓破胆。但也要警惕关键的结果指标,考验的是大夫的经验。

通过肝脏彩超检查是西医诊断脂肪肝(非酒精性)的标准,西医从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等学科自有一套评价体系。我们中医暂且借鉴使用,可视化增加了人类疾病的诊断预估性,但具体到治疗凡涉及内科的问题,中医会更具优势。那么从西医角度看,轻度脂肪肝以节制饮食,多运动为主。

因西医看不到气化,不明白体质的差异,所以统一的认为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摄入和增加运动是主要方向。看到了病,却忽视了人。不去重视一个人的体质状态,自身是否有这个运化能力,单纯的认为减少和消耗就是解决轻度脂肪肝的方法,反而导致了很多患者以疲劳、正气不足等表现就诊。

随着中重度脂肪肝的发病率大大增高,起因就是饮食结构的问题,食量问题占据绝大部分。完全属于“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对于轻中度脂肪肝,通过一定的节制饮食,适当运动,完全是能够让肝脏恢复正常状态的。所以,可以在不用药的前提下获得自愈。但对于重度脂肪肝,和自身体质问题引起的加重,还得中药调整。

而我们临床遇到的复杂情况远远不止于此,比如明明是轻度脂肪肝,就是症状明显,且饮食控制后仍然得不到改善,反而转氨酶还高了。

西医看的是病,对于病的层面有特殊性。确实发现了问题,如果不解决,也确实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些年西医的沉积,老百姓对此也是深信不疑。所以,化验单的结果成了身体健康与否的试卷,这张试卷的分值取决于数值。此认识并没有错,但不完整。

化验单的指标除了尤其重要的部分,很多属于辅助,并没有实际临床意义。病的层面出现了问题,却看不到体质的重要性。所看的脂肪肝,都是一套方法,这样是不够的。张三李四,体质不同,哪能一样。所以缺乏辨证。而中医是擅长辨证的。我们一定是大脑保证绝对的纯粹的中医思维,而不是去排斥西医。不要排斥,借鉴使用更有意义。不要门派之别,一切为了患者,怎么好怎么来。

如我看诊,也要看化验单,会从西医角度研究病理到了哪个阶段,但具体治法就是纯粹中医思维了。对此类轻中度肝硬化,还是遵循“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理法。这个方法就是老祖宗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出来的。健脾的思路,对于解决肝的问题就是有好处。

实脾之法很多,本意就是恢复脾该有的功能。有党参、黄芪健脾和胃,此为滋补一端。也有苍术,砂仁运脾化湿,此为增强转运之力。还有茯苓、薏苡仁利水渗湿解脾气围困之湿。解决了脾,那么运化就起来了,我们日常过度的饮食所壅滞而成膏梁浊毒,也就没了来源,去有通路。还有兼顾红曲、山楂、鸡屎藤等消磨之力,这问题就得意迎刃而解了。

一切发源于饮食自倍,又责之于自身运化不及,最终以气化无力痰湿壅滞体现,发病为脂肪肝。

五味子,田基黄可降转氨酶。丹参、赤芍可解肝纤维化。最终还是“实脾”,意之健脾,才能最终保肝护肝,此为至真之理。我用此法多年,不论慢性病毒性肝炎,还是常见的脂肪肝,甚或是肝硬化都令患者获得相当的改善。更身心学习中医一定从古法经典入手的决心。

就诊时,患者所描述的症状,仅仅是患者感受到的。究竟什么问题还得依靠理法去深入分析,探本求源,这才是中医存在的意义。一定从根上入手,发心去解决实际问题。顺天地,明规律、知运化,调神灵,如此才可长久,获得好的生活质量,不限于疾病一端。

止观 明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