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广杰 || 燕赵词家王桐龄词话与词作新辑(下)

 倚月临风 2023-07-22 发布于河北

        白话词

        俗语尽可入词,韦庄《女冠子》二首皆用俗语,其一云:“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其二云:“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唐五代词·卷二》)冯延巳《长命女》云:“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强健,三愿得如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唐五代词·卷三》)陆游自蜀挟一妓归,蓄之别室,率数日一往。偶以病稍疏,妓颇疑之,游作《鹊桥仙》词自解,妓即韵答之云:“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皆纯任自然,不露斧凿痕迹。辛忠敏公弃疾,山东历城人。北方学者,为南宋初年民族英雄,其战功治绩具载本传,顾以持论劲直,为一般庸懦官僚所不喜,始终未竟其用。其所作《稼轩长短句》,激昂慷慨,夹以旖旎风流,为词学界别开生面。其《鹧鸪天(一)·戏题村舍》云:“鸡鸭成群晚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义,耍底皆无饱即休。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二《戊午(宁宗庆元四年)拜复职(右文殿修撰)奉祠(主管冲佑观)之命》云:“老退何会说着官。今朝放罪上恩宽。便支香火真祠俸,更缀文书旧殿班。    扶病脚,洗衰颜。快从老病借衣冠。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三《和吴子似山行韵》云:“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去年醉后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其《西江月》一首“示儿曹以家事付它”云:“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其《清平乐》云:“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其《卜算子·咏饮酒威病》云:“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八十余年入涅盘,且饮杯中物。”其《武陵春》云:“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不免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其《霜天晓角·咏旅兴》云:“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其《鹊桥仙·送粉卿行》云:“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妮香醉。莫嫌白髪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衰。”其《好事近·口占送吹笛婢葛整赴医师处》云:“医者索酬劳,那得许多钱帛。只有一个整整,也和盘盛得。    下官歌舞转凄凉,剩得几枝笛。觑著者般火色,告妈妈将息。”(事见《清波别志》,盖先生在上饶时,夫人患病也)皆运用俗语入词,备极工穄。    

       王桐龄论近体诗贵自然,尚通俗,重趣味,别具一种朴素真挚、平易诙谐的情韵。他说:“诗贵自然”,“陶诗自然,杜诗工整,韩诗雄健,白诗平易,各自有其特色。强陶以为杜,强白以为韩,则灵者板,活者犯,自然者勉強,平易近人者变成雕钻古怪,未见其可也。作事宜吃力,作诗不宜吃力,二南,十五国风,竹枝词,村歌,山谣,各自有时佳处,不必改二南十五国风之诗为大雅,三颂,改竹枝词为庙堂之诗也。”又说“原诗系写出,改诗系作出,写出之诗未必一定工整,然颇自然;作出之诗未必不工整,然有时颇不自然,且近于穿凿也。故诗应任其自然,妙趣自在其中矣。”自题《碧梧存稿》说:“俗语变新词,闲情逗幻思。爱谈孩子话,惯作女郎诗。可使儿童笑,能令老妪知。自成一机杼,不拾古人遗。”自然在王桐龄先生的诗学中与人工相对。他认为美的事物,其所以引起人的美感,根本在于天然,不假修饰,而保持其本真的面貌。于诗词而言,一是作者情志之天真,一是立意写景抒情及语言表达合乎自己的性情和风格。不可邯郸学步而失去了个人的面目。一是反对创作中专借修饰,以人工而淆乱了天巧,以文辞而掩盖了天真。所以说作诗不可勉强,不可吃力,纯任个人所达到的艺术能力和情思境界。故而他更喜欢一气呵成,流利天真的“写”出之作,而不喜苦吟漫思,拙涩雕琢的“作”出之作。他以为诗词创作要自成机杼,不因袭古文。主张化俗语为新词,写闲情而能驰骋想象,有稚子语言的天真挚朴,多情女子的娇痴缠绵。有诙趣而寓幽思,自然明白,通乎俚俗。

       王桐龄论词很有特点。他说“词之能令人笑者必佳”。滑稽讽喻,诗中多有,宋代词家调笑、嘲弄之作也有不少。宋王灼《碧鸡漫志》载:“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晚年皆荒醉汝颍京洛闲,时时出滑稽语。”[2]又说:“长短句中作滑稽无赖语起于至和,嘉佑之前犹未盛也。熙丰、元佑闲,兖州张山人以诙谐独步京师,时出一两解。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元佑闲王齐叟彦龄、政和闲曹组元宠皆能文,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彦龄以滑稽语噪河朔。组潦倒无成,作《红窗迥》及杂曲数百解,闻者绝倒,滑稽无赖之魁也。”[1]词中滑稽语,既能见出作者的才情,也能见出他们逍遥玩世,以达天真的生命智慧。所以,王桐龄先生对词中滑稽语有俊赏。所举仲殊《踏莎行·浓润侵衣》、蔡伸《小重山·流水桃花小洞天》《踏莎行·如是我闻》、辛弃疾《临江仙·一自酒情诗兴懒》,认为皆“纯任自然,不漏斧凿痕迹”。又说:“词不可孱入经生语,然果能以经生语入词,亦自有趣”。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等皆能化腐朽为神奇,不带迂腐寒酸气。而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刘过《天仙子·别酒醺醺容易醉》、朱希真《朝中措·先生才病老难医》皆足令人喷饭。又说:“俗语本可入词,然纯以俗语组成一词,虽《花间集》《金奁集》中亦不多见”[4]。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二首,纯任自然,不漏斧凿痕迹。皆用俗语入词,备极工稳。然上段四阕相较,便觉吃力。盖一则已臻化境,一则尚费人工。又说“回文体束缚太甚,绝对不可入词,名大家偶一为之,作者如名角唱反串戏,读者如吃大餐后喝杯咖啡,亦颇有趣。”以上诸条论词之语,与民国词坛推尊南宋“涩体”的词学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与新文学兴起以来重天真、尚通俗的文学精神有相通之处。

        王桐龄先生诗词作品比较丰富,今存《碧梧存稿》一卷,不录其词。上世纪20至40年代,他曾有不少词作先后发表在《清华周刊》《辽东书坛》《文化与教育旬刊》《留东学报》《无锡新报》等刊物上,使我们得以窥见其词创作的基本风貌。除此之外,上世纪50年代初,津门词人高毓浵编选《燕赵词徵》收录其词《临江仙·白洋淀渔翁》《鹧鸪天·秋日游扬州郊外》《乌夜啼》三首,都是其发表于20-30年代的作品。今人王存诚编纂的《韵藻清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从民国《清华周刊》辑得其词7首。因此书原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编纂,所以诗词作者都是清华大学师生,且收录范围也比较窄。王桐龄的诗词作品仅辑录自《清华周刊》,其余刊物刊发的诗词未录,故难免有遗珠之憾。我们此次整理王桐龄先生的词作,突出“完全”的原则,将能够找到的词作全部收入。在编排上,以词集收录者居前、期刊刊发者居后;因各期刊发表的作品格式不同,此处整理均以词调名在前,词题、词序系于词调名后;各期刊收录之词偶有重复,择善而从,有词调名颠倒错乱者,更正之,有作品中字词有异文者,均加以校对,并出校语。如此剔除重复之后,共得王桐龄先生词39首,公诸同好,以为晚清民国词学研究文献之助。

《临江仙·白洋淀渔翁》

       十里长堤烟枊,一湖秋水蒹葭。老人垂钓足生涯。昼眠依蓼岸,夜宿傍芦花。     明月随时作伴,浮云到处为家。前村酤酒卖鱼虾。饱餐红黍饭,细品碧芽茶。

《鹧鸪天·秋日游扬州郊外》

       遍野离离长稻苗。绿杨村外柳千条。梧桐著雨犹含翠,菡萏迎风尚美娇。山隐隐,水迢迢。光摇明月起寒潮。荒坟到处累累是,何处当年廿四桥。

《乌夜啼》

        满地落红不扫,一庭新绿成荫。海棠开罢梨花谢,知道是春深。  过眼时光冉冉,回顾岁月骎骎。杜鹃声里韶华暮,辜负惜春心。(以上《燕赵词徵》)

《鹧鸪天·东京晚春》

        脱却棉衣换夹衣。自家冷暖自家知。柳丝低舞花含笑,都是风前得意时。    飞紫燕,啭黄鹂,家家竿上挂鱼旗。万人空巷观樱去,飞鸟山头落日迟。

《巫山一段云·游颐和园》

       绣户笼蛛网,雕梁落燕泥。野花空笑鸟空啼。庭前芳草萋。    帝子龙舟过,仙娥宝瑟携。乘舆东幸不曾归。禾黍自离离。

《巫山一段云·游圆明园故址》

       殿址埋荒草,墙根浸绿苔。伤心满目是[5]蒿莱。瓦砾乱成堆。    几度銮舆过,曾经帝后来。翠华一去不曾回 。空剩野花开。  (以上《韵藻清华》)

《临江仙·哭美国大总统罗斯福》

       天上彩鸾翔凤。人间风虎云龙。指挥谈笑气如虹。乾坤归掌握,世界在胸中。    东土尚余魔鬼,西方遽陨明星。哲人其萎泰山崩,一声鸣霹雳,万里失长城。(《乡土杂志》,1945 年,第1卷,第3期,第4页。)

《临江仙·清明》

       湖海漂流三十载,伤心一事无成。岁华逝水客心惊。一杯寒食酒,千树子规声。    回首故园春已暮,桃红柳绿相迎。多情布谷也催耕。落花三月雨,飞絮半湖晴。

《又·游中央公园》

       柳絮飞完新白,桃花落尽残红。牡丹半老海棠空。丁香初结子,芍药已成从。    拂

水双飞乳燕,彩香乱舞游蜂。今年花事太匆匆。寻春春已去,惆怅负东风。

《又·庭前红海棠忽开白花》

        洗尽繁华俗态,催成浅淡新妆。美人初着素罗裳。朱颜浑似雪,鬓发半成霜。    淡白梨花争艳,轻盈柳絮生香。耻随桃杏斗芬芳。随风飞玉屑,映月吐瑶光。

《又·书所见》

        遍地英雄多似鲫,潢池竞弄刀兵。小民到处不聊生。招募至父老,征发及儿童。    回首共和成底事,空余蛮触相争。国威日坠党权倾。豺狼当要路,狐鼠正横行。

《又·其二》

        二十余年兵不解,内忧外患交乘。中原一望使人惊。沿途多饿殍,州县半空城。    极目黄河千里域,惟余荆棘纵横。良田万顷没人耕。室如悬磬似,野少麦苗生。

《西江月·赠隐者》

        门外一渠春水,门前几树樱花。柴扉半掩夕阳斜。壁上残书一架。    镇日南轩静坐,有时萧寺寻茶。无忧无虑老烟霞。爱找渔樵闲话。

《乌夜啼·自省》

         愤世文章易作,趋时伎俩难工。廿年辛苦成何事,头脑太冬烘。    过眼春花秋月,惊心暮鼓晨钟。一生哪有真闲日,惆怅负东风。

《添字南柯子·别武昌》

         驻马荒祠畔,停车古渡头。数声呜咽按凉州。平生千古恨,此日一时愁。    转瞬八千里,销魂酒一瓯。荻花枫叶楚江秋。身如黄鹤去,心似白云留。淮海曰:离愁别绪,徘徊呜咽。绪末一转,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致。(以上《文化与教育·词录》,1934 年,第18期,第26页。)

《南乡子·志摩登女子》

        短袖瘦衣裳。欧式弓鞋六寸长。腻友赶来呼赴会,姑娘。今日宫中选女皇。    歌舞费评章。邀着情人去捧场。博得彩声真不少,匆忙。到底天天为甚忙?

《又·寄呈木村先生》

       两度坐春风。抚养栽培仗化工。一别杏坛将十载,匆匆。往事回思一梦中。    身世叹飘蓬。南北周游少定踪。师住蓬莱余渤海,西东。一水盈盈路不通。

《又·归故里志感》

       家住藕花庄。港曲弯深道阻长。一别故乡三十载,凄凉。游子时常恋故乡。    尘世几沧桑。南北奔驰岁月忙。重过故乡知已少。栖皇。旧事回思枉断肠。

《又·白洋淀边渔婆》

        棱角杂芙蕖,一路香风十里余。半老佳人撑小艇,轻裙。露出香肌雪不如。    结网得双鱼。草草取纶返故居。换得黄粱充晚膳,嘉疏。自种春葱亲手除。

《巫山一段云·清明扫故人墓》

        垂柳两三树,啼莺三两声。一犁烟雨正春耕。绿野编纵横。    一自美人逝,至今芳草生。落花满地不胜情。临风泪一倾。

        其二

        古墓长堤畔,荒坟绿水前。野花无际草连天,有美正长眠。    无限悲欢事,回思一怅然。西风残照落花边。清泪洒黄泉。(以上《文化与教育·碧梧存稿(八)》,1934 年,第25期,第23页。)

《南柯子·渔父》

          结网荒矶畔,停桡古渡头。一溪烟水一渔舟。自携全眷属,与月共沉浮。    春暖桃花浪,秋深杜若洲。数声欵乃故中流。得鱼能换酒,随分可忘忧。

《踏莎行·春日游达园怀李崇惠》

       月下同游,花前作伴,笑声长慢歌声缓。一樽浊酒送君行,三年岁月何其短。    东亚风云,美洲歌管。一样春风分冷暖。桃花浑似旧时容,只有看花人不见。(以上《清华周刊》,1930年,第3期,第33卷,第35-36页。)

《浪淘沙·甲戌清明回家扫墓》

        其一

        愁雨复愁风。来去匆匆。一双短棹一孤篷。破浪行波三十里,矫若游龙。    家住白洋东。村在湖中。一弯流水小桥通。满院落花人不扫,遍地飞红。

        其二

        榆荚散青钱。柳絮飞绵。桃花落尽杏花残。记得玉人常倚处,深院栏杆。    往事最堪怜。几许流连。雨云散后过巫山。哭不成生泣无泪,只有心酸。

       其三

       烟锁旧妆楼。蛛网尘浮。晓风杨柳动离愁。剩粉残膏何处觅,涕泗空流。   一别卅三秋。遗像犹留。天孙无福待牵牛。我亦蹉跎过半百,白雪盈头。

       其四

       垂柳亘长堤。野草萋萋。水流花落杜鹃啼。结发旧人安在也,无限凄其。    寒食暮春时。把笔题诗。人间何事最相思。一住尘寰一泉下,会面无期。

        其五

        野水绕回塘。满目荒凉。累累黄土傍垂杨。昔日双亲埋骨处,新冢成行。    白发始还乡。一望神伤。𪃣鸰原上哭甘棠。荆树有花凋谢尽,枉断人肠。(以上《文化与教育·碧梧存稿(一)》,1934年,第19期,第27页。)

《长相思·别情·自代内赠》

       其一

        别高堂。辞故乡。乘槎万里渡扶桑。海天道路长。    君心伤。妾心伤。一曲骊歌两断肠。匆匆话别忙。

        其二

         治行装。整行装。玉手纤纤为理裳。终宵刀尺忙。    伴灯光。借月光。钟鼓楼中漏正长。漫漫夜未央。

        其三

        行依依。影依依。形影相依两不离。匆匆三载余。    盼佳期。望佳期。后会茫茫不可知。重来是几时?

        其四

       风潇潇。雨潇潇。风雨无情破寂寥。欢娱尽此宵。    山迢迢。水迢迢。山水迢迢道路遥。相思使骨销。

        其五

        君东归。妾西归。劳燕东西各自飞。声声叫子规。    灯光微。月光微。蜡烛无心亦解悲。替人双泪垂。

       其六

       花含烟。柳含烟。花柳多情亦悄然。分离在眼前。    意恹恹。思绵绵。月色朦胧欲曙天。终宵未稳眠。

       其七

       裁诗笺。叠诗笺。絮语唠叨千万言。参差写不全。    续前缘。结后缘。今日为君开别筵。叮咛君早旋。

       其八

       鱼书稀。雁书稀。鱼雁音疏一载余。东西叹索居。    羞画眉。懒画眉。合是归时底不归?空房独守时。

       其九

       寒蝉鸣。蟋蟀鸣。今日新秋节序更。长空雁阵横。    盼归程。祝归程。何日乘槎返帝京?埠头相奉迎。

       其十

       发蓬瀛。就归程。满载文明还自东。功成事业成。    诗笥盈。书笥盈。海外文章旧有名。先声震帝京。(以上《清华周刊》,1930年,第33卷,第2期,153-154页。)

《临江仙》

        研究中华学术,提倡东亚文明。搜求古史集遗经。变成新组织,加入细批评。    鼓吹师生合作,主张世界和平。苦心孤诣去经营。改良今社会,保守旧仪型。(《中大学报》,1945 年,第3卷,第1期,封二页。)

        王桐龄的词情深语淡,有清疏内敛之气,与其诗歌风调相同。《临江仙·白洋淀渔翁》《南乡子·白洋淀边鱼婆》《南乡子·归故里识感》《临江仙·清明》《浪淘沙·甲戌清明回家扫墓》五首词描写冀中平原、白洋淀水乡的优美风景,将这一地域的风土人情纳入到文学的吟咏之中,融合了江南水乡的柔情和北方风土的朗健,于自然之中透出了清丽之色,很有地域文化的特色。而数次清明回故里扫墓的叙写,也展现了一个中华游子内心中浓厚的乡情与亲情。《长相思·别情自代内赠》的缠绵悱恻,情深意切与五代小词风调相类,而更饶清隽;《添字南柯子·别武昌》《踏莎行· 春日游达园怀李崇惠》《巫山一段云·清明扫故人墓》或留别、或赠远、或伤逝,一位笃于情谊的才士形象跃然词笔之间,这也是王桐龄先生词学思想重自然天真,独抒胸臆的具体表现。其他纪游诸作,都是眼中景、意中情,运笔透脱宛转,使重若轻,疏宕自然而趣味有余,足见王桐龄先生的才情之高,识趣之雅,体现了燕赵儿女慷慨悲音之外清丽深挚的独特审美风貌。

阅读链接

于广杰、张旭圆 ‖ 桐城派后劲赵衡的古文与诗歌创作述论

于广杰 ‖ 近代诗坛“河北派”诗人纪钜维及其诗歌创作

于广杰:吴汝纶的畿南文教与燕赵文化的现代转型

于广杰:王树楠题画诗的生命忧思与文人趣味(上)

于广杰:王树楠题画诗的生命忧思与文人趣味(下)

于广杰:南宫李刚己的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上)

于广杰:南宫李刚己的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下)

于广杰:贺涛的古文思想与“莲池学派”的现代转型(上)

于广杰:贺涛的古文思想与“莲池学派”的现代转型(下)

于广杰:王树楠与“莲池书院”山长交游考 ——兼论晚清莲池学派”的兴起

于广杰 ‖ 追寻莲池文脉 传承北学精神  ——以《燕京墨场——刘世衡翰墨集》为例

于广杰 ‖ 刘崇德先生的诗歌创作与吟诵

于广杰 || 唐烜与桐城派——桐城派在北方传衍的别样路径

于广杰 || 燕赵词家王桐龄词话与词作新辑(上)

作者简介

于广杰,1982年生,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文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词学会理事,中国文学理论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文艺思想史、词曲学研究。围绕中国文艺思想与词曲学相关问题,主持完成省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京畿学堂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主办:河北京畿学研究中心

许振东名师工作室

编辑:张敬仪

审校:王金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