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师:我挑学生从来不看绩点。

 湖经松哥 2023-07-22 发布于湖北
Image
Hello!
这是你与「大学生科研竞赛」的第 1068 次相遇。

近日,知乎中一个浏览量超过88万的帖子引起了小竞的关注。“保研时老师会喜欢科研经历多但学分绩不高的学生吗?”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人戏说,本科生搞科研无异于投机分子;也有人认为一段高含金量科研经历,比绩点更为重要。

Image

北大教授曾对其保研学生说,挑选学生并不看重绩点,更希望能直接上手解决科研问题的学生。

Image

来源:小红书http:///gBKiXr

老师们真的更看重科研吗?怎样才能得到研究生导师的青睐?今天小竞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老师不看重绩点?




绩点和科研经历都只是个参考值。但如果绩点排名低,很难拿到保研资格,更别提在神仙打架的保研申请中成功入营。

首先,绩点排名需在夏令营通知要求范围内。正如我们所知,夏令营选拔本身就是优中选优的过程,而第一个“优”字就取决于各位保研er的绩点排名。虽然这样讲起来会有些残酷,但若绩点排名不在基础要求范围内,除非学校通知中有明确表示可以考虑,否则科研经历再多、科研成果再丰富也很难入营。

Image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官网
https://www.math./Default/gonggaoshow/tag/MDAwMDAwMDAwMLGIepaGyqF2

在规模只有几十人的线下夏令营中,院校通常会更青睐某专业的前三名入营,如果第五名的科研经历足够亮眼,也是存在一定入营可能。而第十名即使科研经历再突出,也很难入营,这其实也是保研er们不断“卷”绩点的重要原因。只有绩点排名没有那么拉跨,才有机会来到导师面前。而入营后,第一第二还是第四第五,重要性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02

 换位思考,老师为何会看重科研?




对于导师来说,通常需要学生协助完成自己手里的科研项目,如果招收的学生已经对科研流程十分熟悉,就可以让他省去了大力培养科研型人才的一些精力,那他自然会非常愿意接收这样的学生。

尽快上手科研,导师省时
由于本科期间参与的项目通常都会有博士生或研究生的学长学姐带领完成,在多次的项目经历中能够让该类同学学习积累到足够的项目经验。所以不论是在项目研究流程中,还是实验实操能力上,都能够省掉从零开始的困难阶段,比其他同学拥有更快的上手速度。

若本科生在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收获有较为优异的成果且研究方向与研究生导师匹配的话,不仅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能够将自己的科研重心进行聚焦,在研究内容上形成良好的连续延展性,实现个人的递进发展。同时也让导师在推进项目进程时,相对而言能够花费更少的时间来获得同样的甚至质量更高的成果,节省大量时间。如此省时的优势,相信会让众多导师“心动”。

抗压能力强,导师省力
作为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意味着保研er们通常是从较低的基础,甚至零基础的状态下加入到项目中。其中将有着大量困难问题等待解决,包括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重复枯燥的实验操作、从头学起的研究方法等等。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旧能够将项目从头跟进至最后结束,则意味着保研er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进一步讲,在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已经初步了解到科研压力,甚至部分同学已经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压力的前提下,该类同学不仅没有放弃,而且做到了努力坚持下来,甚至度过了多个类似的经历。这足以说明保研er不仅能够很好的平衡好学习、科研和生活的关系,做好了长期处于压力较大的环境中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说明了保研er具备足够强的抗压能力,能够为导师分担一定的科研任务,让导师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并集中精力解决项目中的难点。如此节省导师心力的保研er,获取青睐也只是时间问题。

主观能动性高,导师省心
在本科期间就能够做到主动联系老师,主动加入科研项目中锻炼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同学,足以证明其在学习和科研上的主观能动性较高,在科研上具有一定的兴趣和决心。这一方面对应了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也正对应了研究生学习生活中需要同学积极主动同导师沟通学习的特点。

由于导师自身科研任务多,工作任务重,很难及时跟进安排给研究生的每项任务进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研究生积极主动完成手中的工作,并将难点及时反馈给导师,以保证项目完成的时效性与质量。而本科中科研较多的同学基本已经养成了主动汇报、自主跟进的良好习惯,让导师在项目任务安排时能够给予充分的信任,无需时刻挂念在心。

03

科研经历丰富≠PASS卡




当然,科研经历多的保研er们也不是导师心中的“免检”学生。一方面导师会格外关注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质量,另一方面,导师们也在此类学生挑选上存在“雷点”。

1、科研经历是否有含金量?是否能经得起检验?

作为额外加分项,科研经历自然是保研er们重视的竞争赛道,但没有什么实际的突出成果收获或纯靠人际关系水过去的科研,是经不起面试官老师的提问检验的,极易给导师或面试官老师留下“为了保研而做科研”“水货”的负面标签。

2、其次是处事态度。

科研经历越多、科研成果越突出,保研er们在面试过程中的自信心与底气就越足。这自然是一个优势,但若不加以注意导致一不小心自信膨胀给予面试官老师自傲的印象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是导师与学生双向沟通以及学生在科研道路上能走多远的重要保障。

所以小竞在这里提醒该类保研er在展示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同面试官导师交流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身言语措辞,保持基本的礼仪礼貌,也要在面试官导师对科研经历以及成果提问时也应当保持交流的心态定位,注意不要向面试官老师单方面输出,做一名“倾听者”有时也是不错的选择。

3、科研经历多但绩点排名不高的原因

此外,也是众多导师和面试官老师关注的一点,科研经历多但绩点排名不高的保研er们绩点不高的原因究竟是因为什么。小竞相信答案一定是多元的,例如因为一门学科的复习工作不足;学生工作和学习两者没有平衡好;自身在某一方面或技能中不擅长等等。但在该问题上需要保研er们提前思考准备,否则在面试过程中的应变回答通常不胜人意。

小竞在这里想提醒该类保研er的是,答案最好能够避开自身学习能力不够这样类似的关键点,并进一步表明该问题在后续的解决方法。如此,让导师们明确该类同学与绩点高的同学们在学习能力上差别不大,能够放心将名额给出。

Image

04

 怎样展示出科研优势?




对于绩点排名不够突出的保研er们,科研经历无疑在该赛道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该赛道中的保研er们应当如何突出科研经历众多带来的优势,让其不仅仅停留在简历纸面上,而且能够在短短的面试中抓住面试官老师的注意力。

tips充分熟悉每段科研经历,深挖理解收获

科研经历多有时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时间跨度的拉长会让保研er们容易遗忘或混淆各科研经历中自己的成果与收获。在这种情况下保研er们如果没有在面试之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每段科研经历进行回顾熟悉,很容易在面试中出现不能够将自己的回答成果展开甚至出现回答错误的情况,让自己原本的“加分项”成为“扣分项”。

同时,也要做到细致回顾,尤其是在简历成果中出现的研究方法和专业名词,避免细节失分。

tips做好其中压力面的回答,多多模拟面试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老师对于科研经历的提问通常是连续的且具有延展性的,当问题接二连三被抛出后,极易形成压力面的形势。所以小竞建议各位可以找一个“保研搭子”或室友,通过模拟的形式不断让保研er们熟悉压力面的氛围,同时也做到了进一步熟悉科研经历,一举两得。

tips面试保持谦逊态度交流,不懂不要装懂

既然科研经历众多,面试官老师们能够提问针对的成果、过程和研究方法也就相应的也会更多。而在其中难免会问到我们不熟悉甚至不曾关注到的地方。这个时候相比东扯一点西扯一点糊弄过去,小竞更建议大家能够如实回答面试官老师的提问。毕竟相较于一个不完美的答案,一个踏实的研究生更能让面试官老师们满意。

写在最后

综上,导师对于科研经历多但绩点排名不高的保研er们并不排斥,所以小竞想在这里提醒各位科研经历多但绩点排名不高的保研er们,尤其是已经入营的此类保研er不要过度担忧。只要避开导师的“雷点”,属于你们的展示舞台依旧宽广。保研er们,尽力扬长避短,展示最好的自己吧!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