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动、迷惘、美丽、梦想,散落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形容词。”

 小香饼 2023-07-22 发布于广西

网络里的感动与迷惘

【主播心语】

    其实,最初接触并沉迷于网络,还是在网络课室里担任网络教师的那段岁月。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当初,我上网课不是因为疫情原因不便现实授课,也不是为了想通过网络授课获取外快,确实,仅仅是为了消遣漫长寒暑假的时光。

    后来,畅游在网络中最久的还是要数在一个文学网站担任管理员的那段日子,每天我还是照常上下班,只是在闲暇时间能抽出这么一两个小时来码字,或者是评论他人文章。一晃,我居然坚持了十年。

    但是,能让我收获一段段美好回忆,得到一个个直接认可的网络平台,就是现在这个呗侬FM平台。这里,让我认识了一个个写手、一个个专业的电台主播,还有一个个用心和用情的听友。

    近来,因为外出,我到了一个陌生城市。我也是收到了当地粉丝的邀请,邀请出去走走,喝茶之类。虽然因为我工作繁忙,工作性质特殊不方便轻易外出游玩,最后未能答应与这些关注我的朋友见面。

    心意到,感动便到。有时候,我们人就是如此容易满足。一个轻声的招呼、一个关切的问候、一个礼貌的回应,都会让我们特别知足。

    今天,我那些在工作上、爱好上、亲朋上所用的几个QQ已经好久不登陆了,当我再次打开那些QQ号,个人动态和签名已经定格在了五年前。

    有很多的交流群,里面已经有很多人都在潜水。而朋友列表中很多头像已经都变成了灰色。我不知道,大家是厌倦了QQ交流方式,还是早已忘记了这些曾用的QQ密码了。

    相反,信息弹出最多的,还是各种微信交流群。有人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形式主义,几十个微信交流群,每天铺天盖地地文件扎堆而来。今天,我和一位同事交流时说到:我发现,现在微信交流确实方便了,但是我发现我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

   相反,之前,因为没有微信或者电子邮件,上级部门每当要下发个文件时都会斟酌再三才下发,很少出现错别字,或者是很少简单照搬上级的上级文件下发。从表面看,虽然下发文件的速度慢了些,但因为做无用工作比较少、文件质量高,落实工作的效率反而挺高。

    如今,因为网络传文过于方便和廉价,很多人下发文件时,如果是上级下发文件几乎不看完,而自己做的文件也是差不多就立即下发所谓的预通知或者是所谓的初稿,这样很容易导致下发很多次文件之后才是最后定稿,浪费了承办者的很多阅读时间,无效工作量也就随之增多。

    是的。我曾经经历过手写年代和寄信传文件年代,我发现当时的人工传文年代反而工作更加精准一些。

    说起这些感受,并不是我排斥如今方便快捷的电子交流方式,而是呼吁大家,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即使是不花钱的电子邮件或微信传达的文件,也要再三思量再下发。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前几天,一位年轻人在收到上级下发的十几个文件后,便几秒内便一个接一个转发到工作交流群,这让落实任务的人不知那份文件是那份文件,而里面的要求更是一字不漏转发。事实上,在不同层面,即使对于同一项共总具体去落实时还是有所差别的。

    我看到此景,提出建议:当你收到上级文件时,是否可以利用十分钟时间进行归类打包,然后稍微修改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再下发到落实人呢?毕竟,落实人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但如果你冒昧下发,产生的歧义然后你再去解释,会让你变得更加繁琐,也容易出错。

   年轻人听后,才又重新规整并打包在同一个文件夹才再次重发。这样,大家工作效率一下子提升了很多。

    朋友们,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流方式,你是否认真对待你所发的每一条信息呢?还是因为觉得发电子版文件不花钱而显得漫不经心,错了再改,改了然后再一次次下发呢?

    不知道,对于网络发文,你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和看法呢?欢迎大家在我们的节目底部留言参与互动,让我们一起交流总结出更好的应对网络发文的科学方法吧。(作者|小五)

现实里的美丽与梦想

【听友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