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像蜘蛛一样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

 新用户69504EuS 2023-07-22 发布于云南
像蜘蛛一样织网
像设计师一样创作


学习谁都会,看书、听课、记笔记,最终获得知识。

但其实,绝大多数人对学习和学习力都有着很大的误解。


例如我自己,以前在面试、写简历、自我介绍的时候,就曾经这样介绍过自己:我善于学习、我学习能力强。

这样说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对知识渴望得像个海绵,我阅读、我上网课、我坚持每天学习

直到有一天,我学习了什么是学习力,这才恍然大悟,我以上的描述全是状态描述、动作描述,却没有一点成果描述。


学习力的终极呈现在于结果,重要的是,我到底内化了什么?输出了什么?构建和创造了什么?

所以我的学习困扰是:
没学明白(或是更深入的明白),也没有实质性结果。

通过大名鼎鼎的费曼学习法,我明白了我的困扰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工具,那就是输出并分享,通过输出倒逼输入。

不是要分享吗?好的,我开公号、我写文章,这是我想到的最佳分享方式。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我这写一点,那写一点,文章深度不够,更多时候是在自嗨。而我脑海里的知识点,分散在各个角落,不成系统。

这样的自己就像一个蚂蚁学习者,不断将知识搬进自己的巢穴,辛辛苦苦,到处搜罗知识,然后储存在各个地方。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即使通过分享来实现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那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像蜘蛛一样织好自己的知识网络。

内心里,我非常渴望成为一个蜘蛛学习者,蜘蛛仅靠一张网就能高效捕食。

食物(知识)一进来,它立即吸收。吸收后呢,又能吐出更多更粘的丝线,反哺自己来扩大自己的网络。

蜘蛛学习者的知识点之间是联通的,所以新的东西进来,就能轻松的内化。整个学习过程能形成一个高效的正循环。


想要成为“蜘蛛侠”,给自己织网是必经之路。


那如何织网呢?



01  找到织网的支点


蜘蛛结网时,会在宽敞些的地方,先找好一个支点。

我们面对的信息纷繁复杂,如果只是不断的搬运知识,不加工也不创作,那我们将是一个非常低效的搬运工。进入我们大脑的大部分信息会被很快忘记。

如果要把一个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多维度的深加工。而工作记忆(临时工作台)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为了提高我们的创作效率,我们需要借助外部工具,这个工具就是我们建立知识网络的支点。


这里的工作记忆、长期记忆及创作,理解起来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我来举一个设产销一体的服装设计师的例子以说明这个概念

首先,我们就是服装设计师,我们的使命是设计并做出好看的衣服。

我们需要有一个材料仓库(长期记忆库),仓库里有现成的布,这些布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到工作台来使用。

仓库里的布来之不易,需要我们把收集来的线团经过深加工最终成为各种花色及颜色的布,为了提高创作(做出更多品质优良的衣服)效率,我们还需要引进一个车间,这个车间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对各式各样的线团进行深加工,加工好的布放进我们的布仓库,便于使用。二是对标准化的衣服进行批量生产,例如学校的校服,按照设定好的标准程序交由车间去帮助完成。

我们更多的精力则放在高端定制上。当然,我们高端定制的产品在生产程序经过不断的总结概括后,我们也可以考虑将其生产标准化,我们继续创造更难更具价值的作品。

好,现在从设计师的例子中走出来,我们现在要创造的作品不是衣服,而是知识型产品,而我们要利用的工具就如设计师有条不紊的车间,这个车间,就是我们使用的印象笔记。


02  找到主线,主线就是网络的核心


有了支点,蜘蛛接下来会放出一根悬垂丝,并在这根丝的中点位置继续向下吐丝,形成Y字状。

之后,蜘蛛会把几个固定点连接起来,这样八卦网的外框架就完成了。

其后就只需要以网心为起点,不断向外框架吐丝固定,再自内向外螺旋结网,就可以坐等蚊子、苍蝇落网了。

这个过程和我们在印象笔记搭建我们的知识系统非常的类似,在这个系统里,我们也要先找到几根关键的主线,例如生活、工作、学习。

有了主线,我们就可以将各个分散的点连接起来,不断强化并丰富自己的主线。

而这个系统,主要帮助我们实现4个功能,分别是存储体(放)、索引体(拿)、应用体(用)、创造体(创)

例如我们服装设计师的车间,我们需要将各类线团打上标签,丝质的还是麻质的,还可以分颜色标签,一个线团可以打上多个标签,例如丝质+蓝色,所以储存体是采用标签来实现。

索引体则是将更多信息融合在一起,方便我们自上而下的把控信息,就如我们在车间建立的材料索引表。

应用体则是我们在车间设置好的标准程序,通过标准程序的建立和更新来帮助我们制作成衣。

创造体就是在车间用线团完成织布及制作衣服的过程。

同样,存储在印象笔记的每条笔记,我们都给它们打上标签,这个标签安放在我们设置好的标签系统里,而标签系统搭建的关键点在于能便捷的提取出每一条笔记。

索引则是在突出主线,并将零碎信息汇总在主线上,而总索引就可以理解为我们不断更新的一生,她包含了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主线。

运用体就是我们这个知识系统里的sop(标准作业流程),例如演讲sop,将方法论总结精炼以使可以方便套用。

创造体则是需要我们采用见感思行等工具来将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内化与拼接。


03  不断织、不断连,不断
更新

其实蜘蛛结网不仅第一根线难,前面的那几圈都很难。而且,刚结网时的蛛丝是没有粘性的,当整个网结好后,蜘蛛会把原先的丝吃掉,再吐一遍有粘性的丝

我们的知识网络同样需要不断补入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见感思行来内化的同时还与其他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连接。

当一个知识被我们加工或组合成更有粘性的节点,我们那些且低价值的知识也需要将其去除,即日落笔记法。日落时,思想升起

我们还可以不断总结复盘,在知识系统里形成更多的sop,以提高创造效率。

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合作思维,自己组建一个创作团体,或加入一个他人已组建的创作团体,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灵感,发挥1+1>2的效能。就像服装设计师通过与其他设计师的交流合作可以帮助她设计出更一流的服装,从而使个人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印象笔记的赋能实例



对于我自己,我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每天输入的内容也很多,要为顾客建立保单管理表和健康档案。除了自己的事业,我还有很多专题的学习及写作计划。

通过织网,现在的笔记全部安放在印象笔记里,内容虽然庞杂,但整个笔记系统是很简单的。如下图所示:


笔记本是一个创作流,是聚焦注意力创作作品的地方

可以通过晨夕日记将年月周日的目标系统(含意义目标、成果目标、行动目标)搭建并管理起来,向每一个明天交付一个更高价值的自己。

写完了日记,我们还可以给每周、每月、每年的日记建立索引表,这样10年下来,一张索引表十条索引就可以将这3650天一网打尽。


可以通过见感思行来加工每一条笔记,我之前的知识系统里,仅仅停留在了“见”,感思行很模糊,不可升级优化,更谈不上连接。而现在,几个表格就可以让我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沉淀和延展。


除了知识型的见感思行,我还根据欢喜老师的做法建立了“见感思行”型的亲子日记。一天又一天,孩子在成长,我们也是。



其后我们还可以将“见感思行”加工形成的一张张知识卡片进行源源不断地排列组合,生成新的文章。


建好了笔记系统,我们还需要搭建标签系统。

建立标签系统的作用就是分类。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便捷的找到每一条被安放的笔记。

最后,我们也能像蜘蛛一样织好自己的生命之网,这个生命之网会不断的更新迭代,助力自己实现人生的目标。


实践下来,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不但可以协助我有条不紊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还可以帮助我建立系统思维,不再以单一且分散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知识点,它们现在被组织在一张网上,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此外,网络系统的搭建对我生命痕迹的记录方式也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我之前用的是纸质笔记本对每天的见感思行进行单一初级的记录,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五年


但纸质笔记本我无法做到随身携带,很多想法没能高效及时的记录,更不能完成后续的加工。

现在,我已转为电子版的晨夕日记来记录自己的每一天,这样确实更为方便,只要手机在,记录就能立刻进行。

但其实在内心里,我对实实在在的笔记本和手写的文字有着诸多眷恋和不舍。

所以,即使到如今,纸质的记录也还未全部停下,我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不强行拉开那个舍不得离开但应该离开的小孩。


我的名字"拾柒",也和笔记有关系,我曾认认真真计算过,我认为我的一生会浓缩在17【拾柒拾起时光】本笔记本中。

现在好了,一个就够了。


结语



建立好自己的知识网络,其后你会发现,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任何一个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就是你系统的一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