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咒符法一一道教

 蔓萝花 2023-07-22 发布于安徽

       除了直接的驱鬼措施外,以咒、符驱鬼,则是乡民普遍采用的另一类办法,主要有:

1、预防咒符

      (1)以红色物品辟邪在乡村,当年龄为三十六岁或四十五岁时,大都要佩戴用红布缝制的小三角牌,牌里包裹朱砂。另外,在新婚洞房的门帘上也褂个朱砂牌以作辟邪用。利用红色辟邪,还有其他形式。如过去丧舆要过他村的巷道时,必须事先给沿途各家大门上系上红布条,用车辆拉运死人或棺木,在车上要系上红布。结婚日,当新娘的轿(车)快进村时,男方则要派一“拉花童”前去导引。拉花童去时手执一根荆棘,上系十二绺红布条(有闰月年份加一条),至轿(车)前,将荆棘在轿(车)上打三下,即扔掉荆棘,返身而回。所有这些,都是以红驱鬼的形式。以红色驱鬼,当源于先民对于火的使用和认识。红色的火可以驱走野兽,可以烤熟食物,可以取暖,火的使用使人类走进了文明。所以先民对火不仅无限崇拜,更对火赋予了无限的神力。而以红作为火的象征,自然便成了驱鬼的咒符。

      (2)戴“抻” 对独生子脖子,脚踝戴“脚镣” 同身佩红色物品一样,“抻”和“镣”亦为乡民意念中的辟邪物。这些做法,都是利用了民俗学中“反抗律”的原理,即以较高的力去压服较低的力。“抻”是小孩脖子上戴的布圈,以驴缰绳裹红布而制成,当地人把缰绳称“抻”,以示套住之意。“脚镣”是套在脚踝部的铁环,如同犯人的脚镣,故直呼其“脚镣”,亦含套住之意。


2、禳制咒术

       预防,毕竟是在可预见范围里采取的措施,而对于大量不可预见的突发性灾祸,乡民们则采取念咒画符的方法祛除邪魔。

(1)字画符有人夜梦不吉,第二天一早便在座西面东的墙上书写:“夜梦不详,写在西墙,太阳一照,化为吉祥。”以为这样就可以化凶为吉。

       有的婴儿夜间多啼哭,则请人在长7寸、宽3寸的黄纸上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咒语,同时再画一幅紧绑四蹄、倒吊起来的毛驴,贴于村外大路旁,故乡人便把这种帖就称为“吊吊驴儿”。

       民间盖房上梁之日,大都要在支撑脊檩的木柱上贴黄纸一幅,上书“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为这样便可平安无事。有的人家中诸事不顺,便请阴阳先生禳制。阴阳先生说是房子建造有问题,但不便拆除,于是便指使主人在院中某一方向的梁头钉一块木板,上画“符”以辟邪,也有不画“符”而写文字的,但都是同一道理。

       在民间,谁得了湿疹,乡民便认为是着了风,是“风肆虐之所致”,故方言称其为“风肆”。医治的办法是让患者脱去上衣,请人用毛笔在左臂上写“左青龙”,在右臂上写“右白虎”,在前胸写“前朱雀”,在后背写“后玄武”,以为这样一写,“风肆”就会痊愈。

       旧时,遇到下连阴雨,数日不停,乡间的老太太便会用黄纸剪些连成一串的光头男影(俗称“和尚娃”)贴在院中墙上,以为这样便可云破天开。以上所述同前面讲过的谷雨帖、车轱辘帖一样,都属字画符的范畴。

(2)物符为了辟邪,乡民大都以物为符。

       其典型而普遍者,是在大门内外置放石狮。在韩城乡民的观念中,狮子威武雄壮,为百兽之王。加之受了佛家学说的影响,更视狮子为圣物。故或雕双狮踞于门前,或将门墩凿为狮形,多数者,是在大门内照墙下置一小石狮,作为镇物。以为只有这样,举家才可安宁。其他以物为符者,比如认为宅院建造有问题,除了前面讲的以字画为符外,又在某一方向的房脊上用砖筑个外观象烟囱的四棱体建筑物(高低由阴阳先生说定,但一般不超过三尺),民间称之为“殽(yao)”(《辞海》注:“殽”通“效”。《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陆德明释文:“殽,法也”。)是以物为符,祛鬼辟邪的典型例子。另外,旧时霪雨绵绵,数日不开,乡民便把槌衣用的棒槌立在院子中央,意在刺破苍穹。还有一个例子更有意思。旧时,农家宅院如果发现了蛇,乡民不打,多以锄头驱之。办法是让蛇缠在锄钩上,然后到野外放生。为什么见蛇不打,乡民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蛇是“神虫”,惹不得。另一种有“打蛇不死,反遭蛇害”之虑,所以在旧时,极少见到将蛇打死者。至于为什么要用锄头,传说锄头是土地神的拐儿,有降蛇之功能,故用其驱蛇,就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过去,乡村丁字巷的转弯处,大都矗一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意为不是我家院墙挡住了你的去路,而是泰山之石挡住了你。这实际也是一种以物为符开脱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