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解汉字 第四十八课 道

 知愠课堂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道”字。

dào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行走的路《说文》道,所行道也。本质意义:达到目的的途径道义、正义、路程、方式、方法、技能、引导、疏导等。引申思想的途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学术或宗教教义、志向等。特指道教由指传播信息的途径:说、讲、表示、以为料想等。

道,早期的字形由“行”(四通八达的大路)+“人”行走之人组成,表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金文用“首”思维器官和“止”运行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人”。意义也随之发展至指意识发展变化的途径(或规律)。从具体的行走路径变成抽象的发展变化规律。最终成为中国哲学最高的哲学名词。

 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不同的思想体系均以“”作其思想的最高形式。例如,儒家的“君子之道”,道家的“自然之道”,墨家的“兼爱之道等等。尽管“” 在各种思想体系中的内涵和形式都有巨大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十分明显:“”是认识的过程和结果,是行为的主观意识

道在传统哲学可分两层意义:第一,人们对(客观和主观)事物本质的认识;第二,建立在这些认识基础上的主观意识对实践的指导

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作《道德经》在开篇第一章就以“道可道,非常道。”点明“”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事物行走的具体途径是客观实际的“道”(路径)。

事物发展的抽象规律是主观认识归纳总结的“道(规律)”。

综合所有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是哲学层面的“道”(哲理)。

而老子老子的《道德经》将“道”从哲学思想发展到更深刻的层面:

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哲理)与主观世界发展规律(思维规律)的统一。

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随着人们的实践和认知发展不断深入,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层次人们都能清楚明晰地认识和阐述客观规律之“道”。但对主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却难以尽言。

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主观意识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简单地套用认识客观规律的方法去认识主观意识变化发展的规律。

对主观规律认识困难之处正在于它本身是主观的。我们认识主观以外所有事物的本质规律去"主观"感性,保持客观、理性。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规律。但是当我们去认识主观本身的时候,无法去主观,保持客观角度。因为主观本身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用研究客观规律的方法研究主观规律得到的结果未必正确。所以,在研究主观意识发展变化规律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套用研究客观规律的方法。

另一方面,主观意识是我们最熟悉事物,是思维本身。我们完全可以如实把握它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是说,主观意识的发展变化规律具有可知性,只是不能简单地套用认识客观规律的方法去认识主观规律

老子思考的正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规律的统一。

将客观规律(自然之道)与主观规律(思想之道)的不同认识方法统一起来,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建立一个更高境界的思想系统。可以说,老子的是统一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的。既超越了客观科学的规律,也超越了思维的科学——哲学的规律。

所以,《老子》上篇以开篇,确定全书的理论高度。下篇以“”开篇,树立了实践及与之对应的“体验——再体验”在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着重论述了思维生命力的本质——”,以及发展思维生命力的方法——实践、体验与再体验(“”)。不但着眼于思维能力内容和方法,更着思维的生命力发展能力

从这个角度我们能更真实地理解《老子》这本书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体系。道家思想体系既系统严谨、条理清晰,也注重实践、贴近生活并讲究实证。绝不是玄而又玄,虚而又虚,故弄玄虚,言之无物,脱离实际的空谈学说。老子深邃思想内涵和具体实践意义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瑰宝是后世哲学家不曾触及的高峰。

与之同期的孔子儒家思想虽然没有独立提出类似的阐述,但儒家描述“道”与老子阐述的“道”在性质上完全一致。

《论语》“道”共59章89处。

道路仅两处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路乎?子罕第九)

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第十七)

论语》中特指的“道”均为规律认识。例如:

治理邦国的规律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卫灵公第十五)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第十六)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子张第十九)

处事的规律: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八佾第三)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第九)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卫灵公第十五)

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儒家“道”的体现有不同本质是一致的都是指认识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是由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及现状所决定的个人责任人实现最大人生价值,成为君子充要条件。

尽管儒家之“道”随儒家的发展壮大影响了中国两千五百多年,成为中国社会文化里最主要的“道”,后世儒家也努力探索“道”更深邃的哲学内涵。但,不管是宋朝的“理学”还是明朝的“心学”都始终受社会实践和个人体验制约,未能脱离个人或者人类集体的“自身”视角,反观自我。没有触及更深层次的“主观意识规律”领域。更没有将“道”升华至“主观意识规律”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统一问题。更多停留在个人修养与社会实用哲学层面。在思想认识高度上难以比肩老子之“道”。

正是因为老子对“道”做了极为深邃的思考,后人将老子的《道德经》视为中国哲学的巅峰之作。

好,这一期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