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下配水池的营长,后来怎么样了?33次被主席接见,晋升为中将

 君临天下100 2023-07-22 发布于湖北

1948年辽沈战役,又分为攻打锦州、围困长春、辽西决战、解放沈阳等多场具体战役,而在两个多月的辽沈战役期间,最激烈的局部战斗发生在攻打锦州之时:著名的配水池之战。此战国民党守军一个加强营,东北野战军一个加强营,双方血战10个小时拼到了几乎全部牺牲的程度,在解放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解放战争时一场惨烈的争夺战,可能会出现对方死战不降,进攻一方奋力将敌人全歼的情况;但攻守双方都打光的场面,是极少出现的。配水池是锦州北侧关键据点,国军为了阻挡解放军攻城,把此地完全工事化,东野炮兵无法以火炮洞穿,只得组织强攻,使用近迫作战,而近迫作战无疑是死人最多、最快的残酷打法。800余名国民党守军在外墙上喷了各种死守配水池的标语,战前就没打算活着走出工事。

最终在48年10月12日,东北我军3纵7师20团1营在赵兴元营长的带领下,英勇地与敌人激战十个小时,以近乎肉搏的方式,终于夺下了这一关键据点,敌我双方阵亡官兵均在800人左右,我军1营营长赵兴元身负重伤,而该营战士除少数几个幸存者外,几乎全部牺牲。赵兴元营长无疑成了战斗英雄和模范人物,他此后的发展如何呢?

作为营长,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士兵,心理创伤是不言而喻的。但赵兴元并没有被打倒,伤愈后他又随第四野战军南征,参与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又立下了一次大功:在海口带着一个营的兵力歼灭了薛岳守军一个炮团。不久后赵兴元升任353团副团长,抗美援朝时成为团长。1966年升任师长,三年后又被提拔为副军长。1948年配水池一战,是我军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令指挥作战的赵兴元收获无数荣誉,先后33次得到主席接见,这对于一名军人是难以想象的:很多将领被接见一次都很难。

1988年,赵兴元被授予解放军陆军中将军衔,达到了个人军事生涯的顶点。在一般人看来,战争年代先后9次负伤的赵兴元是大英雄,但其实赵兴元将军本人并不特别在意获得了什么个人荣誉和军衔。整个军事生涯,配水池一战是赵兴元将军的成名之战,但却也是他最不愿回顾的一战,相比自己收获的无数军功章,他更想拿它们换回当年逝去战友的生命。

晚年接受访问,每当提起战死的800多名战友,赵老都忍不住泪水。1948年赵兴元从枪林弹雨的配水池阵地活了下来,才有了后来的多次晋升。但在那种环境下,生与死只是一瞬间的变化,对于具体的指战员而言,除了战斗意志之外,当时能否坚持到胜利很大程度上只是运气的不同,这也是赵将军并不看重军衔和职务,而一直不能忘却死去战友的原因。赵兴元将军高寿,以91岁高龄在大连病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