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万捐款仅给救助对象3万,敲骨吸髓,披着慈善外衣的生意平台

 昵称UZWbF 2023-07-22 发布于海南

奔驰大哥给重病女生捐款90万元,女生到手仅3万元,最终遗憾离世。

救助平台:剩余款项捐给其他贫困人员。

90万捐款仅给救助对象3万,敲骨吸髓,披着慈善外衣的生意平台

这样的解释简直就是荒唐,把所有人都当成三岁小孩了吧。捐助人愿意捐助90万就是为了救助该女生,平台有什么资格改变捐款的用途?有什么权利违背捐助人的意愿?“捐给其他贫困人员”,这话说出来谁信?明眼人都看得出钱已经落入某些人的口袋,当然也许他们口中的贫困人员指的是他们的老板吧!用来救助他们贫穷的老板是吗?

这样的平台可谓是吸血鬼,利欲熏心,什么钱都敢拿,什么钱都敢赚,把慈善事业当成生意平台,充分暴露了他们良知泯灭,毫无人性,敲骨吸髓,吃干抹净的丑恶嘴脸。

救助平台的乱象已经被人诟病已久。

2019年,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淤血昏迷。随机吴鹤臣的家人在网络众筹平台“水滴筹”众筹100万元。

90万捐款仅给救助对象3万,敲骨吸髓,披着慈善外衣的生意平台

原本这是一件令人同情和悲伤的事情。然后有网友发现吴鹤臣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他的父母每月养老金超过8000元,他夫妻俩在北京不仅有房有车,而且储蓄还不少。

此举随即引爆了网络舆论。有钱还要向社会捐款,这是典型的富人向穷人伸手,把他人的善良和爱心当成可以免费薅的羊毛,不要钱的韭菜!社会救助是为了帮助十分困难的人渡过难关的,而不是某些人保持生活标准的筹款渠道。

90万捐款仅给救助对象3万,敲骨吸髓,披着慈善外衣的生意平台

人民日报也发文感慨:善良为困顿兜底,谁为善良兜底?社会的善良资源是有限的,无情的掠夺和浪费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救助平台这种对于救助对象的情况不进行确认的行为,纵容了这种欺骗似众筹。在真假难辨的情况下,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也不得不打消了念头。这样无异于把真正有需要的人群逼上绝路。

国内的救助乱象,归根结底,还是利字当头

90万捐款仅给救助对象3万,敲骨吸髓,披着慈善外衣的生意平台

有消息传出“水滴筹”的捐款抽成高达70%。这意味着大家捐的大部分钱都落去了平台自己的口袋。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让这些平台趋之若鹜,根本顾不得社会良知和仁义道德。有新闻爆出这些救助平台已经把救助筹款发展成产业链了。首先是寻找需要救助对象(不管是否需要救助与否),其次编写救助情况(尽可能体现贫困),最后就是众筹抽成(分钱)。

90万捐款仅给救助对象3万,敲骨吸髓,披着慈善外衣的生意平台

你们说,救助平台到底算是慈善机构还是盈利机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