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波动增长 企业数量区域分布不均

 观研报告网小站 2023-07-22 发布于湖南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上游主要为各种零部件等以支撑感知层;中游是以光传输、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构成的传输层;下游是应用层,其中以物联网领域中的各项应用为主。

传感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2014-2020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510.3亿元,同比增长14.7%,预计2020年,将突破2500亿元。

2014-2020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我国传感器行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小型企业多数集中在低端产品的生产一价格竞争为主,高端产品集中在龙头及外资企业手中,主要是以品牌竞争和技术竞争。

国内传感器制造行业梯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其中海康威视、歌尔股份、大华股份为国内主要品牌,营业收入分别为577亿元、351亿元和261亿元。

2019年中国传感器上市营业收入TOP10(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从企业分布来看,我国传感器行业分布较不均衡,华东地区传感器企业数量较多,占比56.86%,中南地区约占23.09%,华北地区约占8.36%,西北地区约占4.44%。

2019年中国传感器企业数量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从生产企业情况来看,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国内企业纷纷布局其中。目前,我国传感器上市企业多达66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此外,珠三角区域、京津地区、中部地区分布相当。

区域

内容

三角区域

以上海、无锡、南京为中心。逐渐形成包括热敏、磁敏、图像、称重、光电、温度、气敏等较为完备的传感器生产体系及产业配套。

珠三角区域

以深圳中心城市为主。由附近中小城市的外资企业组成以热敏、磁敏、超声波、称重为主的传感器产业体系。

东北地区

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主。主要生产MEMS力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

京津区域

主要以高校为主。从事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在某些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北京已建立微米/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部地区

以郑州、武汉、太原为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在PTC/NTC热敏电阻、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等产业方面发展态势良好。

其他

传感器产业伴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在其他区域,如陕西、四川和山东等地发展很快。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传感器行业分布领域较广,包括汽车电子、网络通信、工业制造、消费电子以及医疗电子等领域。其中汽车电子领域比重为24.2%,工业制造领域比重为21.1%,网络通信领域比重为21.0%,消费电子领域比重为14.7%

2019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2014-2020年中国传感器行业政策一览表

时间

政策

2019.12

2019年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公示》

2017.12

《促进金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7.11

《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

2016.8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2016.5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

2015.7

《国务院源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