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数”能生巧

 博阳书屋 2023-07-22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宁波市鄞州区东南小学海晏路校区

203班俞荭婵

指导老师:蔡玲玲

\ | /

    快开学了,妈妈让我制定下这学期背古诗的计划。首先我把需要背的古诗数了数,一共有78首。妈妈问我一星期打算背几首,我想了想周一到周五每天一首,一星期是5首。妈妈又问道,那这些古诗我们这学期可以背完吗?   

图片

                         (1)                                   

我想了想5+5=10(见图1),算出来的结果是16个星期。那把星期数变成几个月呢?于是我又开始算,一个月30天,大概是多少个星期呢(见图2)?一个月有4个星期左右,那16个星期是多少个月呢(见图3)?

图片

                        (2)                                 

图片

(3)

所以按照这个计划,大概4个月可以完成剩下的78首古诗。按照9月1号开学,9月,10月,11月,12月,我可以在这个学期背完剩下的所有古诗。但是制定计划容易,要坚持会比较困难,希望这个计划可以督促我去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

  “数”能生巧,我把数学知识运用到了背诗计划中。其实,古诗中也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如读到唐代杜牧写的《江南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百八十”这个数瞬间吸引了我,后来我才得知“480”在这里并不是个确定的数,诗人是用它来表示数量很多的意思。而最后一句诗中的“多少”二字也是我们数学中经常用来提问的词,但作者在诗中却用这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的伤怀和愁绪。看来,数学和诗词真的是一对好朋友,在古诗中隐藏了一个数学世界,真是有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