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不想看书的时候

 一只特立的兔子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这周,从周一开始,我就在看书,一开始我是看连岳老师推荐的《简单的逻辑学》《乌合之众》,可能是我的智商不够,对这类型的书怎么也无法坚持有兴趣的看完。

于是整个人变得无趣,乏味,看嘛,评论这么高,可是真的不想看。

越是不想看的时候更要看,越是不想跑步的时候更要去跑步。

越是不想学习的时候更要去学习。

这种鸡汤是不是经常喝?

我也是这么和我自己说的,书是好书,是你的问题没看进去,不能怪书,你要好好的沉下心来看。

结果呢?我越是这样,我越看不进去。

我还和自己说,这是好书,可以学到很多的。

连岳,每天一篇文章,靠打赏都可以是日进上万,连咪蒙都在文章中夸他。

可是,他推荐的书,真心看不下去。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

看又看不进去,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不看,肯定无法提高智商。

终于在昨天,我想出一个好的办法,那就是换书。换一本书。

我在学生的课文上看了一篇托尔斯泰《穷人》,当时我以为课本上的是缩写版,我先是在图书馆网页搜,发现这个书不能送达我所在地区坪山,只在光明新区可借阅,总不能为了一本书,跑到光明去吧,几十公里的路程。

果断和马云做了一笔交易,买了一本书。

物流两天时间就到了,当我到快递箱领取快递时,我才想起,我买了书。

我马上翻看《穷人》,和书上的内容时一样的,简短,大失所望。

接着翻看《一个地主的早晨》,我没看目录讲解,先看正文,不想剧透。

聂赫留朵夫公爵念完大学三年级,当时才19岁,他立志要改变农村的现状,于是弃学,开始一系类的措施。当他决定做之前,他写信给他姑妈:“只要上帝赐我健康和长寿,我会在我的事业上取得成功。”

姑妈给他的回信:   

你的来信只证明你有一颗善良的心,而这一点我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 

在实际生活里,善良的品性往往比恶劣的品性对我们更有害,我不想说你在干傻事,你的行为使我发愁,你说你认为过农村生活是你的天职,你要使你的农民幸福。

首先我得告诉你,我们往往只有在做了错事以后才能认识自己的天职,

其次,为个人谋幸福要比为别人谋幸福省力得多,

第三,要成为好东家(现在的村委书记)必须做一个冷静而严格的人,

你尽管竭力想装成这样,却很难做到。

 姑妈这么有才华的女人给他的建议,他是不听的,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一切,于是就出发了,经过了一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改变。自己却变得成天伤心,未婚妻也不在身边,同学都在继续求学,考研,。

回到目录的讲解,我才知道,这并不是小说,这是托尔斯泰早年的经历。

从大学退学后,托尔斯泰力图改善农民的生活,率先在自己的领地上推行一系列的农奴制改革措施,希望通过贵族思想净化的方式来调和与农民的矛盾,但是以失败告终。

看完之后,其实心里很难过的,空有一身抱负,却毫无能力去改变。

好在托尔斯泰及时止损,开始创作,现在我还能看到他写的书籍。100年前写的书,我还能看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根本无法与几千年的农奴思想作斗争。

与其这样,不如先自己我改变。

所以当我们不想看书的时候,不是强迫自己继续看,而是换一本书。

当我看《一个地主的早晨》的时候,我很怕就结局了。好书就有这种吸引力。

不想看书的时候就换书,不想跑步的时候就停下来走路。

这是我最近的体会,我愿意和大家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