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完美的一天

 一只特立的兔子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最值得被纪念的一天。

昨天,是我最忙碌的一天。

早起,在床上磨蹭15分,还是起床,4点15分。告诉自己,睡觉很舒服,但是只有早上时间属于自己的。今天将是忙碌的一天。

起床,更文,跑步40分钟。

跑步回来,7点40分,孩子和爸爸在串珠子。我去洗澡。跑步被淋着一身雨,赶紧洗澡。

听到孩子爸爸在外面训,要交换手机,一直在抱怨。他责怪我没有及时把钱取出来,因为他的还款期要到了。而通过银行卡还款是要手续费的。他一般是现金还款。

我理解他,确实是我忘了这回事,最后还款期是26号。

他就像是一个小姑娘,曾经的我,自己在发脾气,而最终我却不知道他为什么生气,最重要的原因是我。

就像我们那时候谈恋爱,我总是责怪他,为他的一点小事生气,而他并不知道我生气是因为他。

太像了,只是角色交换了。

我想这就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洗完澡出来,把手机找到。因为静音,电话是听不到声音的。

拿给他,他带着孩子去医院复查眼睛。

我留在家里,看小的。小的还在睡,趁这个时间,我叠好被子,读流利说,整理昨天的衣服,拿去机构那用洗衣机洗,手洗已经来不及了。

读了17分钟的流利说,孩子醒了。不哭不闹,睡到自然醒,自然没有发脾气。

我抱着她,要下楼,看着窗外的暴雨,要抱着孩子,要拿着雨伞,要提着一袋子衣服。对我来说也是一项难题。但还是得顶着上。孩子不愿走,但还是听我的话,要去买菜。她跟着我走了。

下了楼,欣喜若狂,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不用打伞,孩子也可以自己下来走。看到水坑,她要玩,我说回家穿靴子再来玩,我做好了她要闹的准备,没想到她居然听得懂我的意思,不玩了,跟着我走。我就这样走一段,抱一段。告诉自己,慢慢走,总能走完。

回到机构,我先把衣服丢洗衣机。这洗衣机节省我很多的时间。

而同事帮我把米饭煮了。我就准备带着孩子去超市购物,出门前,没给同事钥匙,就把门没上锁,这样她可以进来。而我带着孩子出去。

说到这,提个安全感,自从我没钱以后,我出门机构门不锁都没事,毕竟没钱。别人都不会看上我什么。

到了超市,买菜,想着做乌鸡汤,可是乌鸡摊位的工作人员还在吃早餐,说要等十分钟,我想,我自己切还得麻烦,那就花十分钟去等待,在自己切和花十分钟等待中我还是很有选择的。我知道自己切肉技术不好。切是可以,但是肯定不好看。

趁这十分钟,我买其他的菜,胡萝卜,土豆,马蹄,圣女果,鸡汤的配料,火腿,肉,肉末,给孩子买了巧克力派。因为出门手机没有流量,不玩手机了 。多了思考陪娃的时间。

孩子坐在购物车上,要拿胡萝卜,我给她拿。顺从她,是和她很好的相处的想象。她只是想拿胡萝卜而已。

等到工作人员吃过早餐回来,蔬菜档的人都知道我在等他,他一来大家都招呼他。

是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来超市经常看到他。他拿起一只乌鸡,打了价格,50.3元,我确定要买,他开始切,这个时候,传来一个声音,

“那只鸡是我先买的。”

我一听惊呆了,超市只有一只乌鸡,我是想好要做乌鸡汤。这别人先买了,那我怎么办。

再一看,原来是另一半的家鸡,她早早放在粘板上。等于占位,但小伙子也没发现那里有一只鸡,因为他就顾着拿我的乌鸡直接冲洗,切了。

还好,不是我的那只鸡。

在收银台买单,我自带了跑马的袋子,要省钱呀,所以两毛钱的袋子,我也得省了。

但是把物品装进去才发现袋子太小,东西太多,不够装。正愁着怎么办。我是打算背着跑马袋子,而两手抱娃,现在还得买袋子,还得腾出一只手出来。

收银员什么也没说,送我一个袋子,要知道超市的袋子都要收费的。就这样,她默默送我一个袋子,跟我非亲非故。我真的觉得惊呆了。

我也就默默走开了。

下楼,又是暴雨,但是我不怕,告诉孩子,下雨也不要怕。妈妈在这里。

我就这样抱着娃在雨中走,可能是我铁定心要走,雨慢慢小了。

到了家里,开始切菜,乌鸡马蹄清补凉汤,土豆胡萝卜炒火腿,南瓜焖肉末,清炒娃娃菜,想好了做什么菜。就好办多了。

我在厨房弄菜,给娃一个巧克力派。她安静的吃,吃完了地板都是渣渣,我也没生气。她吃完了就自己玩,爬楼梯,上上下下,上床下床。我告诉自己,别太担心,担心什么就会发生什么。担心没有用,如果担心有用就一直担心就好了。

整个期间,我就看了一次娃,发现娃要拉屎,我及时把住,她没弄到裤子上,庆幸又多了时间。

土豆丝忘了过水,煮出来软塌塌的,告诉自己没关系,可以当做土豆泥。

要心态好,什么都好。

孩子们回来了,开始吃饭,婆婆也回来了。

孩子很兴奋,看到今天的乌鸡汤,但也有女生不喜欢,因为是乌鸡,长得丑,不喝汤。

人民币也有人不喜欢的,有的人更喜欢美元。我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喜欢。

吃过饭,洗碗,看孩子睡觉。接着自己也闭上眼睛。

就这样过了20分钟,我醒来,到厨房弄水果的时候,一边弄,找出坏的圣女果,心想,超市怎么做这事,居然能把水果放到烂。这真的不如菜市场。平时我都是去菜市场买菜,今天特殊。就这么胡思乱想,一个圣女果掉了,我捡起来的时候,额头砸到旁边的铁架上,怪自己动作太猛了。就这样,额头出现一道疤痕。完了,可是靠脸吃饭的。

有疤痕,还流血,知道是铁制品,得打破伤风。问了朋友和孩子爸爸,都说要去打破伤风。

想想,我还是很怕死的。

让同事带着学生去上学,我先去医院。

到了医院,很近,离家就一公里。是人民医院。

挂的是急诊外科,收费员提醒我,急诊外科人多,刚收了一个抢救的病人。想起流利说群的语伴,一个语伴说她昨晚做了一个车祸抢救的。看到自己的医保卡余额居然有4700多,这是我最多的钱,想起之前怀二宝的时候,要检查心脏,被告知心率异常,要做进一步检查,当时很不舍得花自己的钱,但医保不报销,只能刷自己的钱,费用很贵,一次就1000多,当时医保卡几乎是没钱了。孩子爸爸告诉我,钱留着是来用的,有病就要看。我特别的抠门,我就是不想花钱。但还是花钱了。可今天居然里面又有4700多。让我很惊喜。我从来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多钱。我现在可是一个负债累累的人呀。

我一到急诊外科,第一个号居然叫我。欣喜若狂,对我来说,等待就是浪费时间。

医生一看我没有病历本,让我去买,到了收费站,病历本要现金,我没有。后排的病人主动给我10元,感恩热心人。

再去看,已经排满人。但是医生还是喊我的号。

医生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但是人很认真,帮我看了伤口,确定不需要打破伤风,只需要拿药膏涂涂和吃消炎药就好了。就这样花了我100多块钱。

缴费,拿药,清洗伤口的护士居然认识我,她孩子以前是在我这里午托,这才想起来,这孩子家长,我们从来没见过面,缴费都是通过微信。

因为有看朋友圈所以她认识我。她惊讶我每天跑步。清洗伤口还给我粘上棉布,我觉得有点夸张,就不弄了,她还递给我两包棉签,回家自己涂药。这又是让我惊喜。

既然没事,就接着下一个计划,买衣服。做准备。

买衣服的时候,被服装店老板夸“前凸后翘”,身材好,衣服比订做还合适。

我保持头脑清晰,知道自己肚子上,手臂上还有很多肉。

买好衣服,打算买单,爸爸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愁云满布,隔着无线电话都能接收到他电话那一头的愁绪。听他说怎么没钱装修。不想给我留下负债,但他也不知道怎么和人借钱。怕给我添麻烦。

我只能是听着,告诉自己,不要受爸爸影响。一朋友说我最大的弱点就是容易受别人影响。我想这是我最大的弱点。我要改。

除了我以外的人,都是别人。

衣服是378元,我砍价,最终300元成交。

回去的路上,想起一朋友给我提议,关于爸爸房子的装修。我一想觉得挺不错,又给爸爸打电话回去,告诉他,让五个孩子一起出钱,一人2万,事情就可以解决了,他60多岁,不要再去找人借钱,而我们30岁,20出头的孩子,一人负责2万是非常轻松的,实在不行就刷信用卡,还为我们姐妹们争取福利,房子装修我们出,等他老了不在了,房子收租我们也可以分成,不要只留给儿子。虽然我从来不啃老,但我也要说明我现在的付出是投资,是要有收益的。

他又说儿子刚毕业,拿不出两万,我说他会有办法的。他可以找我的信用卡借,我额度高。

就这样,他变得开心了,不再是愁云满布,隔着电话也能听到他的开心起来。

我还跟他讲了一个英文小故事,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个农夫死之前,把孩子叫到面前,说田地里有黄金,说完就死了,孩子就去找,没有黄金,但把土地耕了,翻了一番,终于明白父亲的意思。

告诉他不能为弟弟妹妹想那么多,他越是护着孩子,孩子越没出息。像我无依无靠的,什么都得靠自己。

我之所以这么努力,都是我父母什么都不给我,知道需要钱才想到我。想想自己也就这价值。其实我可以不管父母的,他们对我太狠了,在我生孩子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人在医院,但是我告诉自己,所有的人事物的发生,都是为了让我来这个人世间更好的成长。我可以带着抱怨但我也可以带着感恩。不管哪一种,我都要为自己负责。

所以我选择感恩。不跟我父母计较。

而且因为有他们,才有我,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发光发热。

接着回家,看到两个孩子和爸爸在小区里打篮球。在陪伴孩子方面,孩子爸爸做得还是可以的。

然后我把钱取出来,给他还信用卡。和他表明,钱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有就用,没有我也不会怎么样。我吃不多,用不多。

到了晚上,工作也很顺利,8点15分我就下班了。早早刷牙,伤口不能碰水,睡前看了英文小故事,其实很多单词不认识,但不影响我看书。

小的因为什么哭闹,我没理她,自己就好了。

两姐妹自己刷牙。

姐姐告诉我,婆婆一回来就骂她,问她什么原因骂她,她说她不吃饭。我说婆婆骂得对,是我的话要打的。

告诉她婆婆来帮忙是帮了妈妈,如果没有婆婆,妈妈会累死的。

就这样,迷糊睡了一觉,醒来希希还在玩,告诉她赶紧睡觉,明天要去买菜,她才睡了。一想到可以去买菜,这是希希最喜欢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