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风吟楼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首先要说明一点:现在的【听】字和它的繁体字【聼】在甲骨文中是含义相差甚远的两个字。知道了这点就不难理解现在的“听”为什么和耳朵没关系了,下面我来详细讲解。

汉字简化之前,“听”和它的繁体“聼”是两个不同的字。“听”(读音yǐn)”字本义为笑的样子(《说文解字》:听,笑貌。从口,斤声)。现代汉语中,“听(yǐn)”被用作“聼”的简化字,本义已废。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聼(听)读音:tīng

“聼(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甲骨文、金文时期的字形为耳朵和嘴形状的组合(见下图),属会意字,从口从耳,本义指耳朵听见口中所言。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西周金文构型与甲骨文相同,但耳朵已经变样。下部增加了两个构件,右边是“生”字,左边是“古”字(见下图)。根据铭文“聼命于天子”推测,可以确定是“聼”字,义为聼从。其构型含义可能为聼到了发生在古代的故事。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楚简、小篆时期,“聼(听)”的字形演变为“耳”和“悳” “壬”的组合(见下图)。 “壬”读作tǐng,意为挺立,它在“聼”字中一般认为表示读音,也有人理解为是个站在土堆上的人,表示站在高处才能用耳朵听得到。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到了楷书时,这“壬”字写成了斜王旁的“王”字(见下图)。“悳”是“德”的异体字。“德”有嘉言的意思,“闻之嘉言为德”;也有人理解为有德者耳聪。也有人认为,“德”与“得”同音。在这借用“得”的意思,与“耳”字组合在一起,表示“耳有所得”,便是耳朵获得了声音。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元朝忽必烈时期,在蒙古语地区推行自创的八思巴文(一种蒙古文字),并未对广大汉族地区的文字文化强制管理。同期随着民间文学、小曲小调逐渐兴起,为适应誊抄书写的需要,一些人便把,“听(yǐn)”字当做“聼(tīng)”的俗字使用,并形成一定影响,“听(yǐn)”的原义不再被使用。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1964年新中国开展汉字简化工作,采纳了民间俗字,“听”字被确定为“聼(tīng)”的简化汉字。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引申义:

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必然在思想行动上顺从、服从,故引申为听从、接受。

审案时,主审官要听诉讼双方的言辞,之后做出合理判决。听字由此引申出审理、判断义。

民国时期仿照“英尺[呎]”形式,造字翻译,加口旁,表示外来进口的。

【听】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