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突患“罕见病”,丈夫婆婆相继病倒!柳州女子6年抗争:一切都会好的!

 南国今报 2023-07-22 发布于广西

面对生活困境
很多人用不懈的坚持诠释着不一般的勇气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岑女士
她凭借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毅力
用爱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希望

岑女士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柳州人
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
但从2017年夏天
她时年16岁的儿子阿泽
患上一种“罕见病”开始
不幸便接二连三地降临她的家庭
……


01

16岁儿子突患“罕见病”
阿泽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少年,他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都有梦想和未来奋斗的“小目标”。然而,2017年夏天,阿泽在一次普通的体检中,被发现有一项指标异常,但却一时查不出是患了什么病。在医生建议下,岑女士和丈夫带着他去北京求医。
在北大医学院,阿泽被诊断为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和扩张型心肌病,这一诊断结果,对岑女士和丈夫犹如晴天霹雳。
随后,阿泽便开始了无休止的治疗和求医。虽然已经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病,但目前在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尚没有根治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为控制病情,阿泽需要大量服用激素药物,导致其身体发胖,体重暴涨到了100多公斤。
因为阿泽下半身无法动弹,岑女士也没办法背着他上楼。所以阿泽出院回家,她都只能打119求助。有好几次柳北区白沙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出警,作为同龄人的消防员们也经常鼓励阿泽要加油。

柳北区白沙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背着阿泽回家

阿泽的身体每况愈下,渐渐地已经不能下床行动了。其间,岑女士带着他去过很多医院,西医打针吃药控制病情发展,中医针灸、药浴缓解身体疼痛……只要认为对儿子的病有效的方法,岑女士都会去尝试。

02

丈夫和婆婆相继病倒
然而祸不单行,2021年,岑女士的丈夫原来患的糖尿病引起了肾衰等系列并发症,最后发展为尿毒症,需每周做三四次血液透析。今年3月中旬,岑女士的丈夫病情加重,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至今仍住在ICU病房里。
而婆婆因年事高,在家摔倒几次后,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只能送养老机构帮照顾。
在外人看来,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扛得下来,甚至有人觉得岑女士最后会选择放弃。然而,岑女士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些质疑。不管是面对高额的医疗费还是照顾家人的艰辛,她都一如既往地努力着。她每天都在单位、医院和家里三点一线地来回奔走。
今年6月,阿泽的病情迎来了新转机,针对他的这种罕见病有了一种进口针剂,能有效控制病情。阿泽用后病情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03

把自己当成照亮家人的灯
阿泽病后心里也有过阴暗时刻,但母亲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岑女士成了儿子灰暗人生里的一盏明灯,总在他迷茫无助的时候照亮他前行的路。
岑女士常常教导阿泽,要懂得坚持、懂得感恩。他们母子都喜欢唱歌。在家里,阿泽常常放声歌唱,让歌声把不开心都带走,把生活的阴霾唱散。他们母子互相扶助、共同与疾病战斗。渐渐地,阿泽从灰暗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变回了从前那个乐观开朗、阳光的少年。
由于双腿不能行走,阿泽的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解决。有时候,他也会跟妈妈开玩笑。比如一次他打电话给岑女士,开玩笑地说:“你不快点回来,等我好了,你以后想照顾我都没机会了……”阿泽幽默的玩笑,把岑女士逗笑了。
儿子渐渐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在泥泞中开出了明艳的花,这让岑女士觉得生活也渐渐有了希望。她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岑女士还时常教导儿子,做人要充满正能量,要相信自己的善意都会得到回报。
对儿子是这样,对丈夫也是这样。岑女士每次去医院探视丈夫时,也会在丈夫耳边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配合医生的治疗,我和孩子在家里等你回来……”寥寥数语,但却是她心底里最真的愿望。
岑女士也有过害怕,有过迷茫。有时候,她在夜里想到这一件件不幸的事,也会失声痛哭。可抹干了眼泪后,第二天她依旧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她跟儿子和丈夫说的那些话,其实也在鼓励着自己。

04

不离不弃坚守信念相信未来
身边的朋友都感到不解: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岑女士说:“心中有信念,未来就有希望!”
在她看来,此时,为儿子和丈夫治好病就是她的信念。她多坚持一天,儿子和丈夫就会有多一分希望,所以,她从未曾想过放弃,只要有一丝可能,她都会全力以赴。
虽然生活上困难重重,但岑女士却心怀慈善。遇到别人需要帮助,她常不吝出手。她还经常向慈善机构捐款,虽然不多,但她觉得这是在传递爱心。
岑女士把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传递给家人,怀着乐善好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使自己也变得了坚强。
最后,她表示
她一定会坚持到“云开日出”那一天
她要看到儿子战胜病魔
重启新的生活
要看到丈夫康复回到她身边
他们要一起白头偕老
……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蓝超君  实习生黄德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