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气宣失就容易耳鸣,轻则嗡嗡响,重则听力下降,分享一个补气方

 一葉一如来 2023-07-23 发布于广东
图片

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

这句话形容肺是身体器官之首,管着全身气体的畅行,主管呼吸系统。

如果肺部出现问题,那么全身的器官都会受到影响,诱发各种病症,所以常说治病先看肺。

图片

肺负责的两种气:

一指呼吸之气。就是咱们平常呼吸的新鲜空气,都是通过肺部的作用来完成。

一吸一呼,过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新鲜氧气留在身体中,保持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转;

二指一身之气。肺有管着一身之气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我们人体靠气血津液维持运转,而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合二为一才结合成宗气

宗气在肺中形成,积存于胸中形成“气海”,人体四肢活动、血液运行等全靠气海贡献动力。

所以,肺部与耳鸣之间也存在着关联。

肺不好,呼吸系统功能减弱,一来大量浊气进入身体,阻碍气体的运转和血液的畅行;

二来,破坏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从而影响宗气的形成,破坏气海,导致四肢活动受损,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耳鸣和各种各样的疾病。

有一则医案,帮助大家理解肺的作用。

这个患者耳鸣2年,这两年间感觉身体抵抗力不断下降,一到换季的时候特别容易感冒。即使是夏天,也不能长期待在空调房内,总觉得身体里面冷,

另外一劳作就感觉气喘吁吁,全身无力酸软,伴有呼吸急促的现象;皮肤干燥,无光泽;小便次数多,尤其是夜晚。

观察舌质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这是肺脏虚损、肺气不足了。

上文咱们说,肺主气,司呼吸。

肺部虚损,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呼吸系统,呼吸都不好了,身体其他器官都不能保持正常运转,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患者总遇劳作时气喘吁吁,全身乏力。

另外患者小便次数多,这是肺气不足又影响到肾阳了。肾主水,水液运行不畅,说明肾功能也受到影响。

主方保元汤加五味子。可补脾气、补肺气、补肾气,保住全身真气不流失的同时,还大补真阳,恢复全身气机,保持身体畅行。气足了,病症自然消失了。

人参、黄芪、生姜、五味子、炙甘草

文中患者肺气宣失严重,所以用人参补中益气。

如果肺气宣失不那么严重的话,也可以用党参代替,更温和一点,人参更适合大补。这都要看个人的体质和情况进行随机应变。

黄芪则可补脾肺之气。如果你经常感到劳累,心慌心悸,干一点小活就全身乏力,动都懒得动,那可以吃点黄芪温补一下,慢慢就能恢复了。

生姜温肺止咳,可以温补肺气,慢慢恢复肺部的主气功能,气足了,身体不虚了,自然也就有免疫力去对抗病毒了,咳嗽自然就好了。

五味子滋补身体,调理身体的肝脏功能,同时还可以强身健体,赶走一身虚弱无力。

甘入脾土,最后加上甘草调和诸药,则可温补脾气,同时将各种药材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患者调理一段时间后,全身无力、酸软症状消失,咳嗽也没有了,小便次数也减少,耳鸣也在逐渐恢复中。

你也受耳鸣的困扰吗?在下方找到你耳鸣的情况,留下数字,我来帮你辩证解答。

1.耳鸣声如蝉鸣,遇劳加重,逢夜加重;

2.眼干眼涩,常觉得口中干渴;

3.指甲干枯、无华;

4.腰膝酸软,不耐久劳,坐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不适;

5.头晕,失眠,半夜容易惊醒;

6.心慌,心悸,感觉疲累;

图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王保奇主任,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脑病科中医药耳鸣、失眠、焦虑、高血压等症状。

临床工作20余年对疑难杂症有深入研究,采取纯中药治疗耳鸣失眠等症状,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同一病症的不同时期调整配方,针对性治疗,达到一人一方,攻补兼施。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