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理诊断“秘密课”-胃肠道章节(三)

 小小竹排江中游 2023-07-23 发布于黑龙江

导语:

上一期文章简单介绍了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的鉴别诊断,本期我们的病理诊断“秘密课”将继续着眼于胃肠道章节,简要介绍胃增生性息肉的相关知识点。


图片

(二)胃增生性息肉 

1

临床特征

增生性息肉是胃息肉中较常见的类型,在胃息肉中占比约17%。该病变为背景黏膜正在经历的黏膜损伤所致反应性或修复性表现。临床并无性别差异,一般发生于50-70岁。部位方面胃窦要比胃体和胃底稍多见;约20%的病例为多发。

2

病理学特征

内镜下,包括增生性息肉在内的所有胃部息肉都表现为高出于相邻胃黏膜表面的突起。胃息肉大小可差距甚大,最大径从不足1毫米、至数个厘米均可。
组织学方面,胃增生性息肉为拉长、弯曲、分支、扩张的增生胃小凹。衬覆在这些结构的小凹型上皮仍保持有顶端黏液帽的特征。相关的间质一般为水肿、充血、炎症表现。间质常见肉芽组织型表现,尤其黏膜固有层的表浅部分、或表面上皮糜烂/溃疡的附近。

图片

图8. 胃增生性息肉。(上)特征性表现为拉长、弯曲、分支、扩张的增生性胃小凹,背景为显著水肿的间质;(下)间质为混合性炎症,并有显著血管成分。如果有糜烂,则表浅部分可能炎症更重,并伴肉芽组织型间质。


与炎症或糜烂的程度一致,表面上皮可有一系列反应性改变,如胞质减少、细胞核增大、出现一至多个显著核仁。上皮的反应性改变在扩张的胃小凹“颈部”可非常显著,因为腺体颈部是胃黏膜的“干细胞”所在地。此外,胃的小凹型上皮因顶端黏液帽的存在,所以可出现显著扩张,此时有点类似杯状细胞。PAS/阿辛兰染色可以区分开这类“营养不良”的小凹细胞与真正的肠上皮化生:扩张的顶端黏液帽仍为中性黏液,因此PAS阳性、阿辛兰阴性,而杯状细胞为酸性黏液,阿辛兰阳性。少数胃增生性息肉会伴有真正的肠上皮化生(约15%)、上皮异型增生(2-20%,大部分研究中的发生率为4-10%)、癌(2%),最典型的情况下,肿瘤性病变甚至恶性肿瘤可发生于最大径超过1cm的胃增生性息肉中。

图片

图9. 胃增生性息肉中,少数会出现异型增生或癌。如本例,为小凹型低级别异型增生,表现为细胞核拉长、假复层。


总体而言,尽管根据分子研究的结果认为胃增生性息肉本身并不是肿瘤性病变,但这类患者同时或非同时、在胃内任何部位发生腺癌的风险的确是增加的。这是因为胃增生性息肉与背景黏膜正在经历损伤有关,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如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和存在某些致病因素(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一般恶性转化的部位有TP53突变,导致免疫组化p53异常表达(如弥漫阳性、完全不表达)。

3

辅助检查

胃增生性息肉的诊断无需辅助检查。鉴于增生性息肉与背景中急慢性胃炎有关,因此可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免疫组化来确定是否存在相应感染。此外,建议临床医师对背景中非息肉的胃黏膜进行活检,以确定胃增生性息肉的病因。

4

预后及治疗

由于增生性息肉的情况下,相关肿瘤发生风险升高,因此建议内镜下完整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如前所述,胃增生性息肉临床最重要的就是背景伴胃炎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如果内镜活检或增生性息肉切除时未对背景黏膜进行取材,则一定要备注:建议对胃底和胃窦处平坦表现的胃黏膜进行活检,以排除萎缩性、急性、慢性、“化学性”胃炎。

5

鉴别诊断

胃增生性息肉 VS. 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是胃部息肉中最常见的类型,送病理检查的胃息肉中70-90%为该类型。如前所述,胃增生性息肉可发生于胃部任何部位、胃窦稍多,但胃底腺息肉则局限于胃体及胃底。
组织学上,与胃增生性息肉相似,胃底腺息肉也是腺体增生及扩张所致;不过,胃底腺中扩张的腺体为泌酸腺,衬覆的是壁细胞、主细胞及数量不等的黏液颈细胞。泌酸黏膜背景中的扩张腺体还伴有相对正常的腺体结构,且一般背景中并无胃炎。实际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底腺息肉之间是负相关。

图片

图10. 胃底腺息肉。(上)胃底腺息肉为程度不等扩张的泌酸腺构成,衬覆细胞为壁细胞、主细胞和黏液细胞;(下)上述三种细胞的细胞核均为小圆形、位于基底。
胃底腺息肉的发生有两种临床情况:散发性,息肉病综合征相关性;后者大部分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散发性胃底腺息肉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美国人中女性多见,与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有关。散发性胃底腺息肉伴有上皮异型增生的情况极为罕见,美国发表的文献中尚未见进展为腺癌的报道。胃底腺息肉一般较小,数毫米而已,极少超过1cm,单发或多发均可。上消化道内镜下查见≥20个的胃底腺息肉、或同时查见十二指肠腺瘤,则必须考虑综合征可能。胃底腺息肉也曾报道于综合征型的胃腺癌伴近端多发息肉(gastric adenocarcinoma and proximal polyposis of the stomach,GAPPS)。散发性胃底腺息肉的分子异常为CTNNB1基因(编码β-catenin)突变,而不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的APC基因突变。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前述综合征型的胃腺癌伴近端多发息肉情况下,胃底腺息肉极为常见,据报道发生率为13-84%不等。这些情况下胃底腺息肉的发生率岁年龄增加而症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中胃底腺息肉的特殊表现有:胃底和胃体被息肉病“遮盖”(这在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极为罕见),且胃底腺息肉发生于儿童患者(这在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也极为罕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的胃底腺息肉中,高达四分之一的病例具有上皮异型增生,且文献中有进展为腺癌的报道。

图片

图11. 综合征相关的胃底腺息肉中,低级别异型增生要比散发性病例更为多见,具体表现为细胞核拉长、深染、假复层排列;该图所示为腺体深部(上)。异型增生也可累及表面上皮(下)。

图片

图12. 综合征相关的胃底腺息肉中也可出现高级别异型增生,细胞学表现为细胞核变圆、增大、排列极向丧失,同时具有结构的复杂表现,如本图中所示筛状结构。

备注:本读书笔记参考著作为Fadi W. Abdul-Karim和Charles D. Strugis所著、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Differential Diagnoses in Surgical Pathology Tumors and Their Mimickers》,有对该著作感兴趣的朋友,可移步各大电商平台自行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