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作家|关延平:最美的 地方就是家乡

 百姓文学社 2023-07-23 发布于云南

离别故乡五十年了,但我依旧清晰的记得故乡的美丽,依然有美好的言辞来形容她。

隆冬的漫天鹅毛大雪,漂落在原野,飘落在村落,飘落在泥土的房子上,飘落在我童年的心里,飘落在我一生的记忆里,故乡天空上的云永远漂移在我辽阔的心中, 我故乡的名字叫阿城。

  前几天,城里的小舅来信给我妈妈说屯子里的小舅病了,二年前就已经吸氧气维持了,现在是每况愈下,日不如一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家里商量一下,我妈也八十多了,早有回老家的心愿,借此就都看看,于是,我陪妈妈回去,也完成我多年的夙愿,回到家乡,仰望家乡的天空,看看故乡的天上的云。

五十年前回老家阿城,需要到沈阳换车然后直达。天黑乘车,天亮到达。绿皮火车,十多个小时,票价10元另4角。现在的高铁,三个半小时就到了。车上也没有了原来的拥挤无座劳累,虽然票价张了三十倍。 

原先那些土房子没有了,泥泞的道路没有了,家家院落里堆着高高的玉米竿垛没有了,

大马车没有了,生产队的院子,房子,牲口房,米房,豆腐坊,摇鲁井没有了,最漂亮的砖瓦房的青年点也没有了。现在都是砖瓦房,水泥路面,自来水,液化气,有线,宽带,家家有车,最次的电三轮。

     虽然变化这么大,但我还是感觉到缺少一些我渴望的记忆的一些东西。有一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那些村里人声鼎沸的劳动场景,朴实的笑容,勤劳的样子没有了,当年和我一样大小的伙伴,都步履蹒跚了,村里都剩下寥寥无几的老年人了。

    过去那些年豆包,糖稀{用甜菜自己熬的糖汁}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白糖,酱油,大米饭

酸菜饺子,现在都日常化了。现在家家也不养大狗了,也不养羊,不养猪了。过年了买两头年猪几百斤。

     以前的房子都不大,一家人挤在一起,两边住人,中间厨房,烟熏火了的,屋里自然不能太干净的,前后园子也不是很大。现在房子很大,园子都几百平,每个人都六七亩地,还有很多荒着,多好的黑土地啊。

    我的故乡变化真的太大了,若没有领路,真的找不到以前的家了。我看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知足,幸福。对未来还有更美好的期待憧憬。秋后收割完,大地上都能拣到几千斤遗漏的不要的包米。在农村只要付出辛苦,到处都是能得到的财富。

我的家乡还有更多的美,在我记忆的深处,充满着快乐的故事,像秋后的原野,弥漫着高粱,大豆,香瓜,西瓜,甜菜的芳香,呢喃的燕子,日落归家。

但还是有一些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渐渐远行的东西。作火车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凝视着远方。远方真的很远了。

作者简介:

关延平,1962年,辽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诗歌及诗歌评论集一部《现代诗歌笔记》

《百姓文社》《作家文学》《散文杂志社》 纸刊选稿基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