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判琐记:中信银行事件,为什么让很多法律人感到愤怒?

 红发橙子 2023-07-23 发布于天津

上期内容:庭外闲语:闭嘴,是前浪面对后浪时的基本修养!        

这几天,中信银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事出了,银行深夜道歉了,支行行长也撤职了。在同学群里聊到这件事的时候,几位在银行工作的同学颇以为这家银行的回应还是可以的,觉得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倒是一贯温和的橙子提起这件事颇有不甘,觉得这件事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应当进一步查处。银行工作的同学真心不理解橙子愤愤不平之情以及恨不能“赶尽杀绝”,不明白橙子这是在激动个啥

橙子为什么提起这件事如此激动无他,问问民事口的法官和律师,哪个提起去银行调取证据,不是一肚子苦水呢

现实中去银行调证,真是太难了!

说起去银行调取证据,就离不开法院调查令。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当事人的银行账户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因此每个参与过民事诉讼的法律工作者都有过去银行调取证据的经历。以往这类证据只能法官调取,为此耗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后来各地法院陆续推出了调查令制度,法院以调查令的方式委托律师代为调取证据,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因为有的银行根本就不接受法院的调查令! 

有一回审理一件继承纠纷,需要调取被继承人在某一线城市的银行账户明细,我向律师开具了调查令,律师反馈的结果是有一家银行不接受法院的调查令,只能法官去调取,而且必须去指定的网点。我带着助理大清早就出发,高铁换乘地铁赶到了指定的银行网点,去了之后工作人员也只是收下了我的调证申请,一句“七个工作日后再来”就要把我打发走,我尝试着沟通,说我们不是本地法院的,来一趟也不容易,能不能当天拿到结果,结果对方不耐烦地告诉我不行就是不行,必须七个工作日。我只好带着助理打道回府,后来有一位同事去这个城市的一家法院调取案卷,我委托同事帮着跑了一趟才把材料取了回来。

遇到银行不接受法院的调查令,律师们也是欲哭无泪的,在案多人少的大背景下,法官即便同意去银行调证,到底多长时间能完成调证也是说不准的事,当事人和律师除了等还是等。

这是不接受法院调查令的,那么接受法院调查令的银行,是不是调证就很容易呢?

怎么可能!

即便是接受法院调查令的银行,一样让你头疼不已。

各家银行对于调取证据的政策那是相当不统一。同样是调取某位当事人一段时间内的银行流水,有的银行要求不高,去本地任何一家网点都可以,的是必须去该账户的开户行,有的是必须去指定的某一家网点。一行一策不说,还有的银行不同网点之间掌握的政策也不一样,被不同网点支来支去的事常有发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同一银行不同网点间的奔波上了。

去对了网点就万事大吉了吗?

当然不是!

经常去银行的人都知道,很多银行都是人多窗口少,排队的人非常多,要是赶上退休人员发工资的日子,人多的都能让你崩溃。有的网点非常好,有专门的窗口接受司法查询,有的银行虽然没有专用窗口,但很支持法院工作,会安排到对公窗口或是贵宾窗口优先办理,有的只能和其他顾客一样排队拿号,等上一两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所以每回外出,办理其他事项大概都能预估一下所需要的时间,唯独去银行调证那真是不知道会耗费多长时间。

然后就结束了吗?

并不是的!

有的银行收下调查令后,多长时间能调取到并不保证,回去慢慢等吧。还有的银行对于调取的内容是有限制,有的规定只能调取账户信息,交易明细是不能调取的,如此等等。总之,有一万个意想不到在等着你。

说了这么多去银行调证的糟心事,大家就可以体会到橙子看到中信银行事件报道时的心情了吧。真是五味杂陈,法官和律师通过合法程序都很难顺利办成的事,银行的大客户违反法律程序分分钟就搞定了,真心觉得是赤裸裸的打脸。

傍晚看到消息,说当地的银保监会已经介入调查,期待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但是已经有律师朋友对事件的结果表示了悲观,担心经过此事各家银行会进一步加大对调取证据的限制,到头来吃亏的还是需要通过合法程序调取证据的法律工作者们。

但愿不会这样,但愿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