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次加息周期尾声,总容易出现泡沫行情?

 耐心是金 2023-07-23 发布于广东

最近下面两张图很火,顶着5%的利率,市场先是热捧AI概念,紧接着又热炒了一轮小市值“垃圾股”。

图片

图片

其实以史为鉴的话,在过去几轮美联储紧缩周期中,其实类似的行情并不罕见。虽然每一轮泡沫行情的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为泡沫主题大幅上涨、普通公司表现平平的特点。


一、1929年泡沫行情

1929年的顶点前有18个月的紧缩政策。有9个月的时间里泡沫股票(公用事业和科技股,得益于新技术和电气化的热潮)猛增,而普通股票则表现平平。

图片
         
从1928年开始,货币供应最终停止扩张,利率开始上升,导致流动性条件趋紧。尽管如此,股票仍然持续上涨,杠杆继续增加(见下图的股票价格与经纪人贷款的关系图)。

图片
         
当投资者通过保证金购买股票时,他们的经纪人通常通过从银行获得经纪人贷款(以股票为抵押)来支付差额。当美联储成员银行放慢了他们的贷款活动时,私人投资者、公司和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外国银行开始提供信贷。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将这种来自非银行来源的经纪人贷款供应认为是推动经济繁荣的原因。

近期看涨期权交易量激增,让人联想到投资者寻找另一种形式的杠杆。

图片


二、1973年“漂亮50”行情
         
1973年“五十大明星股”(NIFTY 50)泡沫的终结之前,债券收益率上涨了一年,并且出现了9个月的时间,期间普通股票下跌,而按市值加权的指数创新高。

图片
         
1973年的市场顶点之前,流动性条件开始紧缩。美国的货币基数在1972年3月初次下降,债券收益率开始急剧上升。美联储对此反应通过向货币市场注入数十亿美元,但是收益率仍继续上升。
         
图片


三、2000年「dot-com」泡沫

互联网泡沫期间也出现了科技股暴涨与普通股票之间的类似分歧。

在千年虫恐慌过去之后,美联储在2000年初开始收回流动性。纳斯达克在2000年3月达到峰值,之后在5月份经历了一次初步的急剧调整。

然后,尽管美联储正在加息和狭义货币正在减少,但在8月份之前,纳斯达克指数仍出现强劲的回暖。

         
图片
         
这与当下有着几分相似,尽管银行已经在收紧贷款标准,但有一些板块仍然表现良好。

以下的图表显示了在互联网泡沫期间的瞻博网络和思科公司,尽管在流动性/信贷背景较弱的情况下,瞻博网络在2000年10月仍然激增至历史高点。

         
图片
         
泡沫的本质,是它们可以比任何人预期还要更加持久,让尽可能多的FOMO情绪来推高公司的股价。

逆着人流走,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且也需要足够多的低成本现金。在「dot-com」泡沫期间,Ray Dalio在1995年就对美国股市的“疯狂阶段”表示过担忧,而乔治·索罗斯的Quantum Fund在1997-98年试图做空泡沫时,则是损失了7亿美元。
         
有些声音在辩解,说是和当时那场「dot-com」泡沫行情相比,现在许多大幅上涨的科技公司要健康的多,领跑者多是有大量订单支撑的巨头。而且,市场在2021/22年里,已经出现了一轮调整,挤出了SPAC和非盈利科技公司的估值泡沫。

但是,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过去几轮行情告诉我们,在加息周期的尾声,找到了共识的狂热资金大概率会催生出一轮泡沫行情。目前看来,AI狂热是其中可能性偏大的一员。

我们需要保持头脑清醒,但也不要过早地和市场情绪对着干。

三思门知识星球:陆港美英瑞5地24h轮班,每天至少两篇原创:一更国内市场的周期轮动,二更海外机构的前沿策略。从行研到宏观,从国内到全球。除了日常更新,每周末还有额外惊喜^_^

(本文2023年07月14日首发于三思门星球,微信扫码即可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