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过犹不及

 厚朴康德 2023-07-23 发布于山东

成语典故



  邯郸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于邯郸。

  成语典故文化是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胡服骑射、完璧归赵、邯郸学步、黄粱美梦、负荆请罪”等许多历史典故脍炙人口,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遗址景观。2005年10月26日,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为弘扬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今天起,我们开设《邯郸成语典故》专栏,每期为读者介绍一条产生于邯郸的成语,希望能让大家喜欢。

图片

图片

【释义】
  过:过分;犹:像;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图片

成语典故

图片





  子张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弟子。子张,姓颛(zhuān)孙,名师,字“子张”。子张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在忠、信的思想上深受孔子教育极深,甚至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导写在腰间的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贤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太过,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之和不足是一样的(过犹不及)。”




成语启迪


  在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好动得过分”或“安静得过分”的问题,而这两种情况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然而此时,很多教师和家长往往采取“一刀切”式的管理,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经验进行近乎偏执地教导,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不仅将孩子的天性被无限扩大或被抹灭,而且一旦孩子没有了最初的灵气,再想改变,就十分困难了。

  所以,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一定要有得放失地去管理孩子,要在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保证他们适度成长发展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既让他们有所约束,又能感受到老师、家长对他们的关怀与鼓励。从根本上而言,我们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和问题,适时适量加以纠正,因为过度溺爱和过分严厉都可能会适得其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