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夏秧[二]|湘东:从春社日到立夏的农耕图谱

 湖湘地理 2023-07-23 发布于湖南



 

  5月5日,立夏,株洲泸淞区姚家坝乡八眼塘村李世光家,一家人在晚上的饭桌起了争执。他的女儿和几位朋友从城里回来,在菜园里摘下一些蚕豆,还买了不少新鲜菜肴。蚕豆在这个时节正是鲜美时,有“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的说法。不过,种了大半辈子地的李世光坚持要吃米羹和米粑,“这是自古以来的吃法,立夏吃羹,石头踩烂”。据当地农民旧俗,立夏意味着农田耕作更为辛苦,春耕也耗掉了不少体能,吃米羹和米粑如同给身体加一次油。

  如此情景,不只是在立夏这个节气。当现代市民在城市楼房深情歌咏每一个立春日的到来,老一代的农民是这么看待这一日的天气,“立春晴一日,作田不用力”,由此开启田野的春天。

  春社日,一起喝社酒交流耕作

  “立春晴一日,作田不用力”,说的是立春日要晴天,这才预示一年雨水充足。所以又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耕田不用力。在醴陵、浏阳、攸县的不少地方,乡下老人都坚信这一点。

  作为农耕上第一个节气,“立春大于年”,农耕人家常有一本农书,记载着交春的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大人预先用红纸写好“迎春接福,春至福至”,贴在大门外侧。交节时分一到,家家放爆竹迎春。小孩子就赶紧拿出一个鸡蛋来验证:说在交节的时候,鸡蛋竖立不会倒下。理由是地气上升。不过,这时候天气仍然寒冷,烧木炭火取暖的就有了讲究。立春前生火,已经点燃的木炭放在上面就行了,立春后生火,就要把燃木炭放在下面,否则很难点燃。

  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叫做春社日。春社是一年农耕的开始,首先要祭祀土神、谷神。“社稷”的“社”就是土神,“稷”就是谷神。农人们这天聚到一起喝酒庆祝,称为喝社酒。可以想象喝酒之余主要就是交流今年使用哪种种谷,何时下水浸种的耕作情报。

  大约五六年前,乡下尚有人在这个时节送春牛,用木版雕刻了主要农耕节气的具体交节时间,逐门逐户送来,主人高兴的放爆竹接了,就贴在大门上,实际上就是用来指导农耕生产的。

  清明,挑个好天气种谷下泥

  到了雨水节气,雨水渐多,人们通常会往稻田里储蓄上雨水,以便耕地。到惊蛰时,开始正式着手春耕。

  蛰是藏的意思,动物冬眠叫做入蛰,来年被春雷惊醒,才有这惊蛰节。惊蛰是在3月的上旬,一阵春雷滚滚,惊醒地里冬眠的万物,当然也包括农耕不喜欢的害虫。所以这一天最好是打雷,谚语:“惊蛰闻雷米似泥”。雷声还预示这一年的风调雨顺。要是惊蛰这天没有雷声,大人就会教小孩燃放单个的大爆竹,边放边念:惊蛰惊蛰,爆得虫蚁笔直。惊蛰更多的表示气温回升,地方有俗语:惊蛰过,脱夹裤。

  再到春分时,就有“春分有雨病人稀”的说法。讲究有雨才好。

  清明对于农民的意义,除了扫墓祭祖之外,还意味着早稻种子已经催好芽,秧田也已经整理好了,挑一个好天气,种谷要下泥,首先要做的是祭秧田神。主要祭品是一根猪尾巴,祈求秧苗长得和猪尾巴一样粗壮。同时用三根线香穿上三个粳米粑粑、三叶钱纸插在田埂,有一种贿赂的意思。因为经过长长的冬季,鸟雀们实在太饿了,而农人们又太需要一田好秧了,“秧好半年禾”嘛。所以只好祈求“杨大伯公”帮忙驱除秧雀。讲究的还要用稻草扎出他的形状,穿上衣服,带上草帽,手拿一把蒲扇,日夜站在秧田边上守护。而糍粑的作用,据说是可以粘住鸟嘴,使它不能啄食谷种。

  谷雨,布谷催耕“开秧田门”

  谷雨,就是雨生百谷。有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一年繁重的农耕马上就要开始。醴陵俗语:牛歇谷雨马歇社,人歇端午不要哇。该日不役使耕牛,饲以嫩草或者白酒冲鸡蛋。算是对老牛一年艰苦劳作的体贴与回报。其实,一年春耕已经开始,应当算作是一种慰劳。

  谷雨来临,布谷催耕。请好帮工,预备插田的日子到了。天刚刚放亮,主人就在秧田边上点燃鞭炮,敬过“秧田菩萨”,“开秧田门”,众人一齐祝贺主家“栽米树”。再开始扯秧插田。等到田插完了,有多的秧苗要免费送给烂种缺秧的人家。然后再放一挂千编爆竹“关秧田门”。完工这餐饭很丰盛,但是不吃鸡肉,忌讳“饥”。而且讲究全部吃干净,说这样田里才不会长稗子。旧俗各家以抢先插完为吉兆,往往就会鼓动起一场插秧竞赛。

  立夏,立夏晴,蓑衣斗笠随时行

  立夏在公历5月6日前后,意为夏天的开始,农家要蒸米粉肉,每人吃个荷包蛋,或者是汤圆,称做撑夏,有“立夏吃个子,芒锤打不死”的说法。

  “立夏东风少病魔,晴逢初八宜百果”,“立夏晴,蓑衣斗笠随时行”,说的是立夏日晴则雨水充足。说得更加具体就是如果立夏日刮东风,则雨水随后就到,五谷丰登。晴逢初八是说农历四月初八日天气晴朗则预示雨水多,百果丰收。

  2016年的立夏是个晴天,但那些依旧在田野上劳作的人们对此已不是太过关心。正如醴陵的宋常存,这个76岁的老农在田里整治秧田,“按以前的搞法,现在应该早就插秧了,没有几个人按节气来作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