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郴州最美的才不是东江湖,是它

 湖湘地理 2023-07-23 发布于湖南

湖南省昆剧团大戏《白兔记》,“岳秀英”胡艳婷带着“丫鬟”王艳红出场一瞬。图/朱辉峰

十四城记郴州反响热烈,

因为篇幅关系,

未能深入展开,

郴州人表示意犹未尽。

本期,我们来聊聊湘昆。

湖南郴州,浙江永嘉。

在如今昆曲的版图上,

二者以一种倔强的姿势,各自在偏远处存活。

湘昆虽不为大部分所知,

但亲近过它的人,很容易被俘虏。

 就像走入郴州这座城市一样,

到了这里,就不想离开。


为什么是郴州?

有据可查的,明万历四年《郴州志》中,知州胡汉在万历三年(1575年)游万华岩,“苍头作吴歈,众更纵酒以和”。 

湖南省昆剧团的著名昆曲编剧余懋盛认为,郴州地处五岭交通要道,盐道官道很多,昆曲流传过来很容易,而矿多,有钱有闲阶级多,适合昆曲生存。

湖南省昆曲团。图/湖南昆曲团▼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主任王馗则分析与明代藩王分割有关,“桂阳、嘉禾在康熙之前属于衡州府,驻地的祁阳王各种王,把宫廷时尚转移到湖南南部。

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一直到桂林,一直在看戏” 。藩王带来的戏班子流落民间,渐渐与本地融合。

清康熙年间,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则不只是吴人唱昆曲,湖南人操着楚音楚语“楚人强作吴歈”,刘觉得“丑拙不可忍”,不过也许本地人倒更习惯。湖南本土的昆班也慢慢多了。

湘昆武戏多,一本一本的大戏多,苏州一带则多折子戏。

唐湘音分析,这与地域有关。

郴州虽说富庶,但相比苏杭要差得远,昆曲根基、欣赏习惯也各异。在苏杭,人们已不看重其故事完整性,而是品味唱念技巧,文采韵味。

而在郴州乡野,昆曲艺人面对的受众不同,有头有尾的本戏才能满足百姓。久远以前,艺人们就习惯了一晚唱一出故事,跟今日我们看到的相似。

湖南省昆曲团演员演出剧照。图/湖南昆曲团▼

这就很好理解,清代地方戏(花部)兴起,日益雅化的昆曲(雅部)逐渐衰落时,为何在湘南情况比他处都好。

据统计从光绪到民国年间,仍出现了15个昆班。而战乱时期,则在边远处幸存昆曲。“最后是在桂阳、新田、常宁三县交界处保存比较好”,余老回忆。

至于被诟病为“土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馗老师有不同见解,“嘉庆三年,苏州为了向全国推广昆曲,要求梨园里必须学习昆弋。

文戏昆腔,武戏弋腔。川、湘、祁剧等古老剧,居于席首的就是昆弋。很好地保留了弋腔的北昆与湘昆,反而被人误解为是通俗的,无法登堂入室。”

就当是,昆曲来了湖南,也吃了辣椒,一直辣着。

《白兔记》改编史,就是一部昆曲的境遇史

十年前,地理君在郴州观看了一场三天的演出,最后一晚《白兔记》,两个半小时,很意外地,几乎无人提前离场,还有一些站着看完全场。这是湘昆最新排出的大戏,显然最合郴州观众的胃口。

《白兔记》彩排剧照,左娟饰演张丑奴。图/湖南昆曲团▼

湖南郴州,浙江永嘉。在如今昆曲的版图上,二者以一种倔强的姿势,各自在偏远处存活。

作为支派,地处偏远,湘昆虽不为大部分所知,亦有人对它的“不正宗”不屑,但亲近过它的人,还是容易被俘虏。

白兔记演出结束,来自香港的曲友张丽珍直叹过瘾,唯一的意见,“如果不加大提琴就更好了”。她喜欢传统的东西。

比如怀鼓,这来自明代的乐器,南昆在康乾年间就已不用,却至今执在湘昆人手中。

《白兔记》彩排剧照,唐珲饰演刘知远(右),雷玲饰演李三娘(左)。图/湖南昆曲团▼

《白兔记》是湘昆的特色剧目, 改编,是从1962年就开始的,到2011年已历经6个版本,皆出自余懋盛之手。

第一稿时,他才28岁。已与昆曲纠缠六十年。一场因右派界限而起的人生变故,原本已是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戏曲史研究生的江西人,发配到郴州师范,后调入湘昆剧团。老人乐观地说,搞了昆剧,也算因祸得福,“聊以自慰”。

 凡佳伟饰演的岳彦真(右).图/湖南昆曲团▼

最初,只是搞了“出猎”“诉猎”折子戏,在北京、苏州演出,“打头炮,反响很好”,这才有1962年着手改编整本。

这在各个剧种中广为传播的故事,原剧本作者已是“无名氏”,余根据的是老艺人的手抄本,不同角色只拿着自己角色的,“刘知远是刘的本子 ,三娘是三娘的本子,就综合起来 ”。

出猎、诉猎、磨坊产子经典段子,都是在演出本子上找到,“诉猎”当时还会演 ,就教。其他则从出版物《六十种曲》中补充。

《白兔记》彩排剧照胡艳婷饰演的岳秀英(岳氏、岳小姐).图/湖南昆曲团▼

余老说,一直都是八个折子 ,大方向没变,结果没变 。但1980年代以前是一种路子 ,1980年后加上《抢棍》 ,一环扣一环 ,“行家说很干净,很少会走神。2小时40分钟,没觉得这样长”。

特殊时代中,这戏不让演,“涉及一夫多妻,瓜精、白兔又都是神话,打瓜精改成过打老虎”。

曾经在台上表演打妖怪,“效果不好”,最新版里就用“一更天、二更天”语言交代,让观众自己想像。

开场的《抢棍》,“别的昆团都没有”,是1980年代从湖南辰河戏中学来的。湘昆的“出猎诉猎”,也比其他昆团丰富得多。

昆曲曾是百戏之母,凋零后,又反过来从各地方戏,比如祁剧、湘剧的昆腔中汲取营养。

湘昆表演。图/郴州文明网

一晚演完,时间被压缩到极致。余老说,很多经典处,不得不忍痛割爱,“诉猎里,咬脐郎偶遇母亲回来,有一段'三仙桥’是在地上哭着唱的,哭得让人心碎,有没有这段戏,情绪差别很大”。还是舍了。

人们看得津津有味。有几处,忍不住都要落泪。“这一出戏,本身就雅俗共赏。

南戏最早还是比较通俗的,不是都像牡丹亭那种文人作品”,磨砺了六次的白兔记,就这样亲切地,以合适的节奏出现在眼前。

它还将继续被打磨。它的改编史,就是一部昆曲的境遇史。

昆曲与郴州:它依旧存在出于一次一次的幸运

2012年,湖湘地理在郴州遇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是原湘昆副团长,1962年,正是他把湘昆从嘉禾带到郴州。可以说我们如今拥有湘昆,跟他的一次发掘深有关系。 

李沥青,嘉禾人。1956年,这位1949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担任嘉禾县文教科科长。

2015年3月3日,“湘昆”首度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首演赢得满堂喝彩。图/王思景

在跟嘉禾县革新剧团演职人员学习例会上,传达“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社论,他问压抑剧种的事情我们这里不知有没有。

时已70岁的昆曲老艺人肖剑昆腾地站了起来。此时距离他的昆腔班子“昆舞台”解散已26年,演员都混杂在祁剧团,从桂阳迁到嘉禾。

2011年,郴州市演艺中心由全国六家昆曲院团演出折子戏专场。上海昆剧团演员在候场。图/朱辉峰▼

 “热情跟火山一样爆发了”,后来成为湘昆第一批学员的唐湘音回忆。整理剧本、重新打谱、排练剧目,他们迅速地排出最能代表“桂阳昆腔”的特色戏。

1956年12月,梅兰芳到长沙巡回演出,听说嘉禾县昆曲发掘,第一次以“湘昆”称呼。后加上田汉亦称湘昆,桂阳昆腔自此被正名。

白兔记》“李三娘”饰演者雷玲,出自90昆班。图/朱辉峰▼

1960年,郴州市北街,郴州专区湘昆剧团成立。除了原嘉禾人马,还从原郴州市文工团、祁剧团,桂阳湘剧团调来一批演员,60多人的队伍建立起来了。

1964年,升格为湖南省湘昆剧团,两年后,改名为湖南省昆剧团。一个县属的昆曲学员班,就这样几年内成为省属单位。

也就在这一年,古装戏传统戏被赶下舞台,只得临时编写现代戏。1969年,剧团被彻底砸烂,一纸地区文件宣布撤销这个省级剧团。

《白兔记》彩排,余映饰演咬脐郎。图/湖南省昆剧团

有意思的是,湘昆此后又成为全国昆剧界第一个恢复建制和演出的昆剧团。那是1972年,毛泽东说,“地方戏移植样板戏好”,湖南日报社发表了社论,提出湖南地方戏如湘剧、祁剧、花鼓戏、湘昆等都要移植样板戏。

唐湘音等人直接拿着报纸跑到革委会政治部主任家去念。

剧团恢复,只是,退回去变为“郴州地区湘昆剧团”。他们开始排“红色娘子军”。“文革”结束后立马排的《逼上梁山》,“轰动,一天演三场,连续演了2个月,一直到剧院被鉴定为危房,才停止演出”。


+

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文字|张湘辉

图片|朱辉峰 湖南省昆剧团

     微信编辑|唐兵兵 杨怡(实习生) 

往∣期∣回∣顾

十四城记|湖南的郴州,凭什么成为“大湾区”著名城市?

处暑|该和夏天说再见了

有图有真相,谈恋爱真的可以变美

“小全”夺冠走红,湖南竟是全姓第一大省......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