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奥地利远来的“异乡人”,凭何成为最富家族的百年座上宾?

 LicorneUnique 2023-07-23 发布于广东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

第一时间获取小鹿最新的推文和资讯

如果收藏界也有热搜,那今秋十月将在北美隆重亮相的“罗斯柴尔德典藏”专拍必定是话题度最高的头条。此次拍卖云集了近600件由家族两代成员悉心搜罗的艺术杰作,无疑是对这一收藏王朝独到眼光的传奇展现。

文艺复兴风格藏品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珍藏中的重要门类


百年以来,这个富可敌国的大家族热衷于追求最为高雅的生活品质,出自这里的艺术收藏向来极为壮观,丝毫不输于任何皇室。

随着声誉日隆,被称为“罗斯柴尔德品味”的艺术风格开始在上流间盛行,洛克菲勒家族、伊夫·圣罗兰等名人的家宅装饰,都曾深受其启发。

沃德斯顿庄园的吸烟室中

展陈着家族珍贵的文艺复兴藏品

作为古典艺术的忠实拥护者,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作品在其家族收藏中更占据着极其可观的比重。19世纪,由费迪南德·罗斯柴尔德男爵搜罗的大量珍作就曾被誉为「沃德斯顿遗赠」,至今仍恢弘展出于大英博物馆中。

文艺复兴之风在装饰艺术界留下的华光,都被悉心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专设展厅内



而这一轰动世界的庞大收藏,更成功唤起了19世纪下半叶整个欧洲上层社会对于文艺复兴艺术的再度喜爱。

很快,一种名为「新文艺复兴」的装饰风格开始在各大庄园豪宅中惊艳亮相,形成了一股红极一时的复古狂潮。


全员复古潮 

01



这波风靡欧陆的“怀旧风”同样与18-19世纪的考古大发现脱不了关系,此时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人都醉心于古物的研究和收藏。那些源自中世纪的古典樽器及创作主题,再次为装饰艺术注入无穷魅力。

19世纪的名流家宅中,装饰于显眼位置的古典器皿无疑是财权的象征
19世纪(右)的静物画主题及元素,也开始回溯起16世纪(左)时的经典樽形与赏盘

自19世纪中叶起,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发展进入到鼎盛时期,以珠宝、装饰艺术及建筑设计为代表的艺术领域不断回望前代并汲取灵感。

而新文艺复兴风格虽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表达,但这种对往昔艺术审美的深情,却皆源自人们对本国文化的重新认识与愈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达芬奇名作中的费隆尼叶头饰

在19世纪深得维多利亚女王之心

在日不落帝国,珠宝匠人于荷尔拜因的绘画中提炼出文艺复兴的遗风;在法兰西宫廷,繁美对称的建筑及家具装潢亦是对它的诠释;而来到维也纳,手工制造业的发达则让沉寂百年的独门珍材与技艺再度现世。

19世纪的室内墙面设计满满皆是文艺复兴元素

19世纪备受法国宫廷喜爱的新文艺复兴风家具样式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其中,对于水晶及珐琅的妙制巧造,正是文艺复兴艺术中令世人最垂涎的手艺。

文艺复兴时期,莹澈的水晶因在光线折射下所产生的自然之美、及其作为岩晶的稀缺性而备受喜爱,来到崇古的19世纪自也不例外。当时,它是装饰艺术创作中最珍贵的原材之一,唯有欧洲贵族才有财力拥有。

文艺复兴时期仅为欧洲上层社会所有的水晶赏盘,19世纪辉煌再度延续 / 普拉多博物馆藏


19世纪穆拉诺出品新文艺复兴风格珐琅彩绘修饰水晶杯 / 康宁玻璃博物馆藏


此外,极致奢华的金银、彩宝与珐琅的点缀又再次提高了这些水晶制品的价值,更大大丰富了文艺复兴风作品的艺术装饰性。尤其是当中被大量运用的珐琅手绘,本就是一项极为考验匠人手艺的繁复技术。

早在中世纪,珐琅饰水晶赏盘就已在装饰艺术界地位稳固
这件19世纪末新文艺复兴风珐琅描金水晶盒,曾远超估价四倍之多落槌

维也纳之光 

02



作为文艺复兴风格的“代言人”,19世纪的这场怀古运动同样格外重视画珐琅工艺的发展,维也纳便曾在此期间立下过大功。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海报 / 手工艺术的繁荣发展吸引着无数外乡人前来

维也纳珐琅在欧洲古董收藏界一直享有盛名,这里诞生了全欧最为精细华美的珐琅作品。与法国利摩日一样,维也纳是19世纪名副其实的画珐琅制作中心,待匠心之作宣告完成,它们便被销往欧洲各地皇室及权贵手中。

19世纪奥地利工匠Anton Kothgasser出品珐琅彩绘四面屏风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放大细节,每一面都拥有堪比绘画的精妙笔触及光影效果

在风格上,维也纳手工艺术家们一方面延续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奢美纹饰与经典神话主题,尤其在装饰手法上力图夸张。另一方面,他们又尝试采用了许多哥特式与洛可可式的形式语言,令此时的欧洲珐琅技术飞速成长。

1870年代奥地利出品神话主题画珐琅镀金赏盘 / V&A藏

19世纪奥地利出品画珐琅修饰水晶人物形樽 / 大都会藏


这些实力出众的大师巧匠并不把自己的创作看作谋取名利的奢华器物,而是将之视为一门真正的艺术,把大量心血倾注其间。

很多出自维也纳的珐琅摆件及家具作品都在当时的国际展会上大放光彩,其独特古典之美,直到如今也仍受到诸多藏家追捧。


欧洲传统的画珐琅工艺,极其考验工匠的耐力与控笔
这件1880年代新文艺复兴风银镀金珐琅装饰水晶赏盘,曾以约合221万元的高价拍出
来自奥地利的大师Hermann Ratzersdorfer便是万千维也纳工匠中颇具成就的一位。

往往将维也纳出色的珐琅及制银技术相融,对昔日欧洲装饰艺术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更持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鉴赏家与收藏家们的喜爱。


V&A藏 / Hermann Ratzersdor制
新文艺复兴风珐琅修饰银镀金高脚樽


稀世珍盘呈古韵 

03



小鹿今日臻选的这款1880年代奥地利出品新文艺复兴风格天然水晶刻花嵌珐琅及银镀金古典纹饰浮雕修饰赏盘,正是在复兴时代背景下诞生自此位传奇大师之手的经典珍作。



这款华彩熠熠的古董赏盘整体纹饰繁多,由银镀金修饰天然水晶打造。从内而外呈现放射状,并结合同心圆的设计结构,展现出对称和谐之美。


水晶之上刻画古典涡卷及飞龙纹,银镀金表面雕满茛苕卷叶、小天使等图案,又以珐琅彩点缀,尤显崇古风韵,极具新文艺复兴风格之绚烂奢美。

赏盘中水晶切工刻花极为精致,浮雕装饰臻于完美,推测为Hermann Ratzersdorfer创作生涯成熟期的杰作,构思及技巧皆令人惊叹!

繁密精细的图案遍布盘身,少有留白,却以水晶、珐琅、银镀金不同材质间的对比碰撞,来展现一种琳琅满目而不冗杂的视觉效果。

细细观赏这件赏盘,尤觉其极尽奢华却又不显乏味,可见设计者的高级审美品味与至今也不落俗的独特巧思。

如此华丽而别致的赏盘,从造型到材质皆带有鲜明的Hermann Ratzersdorfer风格,是彼时奥地利最顶尖的装饰艺术代表。

从赏盘背面观之,做工细节之考究依然清晰可感


赏盘中的手工刻花天然水晶质感极佳,水晶上还细腻刻绘有柔卷弯曲的经典卷草纹饰,兼有自然美感与崇古风尚。

中央刻绘龙首羽翼蛇身形态的奇幻生物,这类充满想象的图案在文艺复兴时期极为常见,更带有浓厚的古典神话韵味。

萦绕水晶的银镀金部分则为赏盘增添了贵族风范,茛苕叶纹繁复唯美,间有花卉纹样,灵动浪漫的天使奏乐纹饰亦十分亮眼,充盈着祝祷祈福之美蕴。

维也纳珐琅工艺的卓绝在这件赏盘作品上也得到了完美诠释:赤、白、绿、蓝色交织成锦,结合复杂纹饰尤有古代复兴意韵。

这款新文艺复兴风格装饰赏盘品相上佳,水晶雕刻技艺极佳,珐琅用料及制作皆为上乘,与银镀金浮雕相映生辉,更具有坚实质量。

无论是置于厅室作为突显品味的摆设,还是于宾朋满座时作为精致餐具及装饰,都有绝佳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彰显欧式奢贵浪漫风情。



1880年代奥地利出品新文艺复兴风格天然水晶刻花嵌珐琅及银镀金古典纹饰浮雕修饰赏盘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洽购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