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北外馆黄寺话今昔(上)

 新用户8926AVU2 2023-07-23 发布于北京

     从1964年来到北京,在京北的外馆黄寺地区住了七个年头,上完了小学和中学。

     安定门外地坛的西北部一带,在清代与民国时期,是城属郊区的外馆黄寺所在地。


     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外馆黄寺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定门和德胜门城楼与城墙。外馆东靠安定门外大街,北依三环路,南临人工湖,西部与总政治部大院相连,唯一的柏油路面主道是外馆斜街,东西斜向穿行于外馆地区,斜街长度不过四百多米,西口连接到黄寺大街。

     黄寺大街向西通到德胜门外,大街北部原来是东西黄寺,亦称双黄寺。双黄寺以前与外馆地区相连,后来东黄寺与西黄寺大部为北京军区炮兵部队所占,几年后总政治部进驻,将黄寺缩小成南北形细长之地,仅剩下原西黄寺的塔院部分殿堂和白塔。这样,解放后的图册上可以看出,在外馆与黄寺中间,插进了一段部队辖区。

     刚来京城时,外馆黄寺地区基本上保留着以往的风貌,弯曲的街道、黄色的寺庙,破旧的居民房屋和大片的庄稼地。

     近些年再回到原地,几乎辨认不出来以前的痕迹。外馆主街道仍然是外馆斜街,宽了不少,弯曲的道路取直了,区域内又增加了几条柏油路。街两旁高楼大厦林立,商铺饭店毗邻交错,几个居民社区的楼房连成片。庄稼地早已不见踪影,在那里建成了影院学校商厦,三环外楼区里矗立着安贞医院的大楼。


     外馆西边修了中轴路,将总政治部大院一分为二,黄寺大街与中轴路形成十字交叉路口。东黄寺与西黄寺大部已不见踪影,建起了部队宿舍楼和其他高楼。剩余下塔院部分殿堂和白塔,整修后在山门挂上'西黄寺'匾额,但已不复西黄寺原貌。

     西黄寺现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寺院有限度地对外开放。

     在原来西黄寺西部,清康熙年间,曾建有资福院,其范围抵到德胜门外大街,清末已损毁。在它的原址上,现已建有多个居民社区。紧靠西黄寺院外西侧建有佛学院教学楼和宿舍楼。

     当年生活的地方,每每回忆起,时光就好像倒回去几十年,都是满满的乡情。

     外馆亦名哈尔哈馆,始建于明代,隶属京城的四译馆,负责蒙古来京人员的接待翻泽,设址在安定门外的外馆地区。

     清代理藩院下设有内馆和外馆,在安定门外的外馆,是给外蒙古各旗主王爷年班来京人员居住的地方,在城内东长安门外御河桥侧的内馆,是给内蒙古各旗的。清代时,内外蒙古各旗一些旗主王爷,每年都要轮流进京朝拜,当时称为'年班'。

     外蒙古来人按各旗地分住在外馆的馆驿,随行的喇嘛活佛则去黄寺居住。


     在驿站还搭建了很多蒙古包,供随员和商人居住。据说外馆占地达到四十八亩之多,折合成现代计量单位、超过三万平米。因为当时蒙古共有四十八家王公贵族,故设大小宅院四十八所,等于每所占地一亩。

     一些随行人员及商人用骡、马、骆驼载运皮毛、药材等土特产进京,在帐篷外空地与内陆商人进行交易,大多是换取丝绸、布匹、食盐茶叶、金银首饰等,人称外馆贸易,外馆成为与内外蒙古商贸活动始发地。

     据《天咫偶闻》描述:'西黄寺之东,为蒙古外馆。市廛栉比,屋瓦鳞次。充街隘巷,祇见明驼,列肆连箱,惟陈服匿,而居人除蒙古外,皆贾人也。' 可见到清末,这里仍是一处非常热闹的市场。

    以前山西商人到内外蒙古及俄罗斯做买卖称为'走西口',西口就是绥化(如今呼和浩特)。山西小调'走西口',还有电视剧'乔家大院',都是指北出山西的杀虎口关,去绥化包头一带经商。

     北京商人则称'走东口',东口则是张家口。走东口的始点,就在外馆地区。商人们在外馆设有总商号,在张家口设分号。货物从外馆起运,抵达张家口各分号,然后将货物分装,用骆驼或骡马运送货物到达库伦,即乌兰巴托,一部分再继续往北,可到达恰克图和俄罗斯内陆。

     外馆贸易一直到1927年蒙古独立后,由于海关限制而逐渐衰落。外馆贸易客栈已不复存在,代之的是大片民居杂院。

     在外馆斜街上,立有三幅雕塑壁画,柳荫公园处亦有多幅,展现了当年外馆贸易的风貌。




     外馆黄寺现属朝阳区安贞街道办事处辖管。

     在元代外馆黄寺地界,属于大都五十坊中的平在坊和善俗坊,明时为顺天府大兴县管辖。清代五城属之一,归顺天府和五城御史治下。到民国十四年归入北平市北郊区,民国末期为郊七区。解放后初为东城区,后划到东郊区,1958年东郊区改称朝阳区,街道办事处几经变化,于1990年建安贞街道办事处。

     现在安定门外大街是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在外馆斜街东口和路东的青年沟路,形成十字交叉口。

     六十年代中期时,安定门外大街仅为双向车道,公交车通到三环路外小关,那里有地毯厂。外馆斜街也是柏油路面,道路不宽,上下班时,自行车经常将道路拥塞。路边有排水沟,水泥管穿过安定门外大街,污水向东边流入排水沟。后来人们修成地下污水管线,安定门外大街东面建成了地面道路,名字叫青年沟路。

     北京城道路方方正正,但有八条有名的斜街,如后海的烟袋斜街,大栅栏的樱桃斜街等,外馆斜街也排于斜街之列。

     从外馆斜街东口进入,路右侧是一片洼地,左侧是工厂仓库。现在北面是安华里4区,南面是安外大街3号院,都已成为高层居民楼。

     在工厂仓库后墙外,有条向南去土道,没有名字,现在叫青年湖北路。在土道西边是人工湖,名叫久大湖,土道实际上应是人工湖的东堤岸道,向南一直通到蒋宅口。据说明末年间,此地藏有宫廷宝藏,便有人挖地丈余,寻宝未果,但见挖掘出的泥土,却是烧砖的上等原料,此地于是被挖成了多处低洼的窑坑。

     1958年将分散的坑洼地改造成久大湖,但人们习惯上还是叫做窑坑。湖里边养着鱼,整个湖面及部分土地建筑为部队管辖。

     久大湖在1984年改名为'柳荫公园'。


     在久大湖北堤外有座高大的棚子,四面是土墙,人称“冰窖”。冰窖紧挨着外馆斜街,有坡道从大门内通向冰窖上部。冬天工人们切割湖冰,将冰块储存在冰窖内,夏天运往各冷库和商店使用。



     《燕京岁时纪》中记载:'冬至三九则冰坚,於夜内凿之。声如錾石,曰:打冰。采冰人手拿钩连枪、绳子和运冰用的排子车,到湖面取冰。采冰人先画好线,再用钩连枪按线戳冰,然后将一块块大小差不多相同的冰勾到岸边,放到排子车上,用绳子捆好。

     采得之冰,先由短工运至冰窖,再由技术熟练的差役由里向外、由下到上,一直码放到窖顶。然后便封闭窖门,直到次年夏天取用。'


     记得在夏天冰窖开蓬取冰时,我们从顶部侧门进入冰窖观看,窖内寒气逼人,冰窖上下形成一层白雾。工人身穿棉衣棉帽、皮套袖,身前穿戴挂脖围裙,脚上穿长靴,手戴棉手套,拿着钩连枪,撬下一块方冰,用钩子拖拽到卷扬机皮带上,冰块便顺着皮带运到窖外。运冰车开到冰窖顶部装卸台处,人们将冰块拖到车上码好,运到各使用点。

     后来冰窖关张撤消了,据说地球天气编暖,冻不住厚冰了,实际上是冰箱冰柜出现了,人们不再用河冰了。冰窖没有了,但有的名字还保留下来,在德胜门外,现如今还有个冰窖口胡同。

     在原冰窖所在地,如今建起了凯景铭座大厦,成为办公居住楼房,完全看不出当年冰窖的痕迹。


     在冰窖对面路北,以前有大片的民房,现在是泰利名苑和安华里五联建小区。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