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星闪耀的年代

 唐白甫grpj8q5p 2023-07-24 发布于新疆

 群星闪耀的年代

元旦,至宋应星纪念园,见花草衰败,游者廖廖,馆内大门紧闭,经营惨淡。惜《天工开物》被列为禁书,致流传海外,竟使西方受惠多多。叹今沉迷游戏短视频者众,潜心学问探究科学者寡,知宋敬宋者鲜,此无异于遗珠弃璧。觉欲科技之强国,需有科学之土壤,亟待唤醒全民科学之意识。念宋之伟大成就,感宋生活时代之群星璀璨,感慨良多,记之,补为游记。

   一、科学之光

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翻开世界史这一年天下太平,一切是那么的乏善可陈。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东方,就会惊奇的发现它竟然是至关重要,它是明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明帝国的闭幕式在这一年拉开了序幕。上天本给万历起了一手好牌。由李太后、张居正和冯保组成的权力铁三角配合默契,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十年的励精图治,边防得以巩固,吏治得以整饬,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万历亲政时接手的国家是一个边境安宁、社会繁荣、国库丰盈的局面。太后和首辅都没有想到的是亲政前言听计从的小皇帝内心一直有种黑暗力量在滋长,当真正掌握权力时,万历的逆反心理就爆棚了,他以雷霆之势对张居正进行了全面而残酷的清算。此时的万历已经变得离经叛道,从这一年开始他上演了封建统治史上最为荒唐的一出戏:一位本该是朝气蓬勃的帝王却躲进了帷幕之中,消极怠工达33年之久。于是乎万历亲自点燃了引爆明帝国的引线。

其实历史的巨手并不是要将大明赶尽杀绝,就在这一年里它为这个日暮西山的王朝注入了两滴全新的血液:宋应星和徐霞客。四百年后的今天让我们拉近镜头来追寻一下两位大佬的生活轨迹。先说一说宋应星(1587—1666)。他出生于江西省奉新县的一个官宦世家,曾祖父曾担任过三部的尚书,只是到他父亲这一辈家族已经衰败,他的父亲一生最大的功名就是个秀才。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学而优则仕”成了宋应星兄弟埋头苦读的终极目标。宋应星天资聪颖,16岁即考中秀才。1615年宋应星兄弟俩在南昌城里出尽了风头,十年磨一剑,在一万多名考生中他们脱颖而出,弟弟宋应星高中全省第三名,其兄宋应升名列第六。对于绝大多数读书人来说举人已经是难以触及的天花板,由于奉新考生只有他们兄弟中举,“奉新二宋”的美誉不胫而走。他们俩踌躇满志,感觉功名利禄已是触手可及,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达到甚至于超越曾祖父曾经的荣耀。在家人的热切期盼中,宋氏兄弟在这一年的秋季从奉新出发赴京城参加第二年即将举行的会试,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结果两人都名落孙山。在以后的20年里,宋应星又参加了5次会考,考运再也没有降临到他的头上。

再大的雄心也熬不过岁月的消磨,49岁的宋应星终于认命了,遂断了科举的念头。自以为满腹才学,欲报之于朝廷,然而考试屡屡受挫,他苦苦思索,终于明白不是自己知识储备不够,而是空洞虚无的八股学问太过荒谬。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在于实学,他决心写一本实用方面的书籍,既利国利民又可显亲扬名。他们老宋家认为,著书立说也是光宗耀祖的一种手段,《宋氏宗谱》云:“人以名传,名以文显。名者文之表也,文者名之实也 ,士君子名高上下,与日月争光。无他,惟其文也。”回眸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大人物命运的转折往往都是刹那间,醒悟了的宋应星不再纠缠于那些生涩含混的八股知识,掉头转向了实学的研究。于是走向没落的大明帝国的官僚体系中少了一个能吏,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多了一位闪耀的科学巨星。

1635年,宋应星愉快的接受了到分宜县担任县学“教谕”的差事,虽然与高头大马的梦想相距甚远,但是工作轻松自在薪资足以糊口。思维从四书五经的束缚中挣脱了出来,眼前的一切立马变得海阔天空。他确定了写一本关于农业手工业方面书籍的目标,接着理清了工作思路。他开始搜集参考典籍,寻找器物进行参考。然后奔走于乡间阡陌和小作坊,虚心向老农和各种手艺人学习,收集各种资料。他给涂伯聚等在各地为官的朋友写信,向他们请教当地生产生活的情况。他是个非常用心的人,过去多年往返于京城和家乡,途中所见所闻记录了大量的笔记。他把搜集到所有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编排类别,编辑文字,绘画插图等等,如此辛辛苦苦忙碌了三年。终于定稿了,回想起自己求学赶考的坎坷,而如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写作编书是如此的有成就感,于昏暗的斗室中拨亮灯芯,宋应星满怀自豪,他提笔写到:“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这实在大明王朝晚期最亮的一抹光,在一个重文轻理的时代,一位既缺资金又缺资源的普通老师以一己之力编辑了一本百科全书。这本奇书包括了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学科;涉足的地域东到福建,南到广东,西到四川,北到辽阳,还有日本、朝鲜等国;涉及的门类有:作物、茶桑、纺织、脱粒、制盐、制窑、铸铁、车船、铁器、烧石、膏液、造纸、冶金、火药、丹青、酿酒、珠宝。图文并茂,叙述详尽,包罗万象,可以说衣食住行,应有尽有。可以想象宋应星一定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有着最强的科学大脑和科学方法。以水稻为例,记述了不同地域水稻的品种,生长特性,耕作技术,灾害应对,加工方法等,极具应用性。在亲家兼好友涂伯聚的帮助下,《天工开物》终于得以出版,并由此走向世界。

因工作出色,宋应星被提拔到福建、安徽为官。出任亳州知州时已是1643年,战乱后的亳州一片狼藉,他几经努力修葺官府,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此时宋应星的哥哥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兄弟俩返回奉新。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兄弟俩辞官不就。清兵南下占江西后宋应升服毒殉国。此后的日子里,宋应星一直在贫困中过着隐居生活。

 二、旅行之父

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乡。在宋应星考中举人站上了人生巅峰的时候,与他同龄的徐霞客(1587-1641)已经背上行囊走在了旅行的路上。梧塍徐氏本是赫赫有名的江南望族,但是一场莫名的灾难彻底改变了这个家族的走向。参加会试的徐经由于卷入了一件无厘头的舞弊案,他被削除仕籍。饱受磨难的徐经在临死前留下遗嘱,告诫后人再不可参加科举考试,不许入仕当官。徐经的后人们谨遵祖训,读书经商之余喜欢到处游山玩水,不与权贵交往。作为徐经第四代后人的徐霞客早早立下志愿: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的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便不再勉强。徐霞客的母亲心胸更为开阔,在丈夫去世后,她鼓励儿子大胆去远游,“身为男子,志在天下,天下者,山川也;羁留家园,一如篱中小鸡,车辕小马。儿能为乎?”老母亲的潜台词是反正咱家不缺钱,不要靠当官来发家致富,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你过你喜欢的日子就行了。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旅行家自此横空出世。

在宋应星兄弟潜心笃志为乡试备考的时间里,徐霞客为即将开始的远行在精心的准备着,他除了短暂的游览了太湖、泰山等地,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博览群书,储备知识。1616年的正月,参加春闱宋应星两兄弟在京城的旅舍里埋头苦读,为即将开始的会试进行冲刺,而此时的徐霞客已经迎着凛冽的寒风在黄山天都峰陡峭的山路上攀缘。宋氏兄弟俩在会试中折戟沉沙,此后的20年里宋应星在奉新和北京两地之间的科举路上反复兜转。由于没有功名的羁绊,徐霞客在最美的年华里纵情于山水,爬山涉水,探洞攀岩,探幽寻秘,足迹遍及浙、闽、徽、豫、晋、陕等诸多名山大川,并写了大量的游记。

1635年,在科举路上再也卷不动了的宋应星来到分宜县担任教谕,50岁的他已经抛却了要成为达官贵人的雄心壮志,准备攀登实用科学的高峰。此时已经是知天命年纪的徐霞客同样没有安享晚年的想法,正在为人生的最后一次远行做攻略。徐霞客的好友陈函辉给他推荐了远在云南蛮荒之地的鸡足山,并给他引荐了其父在云南为官并随父游过鸡足山的同乡王立毂,王向徐霞客介绍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和潜在风险,让他对这趟未知的旅行有了感性的认识。作为旅行达人的徐霞客此时名气已经很大了,远在南京的静闻法师想要把自己用血在袈裟上书写的《法华经》供奉在鸡足山,他听闻徐霞客将要远行去西南开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旅程,来到江阴找徐霞客,交谈才得知两人志趣相投,鸡足山是两人共同的目的地,他们俩愉快结伴而行。16369月徐霞客开启了他的“万里遐征”,经过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历时两年多,历尽千辛万险,辗转跋涉5000余里,163812月徐霞客终于抵达鸡足山。然后从丽江到大理,再往腾冲、保山等地考察游览半年多,然后再次来到鸡足山。这时他身体已经很差,再也走不动了,1640年木增土司派壮汉用滑杆护送他回家。一年后徐霞客去世。

徐霞客去世后钱谦益特意为他写传,后来又有众多专门研究徐霞客的学者,这里不再赘述。近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在众多研究者中对清初潘自耕推崇备至,丁文江认为潘最懂徐霞客旅行为“求知”的宗旨求,同时认为他最懂旅行的真谛:“文人达士,多喜言游。游,未易言也: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支体,不能搜剔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乘性逍遥。”即旅行的三个条件:胸襟、体质和时间,三者缺一不可。我觉得旅行的条件还得加上一点:人品。徐霞客生于群雄并起的乱世,在这样的年代里出行处处是风险,加上他去的很多地方是蛮荒之地,交通不便,通讯不畅,语音不通,稍不注意就有性命之虞,徐霞客在外多年都是有惊无险,在很多地方还受到了当地头面人物的热情接待,没有良好的品行是无法做到这点的。《徐霞客游记》记载了徐霞客和静闻在湘江衡南地段晚上历险的经过。土匪们烧了船只扬长而去,静闻不顾自身的伤势,在冰冷的江水里帮徐霞客打捞书稿。1637年静闻病卒于广西南宁,徐霞客背着静闻书写的经书和骨灰徒步万里,将静闻的经书供奉于鸡足山,骨灰安葬在文笔峰下,完成了静闻生前的未了心愿。一个舍生取义,一个一诺千金,无信寸步难行,心诚万里无阻。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宋应星和徐霞客,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探险家,都生活在历史的转角年代,他们都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一个致力于搜集已知领域的资料,一个热衷于探究未知世界的奥秘,都不为功名利禄所羁绊,以实际行动倡导经世致用之风,最后都立一家之说,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他们俩的贡献远胜于那些终日坐在书斋里穷经皓首的儒家学者,梁启超说:《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这两部书不独一洗明人不读书的空谈,而且比清人专读书的实谈还胜几筹,真算得反动初期最有价值的作品。

三、历史之叹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使得整个官僚体系管理松懈,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消极怠工,于是长期受到压制的工商业有了生存的空间,冶金、纺织、造纸等行业在明朝后期缓慢的发展了起来。如同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渗进了一缕阳光,明朝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海禁的放开,利玛窦等传教士为暮气沉沉的中国带来了天文、几何等全新的学问,大批接触西学的传统士大夫的思想受到了极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各种新思潮不断兴起,由此催生了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群星闪耀的特殊年代。从万历十五年(1587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间的50多年里,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画家董其昌(1555-1636),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 ),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宋应星、方以智(1611-1671),旅行家徐霞客,思想家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等大咖们都成长或活跃于这一时间。这些各自领域里划时代的人物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他们都生于乱世,身世飘零前程未卜,可他们都能超越对自身际遇的思考而沉迷于文学、科学、哲学或艺术世界,终成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

万历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崇祯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登基之初明朝在内忧外患的交织下已是气若游丝。北方强敌崛起,国内连年灾荒,各地走投无路的农民举起刀扑向了统治者,财源枯竭兵饷不足导致军队战斗力严重下降,腐朽不堪的明政权此时已是四面楚歌。年轻的崇祯倒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主,企图力挽狂澜于既倒,历史也赐予了崇祯很多的机会,比如命运之神把科技达人徐光启送到了他的身边。只是他生性多疑又优柔寡断,在关键时刻听信谗言举棋不定,以致于错失良机。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回乡丁忧守制的徐光启在南方大力试种和推广甘薯,在他的努力下,南方的灾民依靠甘薯等作物的种植度过了粮荒。身为屌丝的宋应星还没开始动手写《天工开物》的时候,精英阶层的徐光启已经完成了《农政全书》的编辑。他向朝廷建议在北方大力推广甘薯等新作物用以缓解饥荒,可惜没有被采纳。开始崇祯对徐光启信赖有加,崇祯元年(1628年)被排挤的徐光启被召回朝廷,徐光启通过利玛窦了解到了西方武器的先进性,在他提议下北京建立了一个小型兵工厂,制造出了火器和西洋大炮。吴桥兵变中孙元化的部将孔有德叛变,带着百门火炮投靠了皇太极。孙被投入大狱,尽管徐光启一再上疏请求从轻发落孙元化,为大明留住一个有指挥热兵器作战经验的火种,然崇祯不为所动,1632年孙被斩首。徐光启不甘心失败,他再次说服崇祯从澳门招募葡萄牙人,就在三百多名携带武器的葡萄牙火铳手浩浩荡荡奔赴京师时,有大臣进言说洋人居心叵测进入北京会很不安全,耳根子软的崇祯反悔了,立刻遣散了这支队伍。如果徐光启的真知灼见被采纳,如果这支有先进装备的队伍派上战场,大明的结局会怎样呢?历史再也没有给崇祯机会,此时露出了它狰狞的一面,它看清能力不足的崇祯无法驾驭明帝国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轮,决定无情的把他淘汰,为了加速明帝国的覆灭,命运之神把旱灾、蝗灾和鼠疫一起打包赐给了崇祯。此时纵有神仙在世明帝国也是回天无术了,甲申年三月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崇祯自缢于煤山。

1644年成了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至此封建统治时期汉族政权终结,少数民族又一次入主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再一次被落后的游牧文明征服。为了强化统治,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大清封建王朝与现代文明擦身而过,失去了与世界共同前进的机会。由于修订者陈子龙参与抗清,《农政全书》曾被列为禁书,直至被收录到《四库全书》。该书几经辗转被摆到了俄罗斯女皇的桌子上,里面关于养蚕和种棉的技术引起了女皇的极大兴致,立马决定在全国推广,俄国的纺织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书中有北虏东北夷等所谓的反清字样,这是统治者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天工开物》没有被收入《四库全书》,并被列为禁书。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被禁的《天工开物》在日本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日本人普遍阅读的书籍之一,书中的有关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日本近代农业的发展。19世纪后,《天工开物》又流入欧洲被大量刊印,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进程。

1912年,地质学家丁文江在云南查阅古代文献时发现其中有关采矿的部分大量引用了《天工开物》的记载,引起了他对该书的极大兴趣。回北京后他到处搜寻都一无所获,该书在国内已经绝迹。后来他在一个朋友家偶遇到了《天工开物》的日文版,这一发现令他欣喜若狂。费尽周折他终于在日本找到了该书的中文刻本,把它重新在国内刊印,已湮没于中国历史烟尘的科学巨著终于得以重见天日。丁文江的科学精神与徐霞客一脉相承,相隔三百年的两人心灵相通,在接触到徐霞客的相关事迹后便一下被深深吸引,作为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他以现代徐霞客来激励和鼓舞自己,并亲自整理了《徐霞客游记》。得益于他的大力推崇,徐霞客的独特经历和科学贡献为大众熟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蒙昧的尘埃终究盖不住先驱们的光芒。回溯历史,总有一些惨痛经验需要反思,总有很多精神值得传承。今天我们重温历史,追寻前文中大咖们的足迹,发现他们身上最大的特质就是勤于思考不人云亦云。智慧与愚蠢,很多时候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思考宋应星就是乱世中碌碌无为的小吏,徐霞客就会沦为终日东游西荡的懒汉,冯梦龙就会变为流连于花街柳巷的浪子,王夫之就是动荡年代消极避世的隐者。而勤于思考坚持不懈的他们著述等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了历史星空中熠熠生辉的大人物。


作者简介:远行。隆回人,园林绿化工程师,爱阅读,喜旅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