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色老照片:慈禧太后的送葬盛景

 杂家馆藏 2023-07-24 发布于四川
慈禧太后是晚清历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人物之一,她的影响力和权力统治贯穿了整个清朝末期。她掌握了清朝的命运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对于个人来说,她是成功的,但就国家而言,这是国家的悲剧。

慈禧太后于1835年11月29日出生,逝世于1908年11月15日。在她的去世后,一个名叫Henri Borel的荷兰记者拍摄了一组照片,记录了当时葬礼的真实情况。作为一名荷属阿姆斯特丹《电讯报》的驻北京记者,Henri Borel得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机会,全程拍摄了慈禧太后的葬礼。
这些照片为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这一特殊时刻创造了条件。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了解到慈禧太后葬礼的规模和仪式,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清朝末期社会和文化的重要了解。
从照片上看,慈禧太后的送葬队伍非常壮观,许多人带着悲伤的心情加入了送葬的队伍,走在行列之中。

地上洒满了纸钱,象征着人们对这位重要人物的告别和祝福。这个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慈禧太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悲壮和凄美的氛围。

在慈禧太后的葬礼上,有许多外国人参与了这次仪式。他们带着好奇的心情前来观看这场盛大的葬礼,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独特的的一次葬礼经历。

这些外国人中,有些是驻华的外交官,有些是记者,还有一些是商人和其他对清朝文化感兴趣的人。他们通过参加这场葬礼,更深入地了解了清朝的文化和传统。

在慈禧的送葬队伍中,最前面的是身穿新式军装、手拿长矛的骑兵,他们肩负着保卫送葬队伍的重任。紧随其后的是一排排仆役,他们手牵马匹,列成纵队。

接着是数百名身穿猩红色绸缎衣服、帽上插着黄色羽毛的仆役,他们轮流抬着慈禧太后的灵柩。整个送葬队伍庄严肃穆,人们怀揣着悲伤和敬仰的心情,跟随着队伍缓缓前行

慈禧太后的送葬队伍竟然绵延数里长,场面壮观。在现场,有士兵维持秩序,保护安全,确保慈禧太后的灵柩能够顺利运往目的地。这个任务需要大量的人手,因此有很多人参与抬灵柩。

从照片上看,这个任务显然非常沉重,抬灵柩的人需要在长时间的内保持稳定的步伐和姿势,以确保灵柩不会摇晃或倾斜。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好奇地望着镜头,他们可能是在看热闹,也可能是在看摄影师本人。

不过,不管他们看什么,这个场景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了慈禧太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这个场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朝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的机会,因为送葬队伍的规模和仪式反映了清朝社会的某些方面和文化特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