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躺在床上做着美梦的时候,老妈一句“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抓紧起床准备去上学!”,就让被窝里的我们吓得一激灵,紧接着就是妈妈科普各种赖床的坏处,以及没有尽头的唠叨。这就是典型的“杀伤性”叫醒方式,很少有爸妈会考虑到孩子当下的心情,也许就是因为这一件小事,一整天都处在闷闷不乐的情绪中,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头来。 如果你还在用这种方式叫醒孩子,请务必停止,这种心理学上的“杀伤性叫醒方式”,已经对孩子起到了非常坏的影响。尽管能让孩子立刻清醒起来,却也让孩子产生了坏情绪,会变得害怕焦虑,乃至非常暴躁,有些家长把这认为是单纯的“起床气”,其实没有想像中这么简单。 一.以下几种叫醒孩子的方式更是非常不可取: 很多妈妈看到孩子赖床,尤其是赶着时间要上学的时候,会变得非常暴躁,容易对着孩子大喊大叫。殊不知,这种让孩子清醒的方式,不仅会毁了孩子美好的清晨,也会让他一天当中心情都非常的低落。 有的爸妈还会选择直接推开房门,对着孩子的屁股狠狠来上几下,虽然会让孩子立刻清醒,但这种行为会让熟睡中的孩子吓一大跳。有的孩子除了被吓到之外,会下意识地“反击”,事实证明,这种叫醒孩子的方法,会让孩子变得非常胆小,别人更容易受到惊吓。 这样的方式也许会让孩子突然警醒,但温度的突然下降,也许会让孩子感冒受凉。即便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坐起身来,身体也会非常不舒服,大脑会变得更加混沌。 有些爸妈会选择用大吵大闹的方式,让孩子从睡梦中清醒,虽然当时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容易吓到孩子。在这种吵闹的环境中醒来,也会让孩子的心情非常焦虑不安,对他一天的学习和生活,都起到消极作用。 二.叫醒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第二天是上学的日子,在前一晚就要为孩子定好闹钟,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几点起床,这样才不会耽误学校的课程。如果本身就是休息日,那么可以允许孩子适当多睡一会,然后再去叫醒。 家长可以摸摸孩子的脸,让孩子有起床的意识,慢慢呼唤他的名字,让他更加舒服地醒过来。这样被叫醒的孩子,情绪才不会特别暴躁,也不会受到惊吓。 为了让孩子能够合理地释放自己的“起床气”,父母不妨留给孩子充足的起床时间,可以选择先做早饭,之后再去叫孩子起床。如果孩子一次没能成功起床,可以间隔几分钟再去呼唤,没必要把这个过程搞得特别紧张急促。 妈妈们想要让孩子更顺利地起床,不妨在起床环境上下些心思,比如让饭香飘进孩子的屋里,让花草植被的香气飘到孩子屋里,拉开窗帘打开门窗,让孩子呼吸到新鲜空气,也能感受到阳光的照射等。孩子的心情都保持美妙愉悦,起床自然也就成了件正能量满满的事。 三.刚起床的孩子有“起床气”,父母不妨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比如孩子已经被叫起来了,不要让孩子再躺下去,可以让孩子保持坐立姿势,在床上清醒片刻。这样也会让孩子的精神更加清爽,不至于破坏心情。有时多给孩子一些缓冲的时间,不仅不会迟到,反而会让孩子一天都保持精神满满的状态。古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武器,就是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 小孩子喜欢睡懒觉很正常,不要说孩子,就连大人也总是控制不住,三不五时想赖在床上晚起一会。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赖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这样不仅会让孩子觉得特别委屈,还会助长逆反心理,与其硬碰硬地操控孩子,不如用平和的态度去引导孩子。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明天早起,我们一起去市场转一圈”,毕竟孩子还是有好奇心的,都喜欢跟着父母去玩去闹,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孩子拥有规律稳定的作息,才能够保证充沛的精力,接下去一天的生活才会更加舒服有活力。当然,父母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太过急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