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印度集约化高效鲶鱼养殖亩产万斤!他们养的鱼出口到我国了吗?

 垂钓鱼饵香 2023-07-24 发布于江苏

我国是世界上渔业养殖大国。通过多年不断创新渔业养殖技术,有效了解决了我国居民餐桌对鱼的需求问题。但世界上,印度的食用鱼养殖技术也很厉害,特别是他们的集约化高效鲶鱼养殖技术让世界他国望尘莫及。

让人头皮发麻的鲶鱼养殖场景!

在印度农村的一个鱼塘,工人们正在卸下卡车上的鱼食。一阵食物的香气飘散开来,池塘里的鱼立刻变得热闹起来,纷纷翻滚。卡车后面停着一台机器,两名工人正忙着启动它,一阵黑烟升腾而起,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正在卸货的工人加快了动作,旁边的两个人将卸下来的鱼运送到机器里进行加工。加工好的食物源源不断地涌入池塘,水面掀起了更大的波澜,鱼群都聚拢过来。鱼群拥挤在一起,数量可达上万斤。

满池子翻滚的鱼就和他们的火车一样,不仅里面被挤得满满当当,外面还有一大堆挂瓢,让人看了浑身鸡皮疙瘩。一个池子里养这么多鱼,养殖户不担心它们会缺氧吗?但事实上,印度人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没有让鱼因缺氧而死亡,每年还能获得1500万吨的产量,从中赚取大量外汇。

那印度是如何做到高效地进行鲶鱼养殖的呢?

印度养殖户在使用高密度养殖时,通常选择埃及塘鲺这种鲶鱼品种。尽管印度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传统的养鱼模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更别提出口赚取外汇了。因此,养殖户将目光锁定在了生命力顽强的埃及塘鲺上。

埃及塘鲺属于热带鱼类,若水温低于七摄氏度,容易被冻死。幸运的是,印度大部分地区正好拥有热带季风气候,使得鲶鱼的饲养温度非常合适。鲶鱼的生长周期很短,通常仅需六个月就能繁殖,每年下一代能产卵6000多颗,使得鱼塘的鱼群数量快速增长。当地的池塘不足以满足需求时,养殖户会建造人工鱼塘来扩大规模。然而,要实现如此高密度的养殖,除了依靠鲶鱼的顽强生命力外,还离不开印度特有的养殖方式。

由于鲶鱼性格凶猛,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互相残杀,其他地方的养殖户通常会严格控制鲶鱼的密度。然而,印度的养殖户似乎对这个问题毫不担心。为了避免鱼儿因数量过多而缺氧,印度养殖户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养殖流程:鱼塘的四周布满密密麻麻的水管。其中一部分水管负责抽水,另一部分则向池塘注水。这样一来,水就能不断循环,以确保持续供氧。

除了高密度养殖,印度养殖户还采用了饥饿饲养技术,以提高鲶鱼肉的口感。当鲶鱼还很小的时候,每次喂食量都会控制在适量范围内,不过度喂食。由于饥饿,小鲶鱼不得不主动去寻找水中或泥土里的残留鱼食。在寻觅食物的过程中,它们的活动量增加了,同时也提高了鲶鱼的生命力。

当鲶鱼成长并需要转移到其养殖池时,由于之前饥饿饲养的训练,它们更容易适应新环境。成年后,养殖户会增加饲料投喂次数和投喂量这些小时候因为饥饿而养成的寻食本能将变得非常明显。

每当养殖户出现并带来饲料时,池塘里的鲶鱼会疯狂地聚集,争先恐后地抢食,生怕吃完这一顿后要等很久才有下一顿。场面十分壮观,几乎整个池塘都被密密麻麻的鲶鱼覆盖,几乎看不到水。

印度这样集约化高效养出来的鱼你敢吃吗?

据传闻,印度的养殖企业曾试图向中国出口这种鲶鱼,但并未取得成功。在中国的餐桌上,常见的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同时还要应对来自入侵物种罗非鱼的威胁。尽管中国的鲶鱼产量不及印度,但土鲶、胡子鲶、六须鲶等品种的产量相当可观。而且,多年前中国已与越南签订合作协议,成为越南最大的鲶鱼进口国。因此,印度想要向中国出售鱼可能并不容易。

此外,印度采用如此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引发人们对其养出的鱼是否安全的担忧,特别是考虑到印度恒河水的污染问题在全球皆有所知。

印度恒河鲶鱼泛滥,为什么他们还要集约化养殖?

与印度追求数量不同,恒河中的鲶鱼以其高质量而闻名。恒河里的鲶鱼数不胜数,甚至出现了泛滥的现象。生物学家曾在恒河中捕获过重达73公斤、长1.83米的巨型鲶鱼。

或许正是因为恒河里鲶鱼的特殊环境以及印度人对恒河生物的信仰,导致野生鲶鱼得以不受限制地生长。这也许是印度养殖人工鲶鱼的原因之一。然而,我们无法确定他们出口鲶鱼时是否混有野生鲶鱼,这需要进口国家仔细分辨。

各位钓友,你对印度高效集约化鲶鱼养殖如何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精选网友最想了解的文章,点击查看:

  1. 20斤!罕见巨型梅花钳现身北江!富商欲1万元收购送礼,渔民却不为利所动坚持放生!网友:放得好!

  2. 广州小伙珠江钓获重达1斤奇特鲫鱼,通体黑如焦炭,连眼珠子都是黑的,听从钓友建议放生,事后肠子都悔青了!

青椒炒野生小鱼干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多吃一碗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