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鞍山市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驿堡,城南有山形状类似马鞍,取名鞍山。

      战国(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年)今鞍山市境域属于燕国辽东郡。秦代(公元前221一公元前207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辽东郡。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两汉在今东北地区的县级行政建置增多。西汉,今鞍山市境域属于幽州辽东郡;东汉,今鞍山市境域属辽东郡和辽东属国。三国和西晋(220一316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幽州辽东郡襄平县、新昌县、辽队县、安市县、昌黎郡昌黎县。东晋·十六国(317一420年)今鞍山市境域先后隶属于前燕、前秦、后燕辽东郡。 其后一度为高句丽所割据。今台安县部分境域则为北燕所管辖。南北朝(420一585年)北朝之际,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北魏(386一534年),今鞍山市境域大部分为高句丽割据。今台安境域隶属北魏营 州建德郡广都县(今锦州市北镇县)。隋代(581一618年)今鞍山市城区和海城市境域及台安县部分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今台安县境域辽河以西部分为隋朝直接管辖,属燕郡怀远镇。唐代(618一907年)今鞍山市大部境域,唐初为高句丽所割,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收归唐朝统割。在今东北地区实行道、府、州制。分属河北道安东都府辽城州都督府、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辽两县,巫闾守捉城。辽代(907-1125年)今鞍山市境域原有州县数度易名,均隶属东京道辽阳府。金代(l115一1234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东京路、北京路、易苏馆路。元代(1271一1368年)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隶属于辽阳路辽阳县(今辽阳市)。今台安县境域隶属于广宁府路望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盖州路。明代(1368一1644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盖州卫。清代(1644一1911年)今鞍山市境域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海城县、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奉天行省东边道。中华民国(1912一1949年)今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辽阳县、海城县;今海城市境域为海城县。今台安县境域为镇安县,后改为黑山县,后又设置台安县;今岫岩满族自治县为岫岩县。 1937年12月1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颁发403号敕令,鞍山正式建市;1948年2月19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鞍山。从此,鞍山人真正当家作了主人。1949年10月1日,成立。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12日为中央直辖市。海城县、峋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1954年8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鞍山市(城区境域)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城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宁省辽阳专区。安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阳专区。沈阳市、辽宁省辽阳专区、铁岭专区和盘锦垦区。岫岩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宁省安东专区。1959年1月5日,经批准,鞍山市管辖辽阳市和海城县;同时撤消辽阳县建制,并入辽阳市。台安县为沈阳市所辖。岫岩县隶属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1961年4月29日,恢复辽阳县建制,辽阳市、县分置,均隶属鞍山市。1965年12月16日,辽阳县、海城县划归辽宁省辽南专区管辖。1968年12月26日,撤销辽南专区,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1973年1月1日,批准鞍山市管辖海城县。1985年1月17日,决定,撤销海城县建立海城市(县级市)。1976年1月1日,批准,台安县由盘锦垦区改为鞍山市管辖,1985年1月17日,批准撤销岫岩县,成立岫岩满族自治县,1991年12月16日,批准将丹东市管辖的峋岩满族自治县划归为鞍山市管辖。

千山又名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8公里处,面积44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远在隋唐时期,千山就有寺庙建筑,清代中期,道教传入千山,相继建成了“五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38处不同风格的庙宇和大量的碑、塔、亭、阁。千山有景点300余处,按自然地形分为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4个景区。北部景点主要有无量观、龙泉寺、南泉庵、五佛顶和“小黄山”;中部景点主要有中会寺、五龙宫;西部主要景点有太和宫、斗姆宫;南部景点主要有香岩寺、仙人台。千山北部景区还新建了全周电影院、惊险世界宫、唐代古城等一批人造景观,架设了五佛顶、小黄山两条空中客运索道和森林火车。在千山北部绣莲台景区内,一尊天然形成的巨型弥勒大佛威严正坐山巅。大佛身高70米、肩宽50米、头高10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千山一大奇观。千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