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姐分享丨双非狂砍UCL、曼大、华威、格拉offer,为什么我可以呢?

 一森留学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基本情况

本科:首都经济贸易人力资源 

硕士中传文化产业管理

本科均分:88,硕士均分:90

斩获offer: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谢菲尔德大学Scienc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Management 

格拉斯哥大学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Policy 

华威大学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 

这一路的学习和深造,让我懂得了质变会引起量变的结果。虽然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也会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我自己的努力。

硕士申请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些同学看了我的大学背景,可能会感觉,国内211硕士毕业的同学,再去申请国外的硕士不是很容易的?但是事实其实并不是这样,我的硕士学历虽然在申请留学的时候,会具备一定的申请优势。

但是绝对不是录取的决定性优势,之所以能被录取,主要的原因仍旧是我的本科各个方面经验的沉淀和积累。

目前绝大部分的英国大学对于硕士的申请都是通过网申渠道的,流程化的申请过程,所以还是比较固定化的。

因此你在那样的一个固定化渠道中提交的相关材料也是很有限的。你能做的,就是在提交的材料中最大化的扩大你的申请优势和个人特色。在把所有的素材都按照逻辑有序的排列出来,在申请材料中体现出来,让招生官对你有所了解。

英国硕士的申请,主要包括如下材料的提交:

·雅思成绩(有些专业和大学是不要求申请时强制性提交,会给你先发conditional offer,等你后续提交了合格的雅思成绩,再换成unconditional offer

·个人陈述(PS)、简历(CV)、毕业证学位证(如果是未毕业的时候申请,需要提交在读证明)

·GPA成绩单、推荐信(通常是2封)

·有些专业还会要求申请者提交写作样本(例如KCLCCI专业就需要提供写作样本)

·细节信息的证明(打个比方,论文发表期刊的扫描件,获奖证书扫描件等等)。

其实从上述需要提交的材料中不难看出,更多还是会看你本科的成绩。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考核方面就是学校背景(这个是你高考成绩和报考志愿决定的,排名和知名度还是比较直观的,所以没有任何弹性因素可以改变)。

和你的各项成绩(GPA、雅思这两个成绩单也是比较直观地展现你的专业水平和英文水平,但是如果题主比较努力的话,还是可以拿到不错的成绩的,虽然分数比较冰冷,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

结合自己的情况分析

对于留学来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自然选择的路也就不同了。我主要是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说一下,我是如何准备留学的。

1、为什么选择英国?

第一,英国大部分专业的学制都只有一年,我国内读的硕士学制是两年,只要花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拿到两个名校的硕士,效率还是很高的。当然如果本科就可以去英国读的话,一般英国本科只有三年,那样效率会更高一些。

第二,我要申请的专业是文化产业专业,而英国也是文化产业的创始国之一,不论是从概念和理论方面,还是从实务方面都具备丰厚的底蕴和创新。

如果能够在伦敦这样一个文化中心学习和生活的话,肯定会有很多机会可以接触到国际化的思维、人才以及相关的项目。

不论从文化上,还是人脉上都会有一个质的积累和飞跃,对于未来的文化产业就业的发展也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三,英国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国,英国在推陈出新这个方面做的很不错,比如说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使其在现代社会上重新发挥作用等等。

我在撰写PS的时候,也把上述的分析都融合到了具体的案例中去,然后组成一篇逻辑清晰、语言连贯的PS

以便于和招生官证明我来英国留学是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而不是单纯的一时冲动。

2、本科学校不够好怎么办?

我本科的大学虽然也是重点一本,但是属于双非本科,而且在申请中其实也不是特别占优势。英国很多大学都是211控,所以对于双非大学的申请者不是特别友好,建议题主在申请前了解一下大学的要求,这样申请起来会更有把握一些。

我在申请的时候主要的优势就是GPA还不错,所以我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一些比较看重GPA,但对大学排名要求不高的大学。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你现在再懊悔本科排名不好也无济于事,毕竟你又不能重读四年。你既然打算出国留学深造,那么你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在目前的大学中把你可以提升的成绩都提升到最优的状态,全方位地发展你自己。

这样在申请留学的时候,你就可以更有申请优势。当然如果大家本科背景就很不错的话,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申请中需要看重的点

如果大家目前还在学习课程的话,那我建议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GPA刷得越高越好,你在后续申请的时候,就会发现高分GPA有多么的重要。

如果大家目前已经结束本科学习的过程了的话,GPA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也不必太灰心,那么可以从选校以及 文书上后天努力。

1、本科的成果:这几个字其实包含很多东西

本科的成果不仅包括你的GPA成绩点,还包括你本科在读期间的校内工作、课外活动、实习经历、科研项目经历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素材写到你的PSCV中去。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在PS中就说到了大四我在台湾的交流学习的经历。我当时选择的交流课程是文化产业的课程,而且也在学习中了解到了很多英国文化产业的具体案例,比如说沉浸式戏剧等等。从而引出我想要跨专业申请的原因,以及我对英国文化产业的兴趣和热爱。

2、文章发表

文章发表这个方面的占比,要看你申请的大学的专业定位。比如说伦敦大学的金史密斯学院就更倾向于录取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申请者,大家则需要一些实习经历去作为支撑点。

KCL却更喜欢理论基础和学术能力很强的申请者,题主就需要一些科研项目经历供招生官考察。

同时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也会在申请中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3. 命题作文怎么写?

KCLCCI专业在官网明确要求,需要申请者提供一份写作样本。而我在申请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政策改革,之前申请的时候,只需要提交自己之前写过的论文就可以了,新的政策要求提交一篇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可以二选一的,我在详细思考了这两个题目之后,选择了对文体要求不是很高的第二题。

没有选择第一个题目主要是因为要求的文体,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在重新去了解肯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就选择了第二个,虽然题目也很难,但是文体至少我是熟悉的。

题目是政府是否应该资助艺术,这个是一直都比较有争论的话题,属于开放型题目,没有准确的答案,字数最多3000字。

而且题目也比较宽泛,你要自己去思考论据和论点。其实这道题目是在考察申请者的思维角度,你要从这个大方向中选择一个小的角度去切入,然后开始展开论述。

一篇好的作文,肯定是需要一个很具体提的论点的,而不是像流水账一样泛泛而谈。我看了很多相关的资料,试图从很多观点中总结一个比较通用且逻辑清晰的观点,最后我发现评判标准这个角度还是可以作为论点的。

但是只有论点,没有数据和内容支撑,肯定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我又找了很多具体的案例,考虑到我申请的国家是英国,所以专门挑选了一些英国文化产业的案例加以利用。

大家申请的专业如果也有命题作文的要求,那么需要注意一下英国的学术标准。

第一,文章格式。

如果大家要写的作文字数限制也是3000字的话,也可以按照如下的结构进行撰写。包括题目、简介、介绍(包括核心词概念以及作文背景)、主体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在下设2个到3个左右的小论点)、结论以及参考文献。3000字要写这么多的内容,语言肯定是越精练越好。

第二,引用规范。

这里我就拿KCL举例好了,KCL接受哈佛的引用规范,而且所有材料的规范需要保持一致。如果是在文内引用的话,直接引用、不做转译的话,还要附上页码。至于其他的学术标准,我这里不再过多展开,需要重点注意的就是上面的两点。

但是,请题主务必重视格式规范,格式不规范的话,很可能会影响招生官对你的印象,从而影响你的申请。

如果是申请KCLCCI专业的话,一定要按照要求的格式规范去做。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大学都有这么多的要求。

雅思要早点准备

如果你上面的材料都准备好了,那么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不过还有雅思这个难关还没有过。有些大学在网申的时候,不强制要求提交雅思成绩,会下发conditional offer

最开始我也没有提交雅思成绩,但是后续换unconditional offer是需要合格的雅思成绩的,所以我后面也是需要在截止日期之前达到要求的成绩的。

虽然雅思每个月都有很多考试,看起来好像可以一个月刷很多次。但是算下来,平均最快也只能半个月考一次,因为你要综合考虑预定余额、延迟处分等其他不可控因素。

而且雅思总分的要求其实不难达到,但是难的是单项小分达到要求。而且单项的提升上还是比较困难的,在口语和写作这个两个方面,属于大部分中国考生不擅长的领域。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雅思的备考上,要尽早准备和考试,不要跟我一样雅思备考、论文撰写以及网申全都挤在一起,会有一些手忙脚乱。

找机构也要自己对申请负责

对于要不要找机构帮忙这个问题上,其实要看你自己。如果你不怕麻烦,时间充裕,自己英语也足够好的话,是可以自己全DIY的。如果嫌麻烦,是可以找机构的,不过就算你找了机构,也并不是完全都可以扔给机构,自己什么都不管了。

我之前在申请的时候,也找了国内一个比较知名的留学机构合作,主要是代理申请的服务。但是我和机构签完之后,还是一直在实时跟进申请进程,文书修改方便,我自己就修改了将近10次左右,推荐信也修改了几次,PS修改的次数更多。

推荐信的作用是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表明你的个人特色和专业水平。打个比方,我当时在写推荐信的时候,通过我曾经上过的一个学科上的课堂展示入手。具体说明了我是如何搜集材料、在课堂上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出来,并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和成果。

通过细节,让招生官更具体地了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拒一录?

大家可能对我的申请经历中,最好奇的就是我被KCL一个专业拒绝,但是又被另外一个专业录取。其实这个经历算不上是什么失败经历,反而是一个典型的申请可借鉴的案例。

很多大学都会开设一些相关的邻近专业,虽然是两个有一些差别的专业,但是相关度还是很高的。而这个差别其实单从官网的介绍上是没办法单独判断自己到底更适合哪个专业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极高的相关度,在申请的各项材料的准备中也是比较相似的,我并不支持一篇文书走天下的这个想法。但是这种相关度极高的两个专业中,改动的幅度还是相对较小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题主也可以同时申请相关度较高的专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功的概率。

结语

在学习这条路上,我是一直都在前进着,同时我也在不断的跨专业申请,突破我的极限。

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要选择适合你的专业去学习,去思考你更适合什么,你要怎样做才能实现,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人生嘛,不就是一直都在选择和突破中完成的吗?希望我的留学经验可以给你一定的帮助,也希望你可以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准备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